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百里長渠:首個戰(zhàn)渠變灌渠的典范

2019-07-19 06:10
科學中國人·上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結瓜灌溉工程襄陽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鑿功將夏禹并,誰謂長渠千載后,水流猶入故宜城。

——胡曾《詠長渠》

2018年8月,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zhí)行理事會上傳來喜訊: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華夏第一渠”——湖北省襄陽長渠,被確認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并予以授牌,成為湖北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與長渠同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還有都江堰、靈渠、姜席堰等。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專業(yè)型世界遺產,由國際灌排委員會于2014年設立,目的是保護、挖掘、推廣具有歷史價值的可持續(xù)灌溉工程及其科學經驗,每年申報、評選、公布一批。而此次是中國第5批申報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加上包括四川省夾江東風堰、浙江省麗水通濟堰、福建省莆田木蘭陂、湖南省新化紫鵲界梯田、浙江省寧波它山堰等13個項目在內的前4批,截至2018年,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項目已達17個,是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圍最廣泛的國家。

一部長渠史,幾多興衰事

襄陽長渠的歷史,比都江堰早23年,比鄭國渠早33年,是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長的水利工程之一,被《中國水利之最》列為“我國最早的灌溉渠道”。

它又名白起渠、藎忱渠,坐落在素有“華夏第一城池”美譽的襄陽古城南部,全長49.3公里。其始建于公元前279年,如今主要履行灌溉之職,但最初長渠的修建并非用于農業(yè)灌溉,而是用于戰(zhàn)爭。

襄陽長渠的建設,源于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白起。早年,秦昭王派遣白起率軍伐楚。白起利用鄢城(現(xiàn)宜城市)及其周圍地理位置較低,加之周圍河渠密布的有利條件,在距鄢城百里之遙的武安鎮(zhèn)旁,壘石筑堤,開溝擴渠,水淹楚國都城。秦統(tǒng)一六國后,朝廷有識之士認識到長渠的價值,不斷加以開發(fā)、治理,引水溉田。唐、宋、元時期,襄陽長渠歷經多次修治。明清時期,戰(zhàn)亂頻仍,長渠幾近廢棄。

民國時期,抗日名將張自忠駐防宜城,以“前方將士喋血奮斗,端賴后方發(fā)展生產”為由,電請省政府復修長渠。1942年,長渠修復工程破土動工,施工5年,后終因戰(zhàn)事吃緊而中止。張自忠殉國于宜城長山后,宜城一度改為“自忠縣”,長渠更名為“藎忱渠”。

后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長渠才得以興修,重新竣工通水。并且1950年1月,水利部將其列入貸款工程項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投入4萬勞力,動工修復長渠。1953年5月1日,修復工程完工,當地在渠首舉行隆重的通水典禮。渠道大修、小修年年不斷,才使得發(fā)揮效益、免遭水患。2016年,襄陽市全面實施“綠滿長渠”工程,以生態(tài)修復方式給長渠注入新的“血液”,實現(xiàn)整個灌區(qū)綠化全覆蓋,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作為一座始為軍事工事、后為灌渠的水利工程,長渠經久不廢,擁有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先進的技術,被水利界和考古界評為中國5個“第一”:歷史最悠久,被稱為“中華第一渠”;第一個變戰(zhàn)渠為灌渠的典范;在中國水利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造“陂渠相連、長藤結瓜”的灌溉模式;灌區(qū)宜城市曾被評為全國第一批噸糧田縣(市);大家云集,史詩第一,歷代文學家為它寫下諸多動人的篇章,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

灌溉萬畝田,哺育千代人

長渠經過歷代修繕,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以三道河大型水庫為主水源,15座結瓜水庫及2671口陂塘為補充水源,各級干支渠道為脈絡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農業(yè)灌溉系統(tǒng)。工程擁有規(guī)模以上干渠1條、主要支渠38條、閘門499座、渡槽39座、涵洞518座、倒虹吸3座、滾水壩1座。經勘探考證,古時干渠的路線與現(xiàn)在的干渠路線大體一致。長渠引漢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蠻河,灌區(qū)縱貫南漳、宜城兩縣市,整個灌區(qū)形似“橄欖”,至今仍灌溉著30余萬畝良田。

“陂渠相連,長藤結瓜”的灌溉模式是長渠的一大特色,更是中國水利發(fā)展歷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掙脫了長久以來困擾地區(qū)的水資源不足、不均衡的桎梏。一直以來,因襄陽地處鄂西北,雨水不足,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900毫米。同時宜城、南漳等地多丘陵,由于雨水不均,旱澇時有發(fā)生,限制了農作物的種植。自從有了長渠的滋潤,水資源不足、不均衡的難題得到解決,襄宜平原才有機會成為“天下膏腴”之地。

長渠當中開挖的許多支渠,相當于現(xiàn)在的干、支、斗、農渠互相并聯(lián)成網,互相補充水源。按照“長藤結瓜”的模式,如果把渠首攔河壩比作“瓜根”,渠道就是“瓜藤”,而沿渠連結的陂塘就是瓜藤上結出的“瓜”。這種模式給長渠帶來了諸多好處。如果不是灌溉的季節(jié),攔河壩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塘,這樣方便農田需水時,隨時輸水灌溉,真正做到了長流水、地表水全面利用。而且由于常年蓄水,水源并不會白白流走浪費,從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水源利用率。倘若適逢灌溉季節(jié),長渠則供水給塘,多則三四次,少則一兩次,進行循環(huán)蓄水,實現(xiàn)了以豐補歉、以大補小、互通有無、平衡水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工程的潛力。

高效的灌溉模式保障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行之有效的用水管理技術和制度保障也是長渠發(fā)展的關鍵。早在11世紀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在《襄州宜城縣長渠記》中記述“時其蓄泄而止侵爭,民皆以為宜也”。北宋時實施“分時輪灌”技術,供水時通過水門抬高水位可直接灌溉,這一創(chuàng)新之舉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了革新發(fā)展?!胺謺r輪灌”則實現(xiàn)了高渠高田有水抽,低渠低田能自流,極大地促進了灌溉效益的發(fā)揮。

新中國成立后,長渠是湖北省修復的第一個大型灌溉工程。后經多次維修、擴建、配套,由最初的過水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僅8.1萬畝,發(fā)展為目前過水流量4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30.3萬畝的大型灌區(qū),成為南宜兩縣(市)老百姓的“生命渠”“幸福渠”“致富渠”。

2015年,襄陽市啟動灌區(qū)工程信息化項目,投入百萬資金建設一個中心站和6個分中心站,涉及49處渠系建筑物,新建有運行管理、閘控管理、監(jiān)控管理及手機APP操作平臺,運用互聯(lián)網和物聯(lián)網+閘控設備的技術手段串聯(lián)整個灌區(qū),實現(xiàn)信息化管理。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長渠,襄陽市還將節(jié)水改造與長渠歷史景觀恢復和渠系綠化、美化相結合,正逐步恢復古長渠的歷史文化韻味,營造碧水長流、樹木常青、美麗休閑的人居環(huán)境。

猜你喜歡
結瓜灌溉工程襄陽
新時期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潮涌漢江“兩新”紅
大俠都愛襄陽城
神秘的包裹
《臘八危家餉粥有感》
GB/T 50363—2018節(jié)水灌溉工程技術規(guī)范
小型南瓜新品種小青王子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guī)劃設計原則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探討
連續(xù)結瓜能力強的南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