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
林清玄從17歲開始發(fā)表作品,對未來充滿憧憬,打算以后要當專業(yè)作家。發(fā)表處女作后,雖然林清玄勤奮寫作,可是閱歷的貧乏、知識的欠缺、思維的狹窄,讓他的作品太淺顯,投稿石沉大海。
在迷茫的情況下,林清玄走進大學教授楊晉城的宿舍,向他征求意見。聽了林清玄傾訴的苦悶與煩惱,楊晉城特意用神奇的毛竹引導他:“在最初的幾年時間里,毛竹默默無聞地在泥土中壯大自己的根系,即使在非常適宜的環(huán)境中,也似乎觀察不到它的生長。用5年的時間積蓄能量后,毛竹的根系長度達到幾英里,開始依靠很長的根系,創(chuàng)造自己的成長神話,每天以0.6米的速度飛快生長,只要6個星期時間,高度就長到20多米,粗度超過20厘米。”看見林清玄若有所思,楊晉城繼續(xù)講:“在所有竹類植物中,毛竹價值連城,它的用途最廣泛,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各個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睏顣x城飽含哲理的敘述,讓林清玄頓時醍醐灌頂。楊晉城趁機鼓勵道:“我覺得你是有志氣的學生,相信你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成為著名作家。”
從楊晉城的宿舍出來后,林清玄開始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以便開闊眼界,還隨時隨地注意觀察、感受生活,同時認真對待寫作,每天至少寫2000字。進入大學的第二年,林清玄出版了散文集《蓮花開落》,在文壇嶄露頭角。隨后,林清玄又陸續(xù)出版多部著作,在30歲前榮獲臺灣所有重要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