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有一天,宋仁宗趙禎起床后覺得兩腮發(fā)酸、隱隱作痛,用手一摸,感到有些腫脹,遂喚來御醫(yī)。御醫(yī)經切脈后,診斷為痄腮(腮腺炎),建議服用普濟消毒飲,外敷如意金黃散。不料3天后,趙禎病情惡化,惡寒發(fā)熱,倦怠嘔吐,兩腮腫痛堅硬,張口困難。御醫(yī)們慌了手腳,一個個走馬燈似的為之診治,然后研討方劑,最終未能確定治療方案。趙禎大怒,急詔天下名醫(yī)。
京城之內,雖名醫(yī)云集,但又有誰敢去冒這個風險?一天,京城有個姓傅的郎中,看到那張皇榜動了心:京城近日生意清淡,衣食無著,這皇帝既是痄腮之病,有何難哉?于是返回住處,取赤小豆若干,研成細末,以水調成糊狀,美其名曰“萬應鮮凝膏”,然后揭下皇榜,來到宮中,給皇帝敷上。連敷3天,居然藥到病除,腫消痛止。宋仁宗高興異常,賜予金箔,而傅郎中也名聞京城,自此在京城定居開診,患者絡繹不絕。汪昂《本草備要》載有此事。
赤小豆,又名“紅小豆”“赤豆”,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中醫(yī)認為,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腫之功,適用于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瘡癰腫毒、痄腮、產后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渡褶r本草經》言其“主下水,排癰腫膿血”?!端幮哉摗费云洹跋麩岫景b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本品甘能補脾,性善下行而利水,為滋養(yǎng)性食療佳品,煮粥服食,正如《本草綱目》言“赤小豆粥:利小便,消水腫腳氣,辟邪疬”,對脾虛濕盛、水腫脹滿、肢體重困等,療效甚佳?!妒承员静荨费猿嘈《埂熬檬呈萑恕保视袦p肥作用?,F(xiàn)介紹幾則治療方,供選用。
1.赤小豆粥 赤小豆3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赤小豆、大米淘洗干凈,赤小豆研細,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兩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食用3~5天。可健脾利濕,解毒消腫,下氣通乳,適用于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產后缺乳、乳汁分泌不足及中老年人肥胖癥等。
2.赤小豆糊 赤小豆50粒,研成細粉,用溫水、雞蛋清或蜂蜜適量調成稀糊狀,攤在布上,敷于患處,包扎固定,每日1換,連續(xù)3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3.赤小豆西瓜飲 赤小豆30克,西瓜皮15克,玉米須15克,冬瓜皮15克。把所有配料搗爛,放入砂鍋,用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鐘,合并汁液,沖成300毫升。每天3次,每次100毫升。
本方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于腎炎水腫、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
4.赤小豆內金粉 赤小豆30克,雞內金10克。先將雞內金研末,然后按照平常方法煮赤小豆,于赤小豆將熟時,放入雞內金末調勻,可作早餐食用。
本方清熱利濕,消積化瘀。適用于顏面部青春痘、黃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