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君
〔摘 要〕山西民居作為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其豐厚的建筑文化遺產(chǎn)和金融業(yè)的發(fā)展,使得山西商人不僅具備了建造的經(jīng)濟實力,并運用獨特的設計,提升了建筑的審美和個性化特征。本文主要以山西太谷縣曹宅大院“壽”字院為研究對象,從當時社會文化、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為出發(fā)點,深入分析曹宅“壽”字院空間構造,并在分析的過程中總結傳統(tǒng)的營造方法和設計思想。從而為以后的城市建設和建筑設計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太谷縣;曹宅大院“壽”字院;空間構造
“壽”字院是曹市“三多堂”的主要院落之一,建設時間為明末清初,具有豐富的歷史背景。主要用途包含較多:住宅、生活、娛樂、議事等。同時,也是曹氏家族進行經(jīng)營、金融吞吐、巡視監(jiān)管等的總管理處。該院占地面積10600平方米,由內(nèi)宅和外宅兩部分組成。周圍的磚墻高大、整潔,就像城堡一樣?;诮ㄖ季殖首瓡皦邸弊中?,故被稱為“壽”字院。這座院落相比清代建筑,沿襲了明代古樸簡潔的建筑風格,少了繁密奢華的特點。以下具體描述“壽”字院的建筑空間構成情況。
一、“壽”字院的簡介
“壽”字院的群體組合屬于串聯(lián)的特點,又有院落并聯(lián)的特征,這種混合類型的院落,其空間層次比較豐富。這種形式的合院群有很多,例如:祁縣喬家大院、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等。這些院落最為明顯的特征是均為富賈人家所構建,由此也充分證明了這種院落的建造具有明顯的地位特征。樓頂內(nèi)有3個亭子,飛閣凌空,通過圍欄就可以看到方圓數(shù)里的建筑物。高大的磅礴氣勢展現(xiàn)了曹家當時的地位和輝煌。在內(nèi)外宅的中間,還有一條較差的甬道相隔,長度為66米。院落的周圍也由高墻磚瓦所構建,宛如一座城堡,輝煌而又堅不可破。
二、“壽”字院的歷史特征和空間構成分析
這座建筑沿襲了明代古樸的建筑風格。相對于其他時期的建筑風格,少了一份奢靡之風,體現(xiàn)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宗法社會的等級門第觀念,從各個部位的空間構成得以體現(xiàn)出來。
(一)門院空間構成分析?在進入東大門之后,映入眼簾的就是曹宅的正門院,功能主要是供客人休息。因此又被稱為“客房院”。這所院落是一座三合院落,無正房,由東西房和倒座做成,布局較為緊湊,但不失規(guī)范有序。而該院也是由前院通向后院的過渡空間。進入西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曹宅的西門院,該院為曹宅的廚房,因此,又被稱為廚房院。該院的面積較其他院落較小,僅由東廂房和倒座做成,它與甬道之間并無其他門相隔,與庭院、甬道等連為一體。而與甬道之間不設立門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能夠方便甬道卸裝貨物。換言之,西門院并非一座完整的院落,其更多發(fā)揮了甬道的作用。
(二)甬道空間構造分析?在曹宅“壽”字院中有一條寬而長的甬道。甬道的東西盡頭各有一門,即東門臨街,呈拱形,又被稱為“吉利門”。上設有打更樓,裝設特別講究,例如:檐下施彩繪與斗拱。東門在整個曹宅之中屬于偏門。由于這個門在傳統(tǒng)的習俗文化中認為要是開偏門則會影響主人的運勢,因此,該門屬于常見關閉的狀態(tài),而開放的時間也是遇到婚喪才會將此門打開。而在民國9年,曹宅在購入小汽車后,為了出門方便,則將東門改為小汽車門。可見,這種門的變化,可以看出曹家并沒有過多重視舊俗的文化,更多的接受了新時期的思想和行為,在他們將東門改造成小汽車門的舉動就可以看出其經(jīng)商的魄力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而西門作為通向花園的門,門為方形,門上設有神祖閣。閣樓內(nèi)設有祖先圖像,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則開閣祭奠,一方面紀念祖先辛辛苦苦創(chuàng)設下的家本,一方面更加激勵兒孫不能忘本。東西兩門遙遙相望,拱門與方形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原本莊嚴肅穆的甬道更具特色。從甬道的盡頭望去,可以看出甬道東低西高,兩側(cè)房屋墻壁東高西低。從風水和民俗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出:這種空間布局反映了一種社會的心理要求和對于權勢的追求。站在這條甬道之中,還可以隱約看出車轍的印記,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曹氏家族當時的權勢和榮耀,其來往的人員繁忙依稀。這條甬道也充分見證了曹家興衰的歷史。
(三)觀察第、中憲第、衛(wèi)守府院落?這三座院落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他們分別是“父”“子”“爺”三代人居住的場所。從單體的院落構成形式可以看出:這三處院落都屬于串聯(lián)式院落。這三大院也繼承了中國北方建筑的特點,即兩進四合院落。每個院落主要由正房、廳堂、廂房、倒座等組成,基本都是磚木結構。而房屋的分配也遵循了既定的禮制模式,即正房由長輩居住、晚輩則居住在廂房內(nèi)。正房向南,廂房由東西兩側(cè)構成,倒座和廳堂則與正房遙遙相望。通過院落的大小、比例等差異進行對比,從而充分體現(xiàn)出了院落間的主從關系。
(四)廂房?曹宅廳堂兩側(cè)就是廂房,廂房的作用主要是主客進行休息的空間。廂房的形式布局主要是“一明兩暗”的形式。即“明”為公共空間,“暗”為私密空間。這種空間的變化使得主人不僅有私密的臥室空間,還可以進行日常的生活起居。曹宅大院的廂房一般為一層,屋頂大約都為單坡的形式,相對北京的四合院來講,要更加寬敞。廂房的外墻厚度為5厘米,起到了冬暖夏涼的效果。在居住的過程中,廂房平面開間一般為3間或5間,分割相對靈活。例如:第一進落廂房的構造主要是平頂,潛在的寓意就是平頂代表著等級較低,更加凸顯卑微性。而曹宅大院的內(nèi)外院廂房的開間均是5間,內(nèi)院主要是主人居住的場地,外院主要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因此,根據(jù)廂房的性質(zhì)和開間數(shù)量充分說明了曹氏家族更加重視“主客平等,和氣生財”的經(jīng)商理念,暗示其與傳統(tǒng)建筑觀念的不同。
(五)庭院?觀察第和衛(wèi)守府的內(nèi)外庭院的長寬為4:1,中憲第的庭院僅有4.5:1。因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曹宅位于晉中地區(qū),1年中就有5個月的時間遭受到風沙的摧殘。而為了能夠抵擋風沙,兩廂向院內(nèi)靠近從而將風沙遮擋到正房和門廳的外面。同時,由于受到山西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土壤條件的限制,植物生長期較短,因此,在院內(nèi)很少種植花木,而是鋪滿了方磚。這不僅體現(xiàn)了很強的防御性,還有效避免由于樹木過大而遮擋住有限的光線。因此,在曹宅大院中幾乎全部是由人工建構的空間,為了能夠增添空間的動力和自然的情趣等,往往在夏季就會在庭院中鋪滿花盆和魚缸等,從而讓院內(nèi)的景色充滿生機和活力。而庭院的主要功能與現(xiàn)階段的建造有著共同的特征,即滿足各房間的采光需求和通風需求的同時,人們還可以在此進行勞作、招待客友等。因此,庭院既有封閉,又有開放的特征,從而形成了四合院中最為獨特的組成部分。同時,庭院具有天地合體的功效,在院落中能夠感受自然界帶來的溫柔和感受外界帶來的清新,從而在自然中體會無限的“愛意”和舒適感,吸引人們對于庭院居住的興趣。
(六)小戲臺空間構成分析?曹宅“壽”字院中共有兩座“小戲臺院”。這兩座戲臺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即經(jīng)常出現(xiàn)賓客絡繹不絕的場面。因此,為了能夠維持與這些人員的關系和體現(xiàn)自身的地位,而將其改成了公共活動所需的戲臺院。整個小戲臺院,因其小巧精致、工藝復雜、技術性強等特點受到了世人的稱贊。而與西南角的戲臺院相比,東南角的戲臺院更加寬敞,其建構的形狀和布局等與西戲臺院較為相似。該院的功能性不僅僅局限在唱戲演出活動,還在重大節(jié)日舉辦各種宴會活動。這就使得該院與書房院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同之處,即能夠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而書房院則更多的是針對貴賓所提供服務的場所。
(七)偏院的空間構成?“壽”字院中有兩處偏院,一處為“祭樓院”。院內(nèi)的房間主要是擺放祖先靈位的功能。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曹宅就會進行跪拜活動。另一處為觀察第的“繡樓院”。繡樓的作用主要是女子們進行勞作的地方,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處在觀察第和中憲第后院主樓之間,與主樓相比,高度要低于主樓,這充分說明了女子在當時的地位和傳統(tǒng)的思想,即女子并不能拋頭露面,只能遵從媒妁之言,受到封建禮儀的禁錮思想束縛之下,有太多女子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冰冷的瓦角之間。
結 語
作為傳統(tǒng)民居的代表,曹家大院不僅是山西晉商大院文化的結晶,還憑借著空間布局的獨特性,在整個晉商大院發(fā)展過程中熠熠生輝。同時,曹家大院的空間布局設計方便實用、設計層次分明、富有寓意等特點,體現(xiàn)了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而無論是在實用性方面還是藝術性方面都體現(xiàn)出了晉商文化曾經(jīng)的輝煌,彰顯了我國傳統(tǒng)民間建筑的自身文化內(nèi)涵和獨特的價值,從而為現(xiàn)代建筑設計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可借鑒的思路。 (責任編輯:張貴志)
參考文獻:
[1]陳嘉薈,李繼春.中國古代建筑特點對現(xiàn)代建筑設計的借鑒性分析[J].大眾文藝,2019(04):102-103.
[2]吳巍,李嘉輝.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在現(xiàn)代建筑景觀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9(04):144-145.
[3]何依,龍婷婷,程曉梅.大夫第:傳統(tǒng)村落的家族空間單元研究——以寧波韓嶺下鄭家為例[J].新建筑,2019(01):115-119.
[4]呂志宏,王晉芳.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的比較談太谷傳統(tǒng)民居形態(tài)[J].建筑與文化,2016(10):167-169.
本文系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zxsk201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