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自打兒子升入小學后,微信家長群里一位家長朋友的昵稱便引起了我的留意抑或好奇。大多數(shù)家長的昵稱,一般都是在孩子的名字后邊加上“爸爸”或者“媽媽”,簡單又好辨認,一目了然。這位家長的昵稱卻有點別致,叫“走不開的快樂”,而且頭像也十分喜感。
這是一位漂亮的年輕媽媽,留短發(fā),身材嬌小,著裝十分得體,且極愛微笑,不管跟誰說話都是未語先展笑顏,盡顯知性與溫婉。起始,由于只是在接孩子放學時禮貌性地打個招呼,相互間的信息知之甚少,后來因為一起參加班級里的活動,漸漸熟絡(luò)起來,才知道她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的是女兒,剛上小學,兒子比姐姐小三歲,剛上幼兒園。幼兒園和小學的上學時間只有十幾分鐘的間隔,恰恰又是反方向,所以她每天送完小寶再送大寶,家里還有兩位年邁的老人需要照料,老公又經(jīng)常出差,家務(wù)事很難幫得上忙。她每天的忙碌,可想而知。想一想她每日幾乎馬不停蹄的忙碌身影,再看看她在人前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種精致與得體,我這才恍然:原來她的意思是,自己雖然家事繁雜走不開,但走不開也自有走不開的快樂。我不禁贊道:“忙而不亂,且以此為樂,此般心態(tài),委實可嘉。怪不得起了這個名字,的確是恰如其分?!?/p>
聽到我的贊嘆,她詭秘一笑,說:“你只猜對了一半,還有另一層寓意?!?/p>
見我一頭霧水,她接著說:“走不開自有走不開的快樂,這是其一;其二便是快樂整天圍著我打轉(zhuǎn),趕都趕不走呀!”
說完,她掩嘴一樂,那神情俏皮中夾雜著幾絲嬌羞,簡直像個頑皮可愛的孩子。
我禁不住頓生感慨,正因為先有了“走不開自有走不開的快樂”之心態(tài),才會有接下來“快樂整天圍著打轉(zhuǎn),趕也趕不走”的狀態(tài)。如果以深淺而論,前者只是淺層的快樂,是表;而后者才是深層的快樂,是本。每天接送兩個孩子上學放學,回家還要照料兩個年邁的老人,輔導孩子作業(yè),和孩子一起閱讀,加上一日三餐、洗衣買菜拖地板的瑣碎,如此腳不沾地的忙碌,很多女性早已被折磨得焦頭爛額,即便是人前特意裝扮一番,也終是難掩倦色。而在她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的疲倦,更無半點焦灼與怨氣。其實,她的生活完全可以有另一個版本。畢業(yè)于一所名牌大學的她,曾經(jīng)有一份十分光鮮的工作。以她的條件,完全可以雇個保姆打理家務(wù),孩子也可以一個園內(nèi)全托,一個交給托管班。之所以選擇暫退職場,回家做全職太太,她說:“我就是為了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都說陪伴是最好的疼愛,其實這種陪伴是相互的,幸福感也是相等的,因為陪伴之于孩子而言是疼愛,而作為父母,能親眼見證并參與到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中,又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快樂呢!更何況這種快樂是有時效性的,過期不候,無可替代。”
境隨心轉(zhuǎn),也就是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而在這位年輕媽媽身上,心態(tài)決定的不僅僅是狀態(tài),還有身態(tài)與神態(tài)。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著它笑,她就對著你笑,你老對著它皺眉,它還給你的自然也就是一張苦臉了。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