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李濤 吳華蓮 陳浩 劉德海 向文洲 吳后波
(1.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tài)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301;2.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3. 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tài)環(huán)境工程創(chuàng)新研究院,廣州 510301;4. 廣州市白云聯(lián)佳精細化工廠,廣州 510412)
真眼點藻屬(Eustigmatos)藻類可以積累超過干重60%的儲藏性油脂和長鏈二十碳五烯酸(C20∶5,EP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受到國內(nèi)外科學家的廣泛關(guān)注。真眼點藻發(fā)現(xiàn)之初被劃分在黃藻綱,20世紀70年代,Hibberd和Leedale將其分出并設立獨立的真眼點藻綱(Eustigmatophyceae),目前已發(fā)現(xiàn)14個屬、超過30多個種[1-3]。目前發(fā)現(xiàn)的真眼點藻屬均為淡水種,尚未見適應高鹽海水的報道。
本課題組于2017年在寧夏固原市羅洼鄉(xiāng)一處荒漠表層基質(zhì)中分離純化獲得一株真眼點藻類似藻株,經(jīng)18S RNA序列分析和形態(tài)鑒定,發(fā)現(xiàn)該藻株與波氏真眼點藻(E.polyphem)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該藻可在的高鹽海水中適應生長,其中15‰為最適鹽度(結(jié)果另行發(fā)表)。
研究表明,不同真眼點藻在營養(yǎng)需求、生長情況、油脂積累和脂肪酸組成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眾多影響微藻生長和脂類積累的因素中,氮元素的影響最為明顯,利用氮限制方式培養(yǎng)微藻,也常常被用來評價微藻油脂的生產(chǎn)能力[4]。氮源和氮濃度對真眼點藻生理生化的影響,國內(nèi)已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蘇怡等[5]對8株真眼點藻綱微藻的生長和油脂積累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硝酸鈉濃度對8株微藻的油脂含量的影響極為明顯,8株微藻均在3 mmol/L氮濃度條件下油脂含量達到最高,其中魏氏真眼點藻油脂積累量約為60%干重(Dry weight,DW)。周芷薇等研究表明,斧形魏氏藻和點狀魏氏藻在硝酸鈉濃度為3.6 mmol/L條件下,兩種微藻的油脂含量分別為56.4% DW和64.7% DW[6]。何思思等[7]對一株魏氏真眼點藻的研究表明,該株在低氮(3 mmol/L)條件下總脂含量高達60.81%,明顯高于其在高氮組(17.6 mmol/L)的總脂含量。
本論文以獲得的適應高鹽的真眼點藻SCSIO-45821藻株為實驗材料,通過研究其在不同氮源和氮濃度條件下的生長及油脂積累情況,對該藻株的應用潛力進行初步評估。設置硝酸鈉(NaNO3)、尿素(Urea)、碳酸氫銨(NH4HCO3)三種氮源,每種氮源設置高、中、低三種氮濃度(3.5 mmol/L、5.9 mmol/L、17.6 mmol/L),跟蹤測定藻細胞生長、總脂含量、脂類及脂肪酸組成,并計算總脂產(chǎn)量和EPA產(chǎn)量,研究結(jié)果為該真眼點藻SCSIO-45821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
1.1.1 藻種 本實驗研究的藻株采自寧夏固原市羅洼鄉(xiāng),利用多次平板涂布法獲得該藻的純培養(yǎng)藻株,再將藻株進行海水馴化,保藏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藻資源與生物技術(shù)實驗室,藻種編號為SCSIO-45821。
1.1.2 培養(yǎng)條件 微藻培養(yǎng)于光徑為3.0 cm、長度為60 cm、有效培養(yǎng)體積為320 mL的柱式光生物反應器中,培養(yǎng)溫度為25±1℃,熒光燈提供單側(cè)光源,培養(yǎng)光強為300 μmol·photons/m2s,連續(xù)鼓入二氧化碳加富的壓縮空氣提供碳源和攪拌(CO2∶Air,1∶99)。所用培養(yǎng)基為15‰海水BG-11,用15‰海水按改良的BG-11培養(yǎng)基配方配制而得[8]。
1.2.1 培養(yǎng)方法 在15‰海水BG-11無氮培養(yǎng)基中,分別以硝酸鈉、尿素、碳酸氫銨為氮源,每種氮源設置3.5 mmol/L、5.9 mmol/L、17.6 mmol/L三種初始氮濃度(換算成N濃度相同),以光徑為3.0 cm的光生物反應器作為培養(yǎng)體系,在溫度為25℃,光強為 300 μmol·photons/m2s條件下,采用 24小時不間斷光照以及連續(xù)通入含1%CO2的壓縮空氣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14 d,每2 d測定生物質(zhì)濃度,第0天、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4天離心收取藻泥,冷凍干燥并測定總脂含量及脂肪酸組成。
1.2.2 測序方法和引物序列 提取該藻的DNA,采用18S rDNA基因引物,在PCR內(nèi)擴增后測序,正向引物:CTGGTTGATCCTGCCAGT,反向引物:CACCTACGCAAACCTTGTTACGACTT。
1.2.3 生物質(zhì)濃度的測定 利用干重法進行測定,取一定量的藻液,用預先在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的混合纖維濾膜(0.45 μm)進行抽濾,再將有藻細胞的濾膜放置在80℃烘箱烘至恒重,稱重,用減差法得到微藻細胞干重。
1.2.4 總脂的測定與分級 總脂的提取與含量的測定采取改良的Khozin-Goldberg方法[9],利用Christie的方法[10],將總脂分為中性脂、糖脂、磷脂。
1.2.5 脂肪酸的測定 稱取25 mg凍干藻粉于10 mL玻璃離心管中,加入2 mL 2% H2SO4無水甲醇∶甲苯(9∶1,V∶V),充入氮氣后,用80℃水浴攪拌1小時,再依次加入1 mL去離子水和1 mL正己烷,充分震蕩后3 500 r/min離心5 min,將上層有機相轉(zhuǎn)移至另一離心管中,氮氣吹干,再加入1 mL含有C17標準品的正己烷,并用孔徑為0.22 μm的濾膜過濾至1.5 mL的小玻璃瓶中,最后利用氣相色譜儀測定脂肪酸。
1.2.6 產(chǎn)量計算 總脂產(chǎn)量(g/L)=Mt×Lt,Mt為收藻時微藻的生物質(zhì)濃度(g/L),Lt為相對應的總脂含量(DW,g/L)。EPA 產(chǎn) 量(mg/L)=Mt×Ft×1000,Mt為收藻時微藻的生物質(zhì)濃度(mg/L),F(xiàn)t為收藻時微藻EPA絕對含量(DW,g/L)。
1.2.7 統(tǒng)計分析 本論文中所有圖表所示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均由2個生物學重復和3個測定重復計算獲得;利用Origin 8.1和Excel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ANOVA);采用S-N-K方法對不同處理組進行多重比較;用最小顯著性差異(LSD)分析樣品均值之間的差異,置信度為0.05。
該藻生長在海拔高、降水少、風沙大及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上,為了確定該藻的分類學特征,將其18S rDNA基因序列輸入到NCBI數(shù)據(jù)庫進行比對,得到與該藻基因序列相似度最大的藻株分別為波氏真眼點藻(EustigmatospolyphemCCAP 860/8)和大真眼點藻(EustigmatosmagnusSAG 2266),根據(jù)18S rDNA基因序列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進化樹。如圖1所示,該藻株命名為真眼點藻SCSIO-45821。
如圖2所示,經(jīng)過0-2 d的生長延滯期,從第2天開始,真眼點藻SCSIO-45821藻細胞在三種不同氮源中均開始迅速增長,第10天后,藻細胞生長變緩,在以尿素為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三種不同氮濃度下的藻細胞生物質(zhì)濃度無明顯差異(P>0.05),至第14天,3.5 mmol/L、5.9 mmol/L和17.6 mmol/L三種氮濃度處理組的生物質(zhì)濃度分別為6.49 g/L、5.39 g/L和5.66 g/L。在以碳酸氫銨為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三種不同氮濃度下的藻細胞長勢差異明顯(P<0.01),3.5 mmol/L、5.9 mmol/L和17.6 mmol/L三種氮濃度處理組的生物質(zhì)濃度分別為5.72 g/L、6.48 g/L和7.07 g/L。在以硝酸鈉為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3.5 mmol/L、5.9 mmol/L和17.6 mmol/L三種氮濃度處理組的生物質(zhì)濃度分別為6.73 g/L、6.76 g/L和5.93 g/L。由上述分析可知,真眼點藻SCSIO-45821在碳酸氫銨為氮源,濃度為17.6 mmol/L時,取得了高于其他氮源和氮濃度處理組的生物質(zhì)濃度,為7.07 g/L。
對不同氮源及氮濃度條件下藻細胞油脂進行提取和分析發(fā)現(xiàn)(圖3),整個培養(yǎng)周期內(nèi),真眼點藻SCSIO-45821的總脂含量均呈增加趨勢,但不同處理組之間的油脂積累規(guī)律存在明顯差異。三種氮源3.5 mmol/L組的油脂積累速率均高于5.9 mmol/L組和17.6 mmol/L組(P<0.01),培養(yǎng)至第14天,尿素組總脂含量最高為63.2% DW,其次為硝酸鈉(60.5%DW)和碳酸氫銨(59.9% DW)。17.6 mmol/L條件下,至培養(yǎng)結(jié)束均未超過35.0% DW。
圖1 基于18SrDNA基因序列對該藻構(gòu)建的進化樹
圖2 不同氮源及氮濃度對真眼點藻SCSIO-45821生長的影響
圖3 不同氮源及氮濃度對真眼點藻SCSIO-45821油脂積累的影響
按照總脂分級方法,對實驗獲得的總脂進行分級,結(jié)果如圖4所示,隨著氮濃度的降低及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真眼點藻SCSIO-45821的中性脂比例也隨之增加。培養(yǎng)至第14天,三種氮源條件下,3.5 mmol/L處理組的中性脂比例顯著高于17.6 mmol/L處理組,然而與5.9 mmol/L處理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尿素、碳酸氫銨和硝酸鈉在3.5 mmol/L條件下的中性脂比例分別為79.0% TL(Total lipid)、77.0% TL和75.7% TL,而它們在17.6 mmol/L條件下的中性脂比例均未超過70% TL。
真眼點藻SCSIO-45821脂肪酸組成顯示,該藻的脂肪酸主要包括:C14∶0(豆蔻酸)和C16∶0(棕櫚酸)兩種飽和脂肪酸,C16∶1(棕櫚油酸)和C18∶1(油酸)兩種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C18∶2(亞油酸)、C20∶4(Arachidonic acid,AA)和C20∶5(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三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C16∶1的含量遠高于其他脂肪酸。在三種不同的氮源組分中,隨著氮濃度的升高,真眼點藻 SCSIO-45821細胞中 C14∶0、C16∶1和 C18∶1的 百 分 含 量 下 降,C16∶0、C18∶2、C20∶4和C20∶5(EPA)的含量上升(表1),在以硝酸鈉為氮源的處理組中,17.6 mmol/L條件下C20∶5(EPA)的百分含量最高,為7.18% TFA(Total fatty acid),尿素氮源次之(6.20% TFA),最小為碳酸氫鈉(4.82% TFA)。
圖4 不同氮源及氮濃度對真眼點藻SCSIO-45821總脂組分的影響
培養(yǎng)至14 d,真眼點藻SCSIO-45821總脂和EPA產(chǎn)量如表2所示,該藻株在低氮組和高氮組中的總脂產(chǎn)量差異明顯(P<0.01)。隨著氮濃度的升高,該藻的總脂產(chǎn)量降低,低氮條件下總脂產(chǎn)量最高。在低氮條件下,以尿素為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的該藻油脂產(chǎn)量最高,為4.18 g/L,在高氮條件下該藻的總脂產(chǎn)量僅有1.64 g/L。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3.5 mmol/L條件下,以碳酸氫銨和硝酸鈉為氮源培養(yǎng)的該藻總脂產(chǎn)量分別為3.42 g/L和4.07 g/L,可見尿素可作為該藻生產(chǎn)油脂的最佳氮源。EPA的產(chǎn)率隨氮濃度的升高而升高,該藻在氮濃度為17.6 mmol/L硝酸鈉的培養(yǎng)基中EPA產(chǎn)量最高,為85.71 mg/L。
氮源是微藻生長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11-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以碳酸氫銨為氮源的實驗組中,真眼點藻SCSIO-45821在17.6 mmol/L處理組中的生物質(zhì)濃度高于其在3.5 mmol/L和5.9 mmol/L處理組中的生物質(zhì)濃度,與已有實驗結(jié)果相符[13]。而在以尿素和硝酸鈉為氮源的實驗組中,SCSIO-45821藻株的生長隨著濃度的降低而得以顯著提高,3.5 mmol/L最低濃度組遠高于高濃度17.6 mmol/L處理組,這一現(xiàn)象較為罕見,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深層機制還有待進一步考究。
表1 不同氮源及氮濃度對真眼點藻SCSIO-45821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低氮脅迫可誘導該藻積累油脂,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三種氮源中3.5 mmol/L組的油脂積累量均高于5.9 mmol/L組和17.6 mmol/L組。有報道指出,在氮饑餓(3.5 mmol/L和5.9 mmol/L)條件下,藻細胞因缺少氮元素而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從而使微藻細胞內(nèi)的碳流向油脂轉(zhuǎn)化,而在高氮(17.6 mmol/L)條件下,微藻細胞可以正常分裂,細胞內(nèi)碳流向蛋白質(zhì)積累轉(zhuǎn)化,油脂含量降低[14]。本實驗設置的三種氮源中,低氮組的油脂含量均顯著高于高氮組,這一結(jié)果與已有的文獻報道結(jié)果一致[15-16]。而由于低氮組細胞生長均高于高氮組,該藻株在硝酸鈉和尿素為氮源低氮組培養(yǎng)中,其油脂產(chǎn)量均顯著高于碳酸氫銨組的最大油脂產(chǎn)量,其中低濃度尿素更為適宜油脂生產(chǎn)。目前已知的大多數(shù)微藻在低氮條件下大幅提高油脂含量,但同時也顯著抑制生長,導致油脂產(chǎn)量不高甚至降低,因此,這一現(xiàn)象對微藻油脂的高效積累具有重要意義,具有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表2 不同氮源及氮濃度對真眼點藻SCSIO-45821總脂及EPA產(chǎn)量的影響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三種氮源中,隨著氮濃度的升高,SCSIO-45821藻株EPA含量也隨之升高,在以硝酸鈉為氮源的處理組中,17.6 mmol/L條件下C20∶5(EPA)的百分含量最高,為7.18% TFA,在3.5 mmol/L條件下EPA百分含量僅為1.79%(表1)。有文獻報道,真眼點藻的EPA存在于細胞膜脂上[17-18],低氮條件下,中性脂含量均大幅提高,膜脂降解程度高,因此高氮條件下會獲得更高的EPA含量,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高濃度的硝酸鈉條件更宜于SCSIO-45821藻株的EPA積累。
SCSIO-45821藻株細胞內(nèi)含有豆蔻酸、棕櫚酸、棕櫚油酸、油酸、亞油酸、花生四烯酸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等7種脂肪酸,其中棕櫚油酸的含量最高,占總脂肪酸的50%以上,該藻株脂肪酸組成與類波氏真眼點藻基本一致[19]。在低氮條件下,該藻株的油脂產(chǎn)率高、中性脂比例高,流動性好,在食用油脂及生物能源行業(yè)具有極大的開發(fā)前景。而其EPA產(chǎn)量隨著氮濃度的升高呈上升趨勢,最高含量達1.59%(占干重),最高產(chǎn)量達到85.71 mg/L。EPA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20],降低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抗癌抗腫瘤等作用[21-22]。此外,棕櫚油酸占該藻總脂肪酸的50%以上,棕櫚油酸具有抗炎,改善皮膚色澤和緩解肥胖癥等作用[23-24],因此,該藻在醫(yī)藥保健品及化妝品行業(yè)具有極大的開發(fā)應用價值。
隨著我國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的日益緊缺,利用海水以及灘涂、鹽堿地建立微藻規(guī)?;B(yǎng)殖技術(shù)具有重要意義。SCSIO-4582藻株具有良好的耐高鹽性,在15%-20‰的海水中能夠正常生長,可望作為海水新資源藻種,開發(fā)前景廣闊。
低氮(3.5 mmol/L)脅迫真眼點藻SCSIO-45821積累油脂,以尿素為氮源更有利于該藻積累油脂;高氮(17.6 mmol/L)有利于誘導真眼點藻SCSIO-45821的EPA的積累,并且以硝酸鈉為氮源可獲得較高產(chǎn)量的EPA,運用不同的氮濃度可誘導真眼點藻SCSIO-45821積累不同的高值化產(chǎn)品,因此,該藻具有極大開發(fā)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