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遠
【摘 要】本文通過配煤摻燒方式試驗和制粉系統(tǒng)運行參數調整,鍋爐燃燒配風調整等試驗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在滿足機組安全運行,環(huán)保參數達標的基本條件下,摸索我廠燃用印尼煤從煤場儲運,摻燒方式、參數調整、設備維護等方面的最佳摻燒比例,并積累摻燒印尼煤經濟、安全、環(huán)保運行的管理經驗。
【關鍵詞】摻燒;印尼煤;試驗;安全;經濟性
引言
平海電廠鍋爐設計煤種為內蒙古準格爾煤和印尼煤1:1混煤,校核煤種為印尼煤。由于煤炭市場的變化,來煤日益復雜,平海電廠非設計煤種除國內神華混煤、伊泰混煤外,還有摻燒印尼煤。印尼煤熱值低、揮發(fā)分高、水份高,影響鍋爐燃燒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設備概況
平海電廠鍋爐型號為SG-3093/27.46-M533,型式:∏型布置、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尾部雙煙道結構、八角雙切圓燃燒方式、平衡通風、機械干式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露天布置、采用帶BCP泵的內置式啟動分離系統(tǒng)、三分倉回轉式空氣預熱器、采用正壓冷一次風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超超臨界參數變壓直流鍋爐。制粉系統(tǒng)采用中速磨煤機冷一次風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每臺鍋爐設6臺中速磨煤機,6臺電子稱重皮帶式給煤機,相應設置6個原煤倉,每個原煤倉容積1050m?,燃用設計煤種5臺磨帶BMCR 負荷,燃用校核煤種6 臺磨帶BMCR 負荷。
1 燃用煤種收到基成份及特性
印尼煤與國內煙煤對比,主要特點是發(fā)熱量低,揮發(fā)份高,全水份大,且具有較強的結焦、結渣性,屬于劣質煤??赡ハ禂狄话愣夹∮?2(一般難磨煤種)。
2 配煤摻燒試驗方式
2.1首先每臺爐配燒一個倉(1D、2D)進行摻燒試驗,通過對制粉系統(tǒng)煤種模式切換、煤種燃燒特性及結焦性、飛灰、爐渣、環(huán)保參數等指標跟蹤分析,總結安全風險控制、燃燒特性及燃燒調整方式,逐步增加摻燒比例。
分析得出:
2.11通過單倉運行,運行人員進行印尼煤/煙模式切換操作,測試印尼煤模式下控制參數正常,控制聯鎖邏輯及報警等正確,并熟悉操作調整方式及監(jiān)視參數,收錄初始數據。
2.12根據鍋爐燃燒及制粉系統(tǒng)運行情況,增加第二套制粉系統(tǒng)燃用印尼煤,并進行單臺磨煤機出力測試,煤粉細度、飛灰細度、飛灰和爐渣可燃物取樣分析,收錄數據分析,做進一步進行燃燒優(yōu)化調整。
2.2 摻燒印尼煤,不同負荷率下制粉系統(tǒng)組合搭配方式說明: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2.21我廠制粉系統(tǒng)運行組合特點:A磨受機組啟停用磨限制,印尼煤禁止上倉;F磨最上層磨屬機組調峰常備磨,停備時間或較長,原則上不上印尼煤;C磨低負荷運行極易引起水冷壁超溫,屬頻繁啟停磨,燃用印尼煤極大增加了制粉系統(tǒng)啟停安全風險。
2.22按我廠印尼煤摻燒設計比例1:1,制粉系統(tǒng)最佳組合方式運行兩套制粉系統(tǒng),BDE磨為常用且長期運行、啟停頻次較少的制粉系統(tǒng),所以受我廠制粉系統(tǒng)特點和安全風險考慮,建議采取第二種搭配方式可長期進行摻燒,第三種摻燒方式需要試驗及長期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驗證。
2.3 以制粉系統(tǒng)(1D)進行最大出力測試,得出燃用印尼煤時制粉系統(tǒng)最大出力及最佳經濟運行工況。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2.31燃用印尼煤時制粉系統(tǒng)最大出力90t/h,但分離器轉速-10rpm偏置,不僅影響飛灰含碳量及細度,磨煤機最大通風阻力持續(xù)上升,長時間連續(xù)運行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2.32通過磨煤機制粉出力及干燥出力,包括磨煤機電流、最大通風阻力、煤粉細度、出口溫度等跟蹤測試,可得出燃用印尼煤時制粉系統(tǒng)最佳經濟出力在80±5t/h之間,但應根據飛灰細度等指標情況適當調整分離器轉速。2.33兩臺爐分別摻燒兩套制粉系統(tǒng),飛灰含碳量1號爐接近1%,2號爐0.5%左右,運行人員采取二次配風調整,提高磨煤機旋轉分離器等調整措施,飛灰含碳量有好轉趨勢,如飛灰含碳指標無明顯下降,需綜合考慮環(huán)保參數、摻燒比例等調整措施。
2.4燃用印尼煤制粉系統(tǒng)煤粉細度R90/飛灰細度R45測試。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2.41通過磨煤機不同出力下的旋轉分離器轉速調整,得出相應的煤粉細度R90(偏粗)和飛灰細度R45(正常合理),在分離器不設偏置的情況下,基本可以滿足飛灰細度的要求,對原灰銷售暫無影響。
2.42在磨煤機最大出力下或飛灰含碳量有升高的情況下,可以對旋轉分離器偏置±5之間的調整,并繼續(xù)開大輔助二次風門擋板開度10%,以使控制指標回歸合理。
3摻燒對鍋爐運行指標的影響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3.1摻燒兩臺印尼煤制粉系統(tǒng)與摻燒一臺進行比對分析,暫得出:每增加一套制粉系統(tǒng)燃用印尼煤:鍋爐效率下降0.2-0.4%,輔機電耗上升0.2%,飛灰和爐渣含碳量略有上升,氮氧化物濃度逐漸上漲,煙氣體量增大液氨耗量增加,受熱面出現結焦,焦渣量逐漸增加,工況5:兩臺爐已出現掉焦導致干排渣系統(tǒng)故障的情況,工況6:2號爐已出現一次結焦導致受熱面超溫的情況。
3.2同等負荷下,鍋爐總煤量、風量大幅增加,輔機電耗增加,目前綜合鍋爐效率下降0.4%和廠用電率上升0.2%兩項指標,影響機組供電標煤耗約1.66g/kwh,即:單臺機組每燃用一個倉印尼煤機組標煤耗下降約0.83g/kwh。
4不同摻燒比例,機組滿負荷時風煙系統(tǒng)風機開度及電流等參數分析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
4.1在增加印尼煤摻燒比例的過程中,由于入爐煤熱值不斷的下降,機組滿負荷總煤量從385t/h左右上升至436t/h,總風量達到上限3200t/h,總煤量上升51t/h,總風量上升300t/h左右,引風機出力增加約10%,鍋爐燃燒氧量可以滿足,但相應的一次風機和引風機出力(增壓風機出力)增加,目前1號爐已受增壓風機出力限制,2號爐暫無風機出力限制。
4.2在目前煤場存煤情況下,以入爐煤最大熱值進行摻燒,將1號機組摻燒比例提高至60%,增壓風機出力達到上限,入口壓力由-100pa上漲至300pa,直接影響機組和設備安全運行。運行人員立即采取降低印尼煤摻燒比例的調整措施。我廠增壓風機設計裕度不足,加之超低排放改造后管式除霧器阻力增加,摻燒印尼煤比例提高后,煙氣量增大,導致增壓風機出力達到運行上限,動葉開度90%,電流250A(額定289A),風機入口負壓大300pa,超出了正常運行±200pa的范圍。
5摻燒印尼煤機組經濟性分析
根據給煤機煤量及發(fā)電量統(tǒng)計煤耗及廠用電率等主要指標,統(tǒng)計700MW試驗期間主要參數變化及主要輔機耗電率變化數據如下表。
根據摻燒試驗數據,在700MW負荷下,摻燒比例40%時,鍋爐效率約下降0.40%,廠用電率約上升0.20%,供電標煤耗約升高1.66g/kwh。
6結束語
本次燃用印尼煤,通過配煤摻燒試驗、數據統(tǒng)計分析、鍋爐燃燒工況跟蹤等方法,階段性總結了燃用印尼煤的摻配方式,鍋爐安全及經濟運行的可行性,由于試驗過程及數據采集單一,總結還存在不足,還需要后續(xù)的跟蹤和修正。以下是總結及建議:
1、根據機組風煙系統(tǒng)特點及制粉系統(tǒng)出力(1號機組受增壓風機出力限制),建議1號爐最大比例摻燒兩個倉、2號爐最大比例摻燒三個倉,可以長期安全運行。若負荷率允許下,兩臺爐保持摻燒五個倉按制粉系統(tǒng)平均出力70t/h,最大出力80t/h計算,每天可以消耗8400-9600噸印尼煤。
2、考慮印尼煤熱值損失、機組運行能耗、液氨耗量、設備維護成本等綜合考慮,短期暫無法準確計算摻燒印尼煤的經濟性指標。
3、結合本次摻燒印尼煤運行情況,運行采取的逐漸提高摻燒比例、測試制粉系統(tǒng)最大出力和經濟出力試驗,導換制粉系統(tǒng)運行方式試驗、跟蹤測量計算鍋爐各項燃燒指標、環(huán)保指標及燃燒特性的方式是正確的,既有效控制了運行中的安全風險,又積累了初始數據,為后續(xù)更全面的開展印尼煤摻燒奠定了基礎。
以上關于印尼煤摻燒數據統(tǒng)計分析,運行方式對燃燒特性的影響,可以作為后續(xù)摻燒的基礎性指導意見,煤質特性指標不同,摻配的煤種及比例的不同,制粉系統(tǒng)運行方式改變等因素均影響鍋爐燃燒性能,還需要后續(xù)不斷試驗及總結分析。經了解周邊電廠摻燒情況,神混煤與印尼煤摻燒過程鍋爐會出現嚴重結焦情況,伊泰煤次之,以上三種煤均是我廠常用煤種,所以在鍋爐結焦方面,以及結焦對鍋爐受熱面、冷灰斗等危害的預防和防治上我們還缺乏經驗和存在不足。
(作者單位:廣東惠州平海發(fā)電廠有限公司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