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小時候,村子里演露天電影,孩子們會拿著小凳子早早去占地方。吃過晚飯,人們都涌向銀幕下面。夜色中,有孩子在得意地喊:“爸,媽,我占好地方了,在最前面?!?/p>
孩子們總以為,最前排是最佳位置。殊不知,在最前排看電影很不舒服,因?yàn)殡x銀幕太近,需要仰著頭看。一場電影看下來,脖子都仰得僵直了。那時我就覺得,最前排不是什么好位置。
后來我看書,書中說到撒切爾夫人,父親一直教育她:永遠(yuǎn)坐在最前排,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什么情況,都要盡自己最大努力成為第一,坐在最前排的位置上。所以她總是把“最前排”作為自己的目標(biāo),最終成為一個極為出類拔萃的人。
原來,“最前排”是一種隱喻,指人要力爭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占據(jù)最前面的位置,讓別人只能望到你的后腦勺。的確,優(yōu)秀者總是站在時代的潮頭,讓眾人望其項(xiàng)背。
這種力爭坐在最前排的志向固然是好的,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我們大部分人天賦、才智一般,很難駕馭最前排的位置。自古以來,這個位置就充滿了某種難以言明的意味,于是有了“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的說法。人類群體自古就有這樣的特征,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被雨淋,雖然暴露出人性嫉妒自私的弱點(diǎn),但這也是無法回避的。所以,想要駕馭這個位置,必須要有可以服眾的資本。最前排的位置是焦點(diǎn),眾人矚目,不允許你有絲毫閃失,所謂“高處不勝寒”。你如果沒有過人的才華、非凡的智慧,即使勉強(qiáng)處在最前排的位置,也會有力不從心之感,就像一個人穿了一件不合體的衣服,你的能力捉襟見肘,當(dāng)然無法坐穩(wěn)最前排的位置,有可能一不留神,就被擠掉,連一個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所以,做一個積極進(jìn)取的人是值得肯定的,但沒有必要非得坐在最前排。生活中,我們見到過有些人為了坐到最前排,殫精竭慮,費(fèi)盡心機(jī),甚至不擇手段。如果是那樣的話,人生會多很多煩惱和不和諧,少了舒適自然和悠然愜意。順其自然最好,不要太過刻意,很多時候,你無心追逐最前排,反而更容易抵達(dá)最前排。
最前排的確是個累人的位置。你可能有在最前排開會、看演出的經(jīng)歷,這個位置的確不如中間或者稍稍靠前一些的位置舒服。我們大部分人都屬于“中等人”,貌不驚人,才不出眾,中間位置更合適我們,所以不必勉為其難坐在最前排。
最前排的位置,還可能讓你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造成心里不平衡。白巖松曾在《寫給兒子的人生信件》中說:“不爭第一。當(dāng)了第一的人也許是脆弱的,眾人之上的滋味嘗盡,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涼?!彼M麅鹤映蔀橐粋€輕松快樂的人,不要刻意追逐“最前排”。
成功的標(biāo)準(zhǔn)各有不同。我認(rèn)為,人生在世,輕松快樂最重要。贏得了快樂就贏得了幸福,贏得了幸福就贏得了成功。不必坐在最前排,選好屬于你的位置,就能把人生看成一部悠長的老電影,盡享自由與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