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帥 毛雙法 李 斌 舒佩瑾 駱瑩貞
【摘 要】血型與輸血是血液的重要章節(jié),對于大專學生而言,用形象的比喻和游戲突破來此節(jié)的重難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血型;輸血;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9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7-0213-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100
1 教材分析
本章節(jié)內容選自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賀偉、吳金英主編的第2版《人體解剖生理學》,第六章第四節(jié)“血型與輸血”,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應用較為緊密的內容,理論、實驗課各1學時。
2 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
掌握ABO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jù)及判定;學會ABO血型的鑒定,加強ABO血型判定的理解(實驗課);了解ABO血型的遺傳特征,Rh血型系統(tǒng),ABO、Rh血型與輸血的關系,交叉配血試驗。
2.2 能力目標
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實驗結果能做出獨立的分析和判斷,將理論轉換為實踐。
2.3 素質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珍愛生命的素質,在工作中更好地守護生命。
3 學情分析
該級學生為??贫未笠恍律?,理論基礎薄弱,學習動力欠足,文理混合,部分學生對生理學知識理解有困難,因此需簡明、形象地講授。但學生對醫(yī)學興趣較濃厚,課堂氛圍較活躍,動手能力較強,易交流,且已對第六章相關的血液的組成和理化性質、血細胞等知識進行了學習。
4 教學重難點
4.1 教學重點
ABO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jù)及判定。
4.2 教學難點
Rh血型系統(tǒng)的特點和意義。
5 教學方法
本次課主要采用了講授、情境教學、提問等多種教法。學生主要采用了合作試驗、討論分析等學法。
6 教學過程
6.1 組織教學(1分鐘)
全體起立,相互問好,“對分易”軟件考勤,觀察學生上課狀態(tài)。
6.2 復習舊課(單獨提問回答,2分鐘)
(1)成人三大血細胞的正常值范圍?
(2)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的定義?
6.3 新課及實驗(69分鐘)
6.3.1 導入新課(3分鐘)
教師活動:(1)課件展示姚明獻血圖片。播放“滴血認親”視頻(《九品芝麻官》,周星馳主演)。(2)提問:片中小孩是否為常威親生?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回答提問。
6.3.2 ABO血型系統(tǒng)(20分鐘)
教師活動:(1)ABO血型的分型(根據(jù)抗原而定)。(2)ABO血型的抗原與抗體:形象地將紅細胞膜表面的A、B凝集原(抗原)比作“小偷”,將血清中的抗A、抗B凝集素(抗體)比作巡邏的“胖警察”,相應的“小偷”與“胖警察”不能存在于同一個體,否則會發(fā)生“沖突”。提前制作標記有A、B、抗A、抗B卡片各3張,隨機點5名男學生及5名女同學分別進行血型“配對”情境游戲。(3)“胖警察”為天然抗體,不能通過胎盤。
學生活動:(1)理解ABO血型分型的依據(jù),及抗原、抗體在體內存在的特點。(2)聽取游戲規(guī)則,5名學生分別隨機抽取1張卡片,進行血型“配對”游戲。游戲結束后,所有學生評判游戲結果是否正確。(3)理解凝集素為什么不能通過胎盤——分子量大。
6.3.3 ABO血型的遺傳學特征(4分鐘)
教師活動:(1)列出不同血型的基因型情況,列表展示遺傳給后代的血型表現(xiàn)型。(2)再次提問:片中小孩是否為常威親生?
學生活動:(1)在列表過程中,讓學生判定遺傳給后代的血型基因型及表現(xiàn)型。(2)學生根據(jù)前述內容,作出判斷。
6.3.4 Rh血型系統(tǒng)(5分鐘)
教師活動:(1)Rh血型的抗原與分型。(2)Rh血型抗體—“痩警察”(為非天然抗體,分子量小,可通過胎盤。)
學生活動:注意區(qū)分ABO血型系統(tǒng)抗原和抗體。
6.3.5 ABO、Rh血型與輸血的關系(5分鐘)
教師活動:(1)ABO同型輸血。(2)ABO異型輸血的情況。(3)Rh血型輸血和妊娠的特點。(4)提問:O型血為“萬能供血者”,AB型為“萬能受血者”這種說法是否準確?
學生活動:(1)結合ABO血型“小偷”與“警察”的關系,理解為什么可以輸入少量異型血。(下轉第150頁)(上接第213頁)(2)為什么理解Rh陰性者再次輸入Rh陽性或妊娠Rh陽性胎兒時,要發(fā)生凝集反應。(3)判斷所提問題是否準確。
6.3.6 交叉配血試驗(2分鐘)
教師活動:主側:供者RBC→受者血清。次側:受者RBC→供者血清。
學生活動:了解交叉配血,理清主側與次側的區(qū)別。
6.3.7 ABO血型的鑒定(30分鐘)
教師活動:介紹實驗目的、原理、用品、步驟及方法、注意事項。在黑板上畫出以學號為順序表格,記錄學生血型情況并統(tǒng)計各血型所占比例。
學生活動:2人一組進行血型鑒定實驗,測定、觀察并判定自己的血型,將血型記錄在黑板的表格上。
6.4 鞏固新課(“對分易”軟件測評,2分鐘)
(1)Rh陽性者,含有下列哪種抗原( )
A.c抗原 B.d抗原 C.C抗原 D.D抗原
(2)某人的紅細胞在抗B血清中凝集,其血型可能是(多選)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6.5 歸納總結(5分鐘)
(1)ABO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系統(tǒng)的分型依據(jù)及判定。
(2)ABO血型的遺傳特征。
(3)ABO、Rh血型與輸血的關系。
6.6 布置作業(yè)(1分鐘)
(1)某人的紅細胞與B型血的血清發(fā)生凝集,而其血清與B型血的紅細胞不發(fā)生凝集,此人為ABO血型系統(tǒng)的哪種血型?
(2)為什么輸同型血(ABO血型)還要做交叉配血試驗?
7 教學反思
此次教學,對重難點的突破,主要通過情境游戲、形象比喻、互動等手段,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推理等潛能,教學效果較好。但在實驗課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敢進行采血操作。作為檢驗技術專業(yè)的學生,在教學中要強調這些操作對以后工作的必要性,突破“心理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