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中國娛樂圈有兩個用熱血澆灌情懷的男人。一個是柳云龍,另一個是吳京。
吳京生于北京武術世家,滿族正白旗。6歲習武,12歲開始拿了N個全國武術冠軍。21歲接拍首部功夫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自此走上武打演員之路。
在前輩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的映襯下,吳京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功夫電影中的存在,就像小甜甜——年輕清俊、拳腳漂亮,有一張可愛的娃娃臉,有效彌補了硬漢們的缺角。
1997年,吳京主演的電視劇《太極宗師》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偶像武俠劇。武打場面干凈利落、主演顏值賊高、感情戲也很有看頭。該劇1998年在內地播出后,收視效果堪稱萬人空巷。“眼睛里有星星”的吳京一夜成為國民偶像。
陳氏太極的第14代掌門人陳小旺更是如此評價吳京的打戲:
“李連杰在《太極張三豐》當中的拳術太過花哨,梁家輝在《太極從零開始》當中把大師演繹得過于油條,而真正把太極精髓通過影視作品展現(xiàn)出來的唯有《太極宗師》中的吳京?!?/p>
1999年,吳京又貢獻了一部經典之作——《小李飛刀》。這個故事同樣出過很多版本,這一版知名度最高,被稱為臺灣古裝武俠劇最后的高峰。吳京飾演的阿飛,在原著中色調灰到壓抑,劇中卻清澈了許多,甚至還收獲了愛情。這應該是很稀有的、受到觀眾肯定的對原著的重大改編,主演吳京功不可沒。
進入千禧年,武俠劇勢微,吳京開始嘗試正風生水起的動作電影。
2005年,他在《殺破狼》中客串了一個冷血殺手,總共幾分鐘,只說了兩句話,卻成為其個人代表角色之一。他和甄子丹的一場巷戰(zhàn),呈現(xiàn)出爆表的視覺沖擊不是白來——棍子就打斷了四根。
2007年,又一部拳拳到肉的警匪片《男兒本色》。在三個鮮肉主角的包圍中,吳京的打戲用觀眾的話來說,“完爆三人組”。而且“天養(yǎng)生”的豐滿度也非《殺破狼》中的單薄殺手可比,是會偶爾流露出人性的那種惡魔。很圈粉。
作為演員的吳京,不能說不成功,但這些成績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33歲了,不能在電視劇里再演什么偶像,也不想繼續(xù)在電影中給別人當綠葉。他想有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話語權,來表達他想表達的東西——男人的情懷。
所以他決定當導演。從不甚成功的處女作《狼牙》到以黑馬之姿大爆的《戰(zhàn)狼》,吳京花了整整7年。
從2008年至2015年,他正經接的戲只有2部。一部是電影《西風烈》,另一部是電視劇《特種兵之利刃出鞘》。
《西風烈》被認為是國產警匪片的覺醒之作,不成熟,但處處驚喜。這種性格鮮明的西部片,肯定能激起吳京的欲望。而《特種兵》無疑正好迎合了吳京內心與現(xiàn)實的強烈需要,他對《戰(zhàn)狼》的很多感覺可以通過此劇提前實踐并達到共享。
當然,7年中只有兩部作品,也導致吳京舉步維艱——幾乎沒有片酬,卻一直花錢如流水。
有時候,理想就是很貴,沒有錢就是不行。吳京后來說,拍《戰(zhàn)狼》時,“我沒有志同道合者”。在當時,沒人相信在中國軍事題材的電影可以火?;蛘咧辽俨毁r錢。所以他幾乎沒找到什么投資,全靠自己扛,曾經面臨傾家蕩產。
幸運的是,這種窘境卻也讓他收獲了世間最單純的愛情——謝楠對他說出的那句“我養(yǎng)你”,可以入選史上最美情話。而吳京,也終于為自己、為心上人,爭了一口氣!
2015年4月2日,他自編自導的中國首部當代戰(zhàn)爭實戰(zhàn)大片《戰(zhàn)狼》上映。首日票房近4000萬,創(chuàng)下國內軍事題材電影首日票房紀錄。累計票房突破5億。
流過的汗、受過的傷、花掉的錢,都有了回報。這才有了《戰(zhàn)狼2》,以及蜂擁而來的各路資本。但資本喜歡的圈錢套路,吳京卻不喜歡,比如使用流量明星。
對一個大型戰(zhàn)爭片導演和出品人來說,有錢不一定行,但沒錢一定不行。所以吳京真是條漢子:如果不按我的來,我就不要你的投資,大不了賣房子!說這些硬話的時候,他絕不會想到《戰(zhàn)狼2》會成功到這個份上——在刷新了無數(shù)票房紀錄后,該片總票房最終定格在56.8億,為華語影史之最,至今無人打破。同時,它也是首部進入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的亞洲電影。吳京本人一舉拿下百花獎和華表獎兩個影帝。
而伴隨著輝煌戰(zhàn)績的,有鮮花和掌聲,也有非議和質疑。比如“做愛國生意”或者“打不死冷峰”之類。吳京對這些言論的反應一點也不低調:為什么同樣內容的電影,美國人做了就是英雄,中國人就不行?
中國人在愛的表達上歷來含蓄,這是第一次,有人在商業(yè)電影而不是獻禮片中高舉愛國旗幟。
方式不一定非常自然,但至少,他敢第一個喊出來。還喊得令所有正常的中國人熱血澎湃,心甘情愿為電影買單。
同樣的情形也發(fā)生在《流浪地球》上。比起《戰(zhàn)狼》系列這樣多年的執(zhí)念,《流浪地球》對吳京來說完全是無心插柳,意外成蔭。他見到導演郭帆時,感覺他狼狽而執(zhí)著的樣子,像極了拍《戰(zhàn)狼》時的自己,于是慨然同意客串。沒想到一串就是一個月,不僅放棄了片酬,還串進了自己的6000萬。
吳京當然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只是單純地覺得:“如果我們不拍的話,也許中國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科幻電影出現(xiàn)?!?/p>
這位勇士,愿意用自己的錢,給中國新類型電影一個機會。然后收獲了一個真正的奇跡:
該片以黑馬之姿一路逆襲,最終票房收獲46.55億,目前位列影史第三。吳京因此成為中國唯一以兩部電影躋身“百億影帝”的演員。而他的仗義和對中國電影的責任感,更是長久地在網(wǎng)絡刷屏。
當然,風涼話也接踵而至。歸納總結,就是對中國人拯救地球意見很大,認為這該是美國人的事兒。吳京這次一改暴脾氣,沒說話。
就算《流浪地球》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它的勇氣和完成度,都值得載入史冊。而吳京這個名字,也絕對值得被中國電影記住和尊敬:
作為演員,他付出了真誠和熱血,渾身是傷,拼上性命而不悔;作為導演,他能做到再愛錢也不被金錢左右,傾家蕩產不改初心;作為投資人,他最先考慮的永遠不是回報率,而是作為電影人的責任。
今年的國慶檔,吳京主演的《攀登者》再收超8億票房,吳京也一躍成為中國首位150億票房影帝。該片是我國首次拍攝登山冒險題材的電影。
褒貶也好,勝負也罷,吳京的態(tài)度從來都是:即使拍爛了,也強過沒有人敢去嘗試。大不了一無所有,大不了從頭再來。
所以無論影史第一,還是百億影帝,都不是最閃耀的吳京。請以一個張揚的愛國者、一個無所畏懼的電影英雄的姿態(tài),記住這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