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早錄取,在一定情況下而言,是學校保護自身利益的一種方式,學生只有充分了解各種申請方式的利弊,才能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申請策略。
每當聽到“早錄取”,國內的學生與家長總會聯(lián)想到國內高考針對藝術、體育、軍事、公安、武警的提前批錄取。提前批次,顧名思義,就是早于一般錄取,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沒有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后續(xù)批次的填報錄取。
2019年5月29日,全美公立大學排名第3位、全美綜合排名25位的弗吉尼亞大學宣布增加ED,截止時間是10月15日。那么這些中介口中的ED,EA,REA是什么?弗吉尼亞大學宣布增加ED是因為什么?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下面這些定義,需要提前了解。
A:ED(Early Decision,譯為早決定),這是美國大學針對本科新生招生過程中的一項錄取政策,其申請截止時間一般在11月,而一般在12月就可以收到該學校的錄取決定。
選擇ED方式申請的學生,在早申請時只能申請一所學校,想申請其他學校只能在后續(xù)進行常規(guī)申請。一旦被ED申請學校錄取,則必須撤回其他學校的申請。因為學生在申請ED的時候,需要簽署承諾書,所以ED被稱為有約束的早申請。
ED的結果分為錄取、拒絕和延期(defer)。錄取和拒絕很好理解,至于延期是指學校對該申請者依然有興趣,但需要申請者在常規(guī)申請中提供更多的資料,如秋季學期的成績單,以供學校最終決定。
A:RD(Regular Decision,譯為常規(guī)申請),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的常規(guī)錄取,錄取后自行決定去或不去。一般來講,常規(guī)錄取的截止日期是次年的1月,錄取結果通知為次年4月。
常規(guī)錄取沒有任何捆綁承諾和唯一排他的性質,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并自行決定被錄取后是否前往。
A:ED又細分為ED1和ED2,是指兩個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ED(所以也是有約束的)。有些大學會給學生提供兩次ED該學校的機會,ED1的截止時間和常規(guī)的早申請時間節(jié)點相似,一般來說是11月;而ED2的截止日期會在次年1月中旬。你若被A大學的ED1拒絕,你可以再申請B大學的ED2。無論ED1還是ED2都遵循ED的絕對唯一和捆綁承諾的原則。
A:EA(Early Action,譯為早行動),和ED一樣,也是美國大學針對本科新生招生過程中的一項錄取政策,其申請截止時間和ED相近,一般也在11月,錄取結果會在次年1月或2月出來。
選擇EA的學生錄取之后可以選擇不接受錄取結果,所以是無約束的早申請(non-binding)。學生可以在5月1日(根據(jù)學校具體要求)前從自己所有錄取的學校中決定去哪所學校。
A:EA可分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非限制性早行動),Restrictive Early Action(限制性早行動)或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
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在有的學校稱為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規(guī)定在提前申請階段,學生只能申請一所學校,但被錄取之后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該校。主要針對頂級院校,例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
首先,ED的申請較常規(guī)申請早很多,需要學生更早的準備,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準備的學生更有勝算。其次,學生提前申請,彰顯著他們對于學校的忠誠度,招生官會酌情予以考慮。
A:以A學校為例,如果A學校是ED綁定的院校時,那么當你被A錄取之后,就必須前去報道,并且不可在申請其他大學。如果你采用的是EA申請方式,因為是提前申請,所以即使你被錄取了,也可以拒絕報道,轉而申請其他院校。
A:一般情況下,學校之間會共享一份ED錄取者名單,如果申請一所學校的ED錄取后,其他學校也不太可能會再進行錄取。美國高中的申請顧問一般也會拒絕再將學生的成績單寄給其他大學。
被ED錄取的學生,必須入學報到(可以申請Gap year等方式延期入學)。違背ED協(xié)定的情況,比如同時申請了2所學校的ED,學校有權利取消你的ED資格甚至入學資格。
當申請了需求獎學金(need-based financial aid),但學校沒有給你所要求的獎學金,你因為缺少資金而無法入學的前提下,你才有權利拒絕學校的ED錄取。或者家人患重大疾病。在這些情況下,如果學生提供相應證明并進行撤回,則不太需要承擔后 果。
雖然從錄取標準上來看,ED和普通申請并沒有差別,但是ED確實能表達出你對申請該校的強烈意愿。雖然ED并不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學校無法逼迫被錄取的學生一定前來入學,但ED被看作是申請者和學校之間的一份“君子協(xié)議”。如果打破這份“協(xié)議”,學生的信譽必定會受到影響。
A:每一名學生都有不同的背景,每一年的學校錄取要求或多或少都會有細微調整,因此選擇哪種申請方式應當因人而異。
但是總體而言,是按照以下邏輯進行考慮:當你已經準備好完善的申請材料,并且對自己心儀的院校已經有了明確的選擇,那么你更適合于選擇ED;當你已經準備好完善的申請材料,但是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申請目標或者目標比較泛泛,那么你可以選擇EA;當你申請材料準備還不夠完善,申請目標也不明確時,那么建議你選擇RD。
A:由于競爭的激烈性,目前中國的留學行業(yè)已經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申請模式,很多留學機構建議學生盡早申請,甚至很多學生還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開始申請ED,因為這樣可以得到更高的錄取概率。
從學校的角度而言,一般情況下選擇早申請,尤其是ED方式申請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未來轉學離開自己學校的可能性會低很多。在美國,一個大學生申請轉學是一件非常容易且輕松的事情。因此早申請可以照顧那些忠于自己的學生,有利于降低流失 率。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忠于學校的學生,未來回饋母校的可能性會更大,這對學校的校友捐贈率、學校校務基金是非常有利的。
Early action is a type of early admission process for admissi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arly action allows candidates to decline the offer if accepted, and depending on the program, it may be possible for a candidate to apply to more than one early action school and an early decision school.
There are two types of early action programs: 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and 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 Restrictive EA allows candidates to apply to only one early action institution and to no institutions for early decision, while, as the name implies, there are no such restrictions on non-restrictive early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