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亞 元丹
摘? 要? 中國的“錦鯉文化”在新新媒介的傳播之下突破了傳統(tǒng)內涵衍生出新的意義,成為一種新型復合型文化,它反映了當代青年群體在社會壓力下普遍的焦慮心理,也延伸出極具話題討論度和商業(yè)價值的衍生物。但目前國內學者對“錦鯉文化”的研究整理尚屬匱乏,通過對目前國內學者“錦鯉文化”的研究文獻進行的收集與整理,簡要概括我國“錦鯉文化”發(fā)展的現狀、內涵及其延伸發(fā)展的原因和存在問題,在此基礎上對“錦鯉文化”及其衍生物未來的研究方向和發(fā)展前景做出預判。
關鍵詞? 新新媒介;錦鯉文化;錦鯉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2-0022-03
現代錦鯉起源于日本新瀉縣的二十村鄉(xiāng),是文化復合體的產物。隨著國與國頻繁的文化交流,日本的“錦鯉文化”與我國傳統(tǒng)的鯉魚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錦鯉文化”[1]。(下文所表述的“錦鯉文化”都為中國的“錦鯉文化”。)
如今,中國“錦鯉文化”中的錦鯉不再僅僅以魚的形象出現在我們視野中,新新媒介的病毒式傳播使其成為了一種萬事通用的幸運符、社交幣,甚至幻化成為人形。由于人物本身的極高熱度、媒體的大肆營銷和網友的PS惡搞圖片,諸如“轉發(fā)這個楊超越,期末不用努力也能拿第三”“轉發(fā)這個魏瓔珞,你的仇人都會被雷劈”等這些網絡圖配文在微博、微信、QQ空間里被網友大量轉發(fā),儼然已成為年輕一代人日常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價值百萬的微博抽獎中獎用戶“信小呆”憑借萬中無一的幸運成功超越之前所有的人形錦鯉被譽為“中國錦鯉”,成為錦鯉本鯉的代言人。支付寶這場聲勢浩大的錦鯉抽獎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刮起了一股錦鯉營銷之風,并且引發(fā)了全國性的“錦鯉效應”,“錦鯉”一詞也成為2018年底最火的詞之一。
中國的“錦鯉文化”在新新媒介的傳播下發(fā)展得如魚得水,它的衍生物人形錦鯉、錦鯉營銷也在新一輪國民討論中掀起了極大的波瀾。在此背景下,本文將對中國“錦鯉文化”延伸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考察,并且整理、概括“錦鯉文化”延伸的內涵、原因、存在問題和應對措施,以及對之后的研究提出意見。
1? 關于錦鯉文化現狀分析
在中國知網中分別以“錦鯉”和“錦鯉文化”為主題進行檢索,相關文獻共1 484條,其中“錦鯉文化”64條?!板\鯉”和“錦鯉文化”以2018年2月的《“錦鯉祈愿”與“日常迷信”——當代青年網絡俗信的傳播社會學考察》為分界線,此前的文獻大多以“錦鯉”為主且偏重基礎與應用研究的自然科學,此后,有關“錦鯉”的研究開始轉向以大眾文化為主的社會科學。
截至2019年5月10日“錦鯉文化”文獻下載數量最高的前五位分別為:
第一位:梁坤,《“錦鯉祈愿”與“日常迷信”——當代青年網絡俗信的傳播社會學考察》,《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04期,累計下載2 131次。
第二位:閆珊珊,《紅白錦鯉著色效果的初步研究》,天津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05期,累計下載892次。
第三位:田軻,《一條“中國錦鯉”的養(yǎng)成故事》,《中國工商報》,2018年10月23日發(fā)表,累計下載675次。
第四位:陳思,《流行語“錦鯉”與社會文化心理》,《文學教育(上)》,2019年02期,累計下載674次。
第五位:沈芾,《常見重金屬離子對幾種觀賞魚的毒性效應及其應用》,上海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07期,累計下載621次。
通過上述文獻整理可知,文獻下載量最高的前五位中,梁坤、田軻、陳思是以傳播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研究“錦鯉文化”與亞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重點考察“錦鯉文化”在新媒體下迅速發(fā)展的內涵及原因。而閆珊珊、沈芾兩位則是對“錦鯉文化”中錦鯉本身著色效果的研究和常見重金屬離子對錦鯉生活和發(fā)展的研究。從研究時間和下載量來看,自2018年起,對于“錦鯉文化”的研究更偏向于社會科學方面。
2? 關于錦鯉文化的概念及內涵分析
目前學界尚未有關于錦鯉文化的具體定義,有待進一步明晰和拓展。但按研究現狀,可將“錦鯉文化”劃分為兩種內涵,一是傳統(tǒng)的“錦鯉文化”的內涵,二是網絡下的“錦鯉文化”內涵。
研究傳統(tǒng)的“錦鯉文化”內涵的學者包括白明、陸書亮等。傳統(tǒng)錦鯉單純指一種高檔觀賞的鯉科魚類,所以,傳統(tǒng)的“錦鯉文化”也就是錦鯉發(fā)展的文化。陸書亮的《錦鯉文化》一文中指出魚象征著男女配偶、家族興旺和富貴吉祥,它深遠又豐富的含義從上古時期一直流傳到現在并且深廣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2]。白明也表示錦鯉就是鯉魚,是一種優(yōu)雅美麗的觀賞魚。近幾年錦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它不僅可以讓人享受飼養(yǎng)與玩賞的樂趣,還可以增值保值,發(fā)展前景非常樂觀[3]。
研究網絡中“錦鯉文化”內涵的學者包括李雨聘、蔣鑫宇、智星等。李雨聘認為被轉發(fā)的“錦鯉”最初還是符號式的、真正意義上的錦鯉魚 ,之后的傳播形式就演變成為有事例支撐的一些“神圖”,再到現在全民化的具體“人形錦鯉”楊超越、信小呆等[4]。蔣鑫宇、智星也指出: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從《創(chuàng)造101》一路走紅、受到粉絲和網民群體認同的楊超越和中了支付寶賦予“中國錦鯉”身份的“信小呆”,她們便成了真人“錦鯉”的代名詞。尤其是“信小呆”這條“錦鯉”已經成為了幸運、祥瑞的新象征,她也開始被符號化,成為“錦鯉”符號的新外延[5]。
綜上所述,中國的“錦鯉文化”正在處于融合發(fā)展階段,“錦鯉”的內涵也不斷被賦意,新新媒介的推動讓“錦鯉文化”衍生出更多的內涵,因此學術界需要對“錦鯉文化”的概念、內涵加以界定和完善。
3? 關于錦鯉文化延伸的原因分析
目前關于“錦鯉文化”延伸的原因,學者們主要從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和亞文化的角度進行研究,具體分析如下:
基于社會心理學角度對“錦鯉文化”發(fā)展延伸的原因進行研究的學者包括甘軻晗、梁捷、陳思等。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毛良斌認為,錦鯉之所以很快在青年群體中傳播,主要是一種群體認同和心理需求。甘軻晗從狂歡理論的視角下補充了毛良斌的觀點,增加了“人們在電子消費時代的大眾娛樂心理”和“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的社會心理動因[7]。陳思認為“錦鯉”一詞的流行也體現了當代年輕人焦慮、追逐自我、求新求異的社會文化心理[8]。粱捷更加全面地概括了“錦鯉”背后的社會心理為“追逐幸運、刷存在感、自我反諷、盲目追隨和社會
壓力”[9]。
基于新聞傳播學角度對“錦鯉文化”發(fā)展延伸的原因進行研究的學者包括:甘軻晗、鄭心儀、蔣鑫宇、智星等。甘軻晗認為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社交媒體成為構建自己話語體系的空間,只要人們有機會接觸網絡,就可以加入錦鯉狂歡的浪潮中[7]。鄭心儀也認為在2018年現象級的轉發(fā)“錦鯉”微信公眾號營銷活動,朋友圈中的人際關系網使其達到蒲公英式擴散傳播的效果[10]。蔣鑫宇、智星也指出“錦鯉”霸屏是由于媒介傳播的推波助瀾,將“信小呆”“錦鯉”體質的合法化,成為網絡文化中的新一代“錦鯉”正是支付寶這次營銷活動制造出的[5]。
基于亞文化的角度對“錦鯉文化”發(fā)展延伸的原因進行研究的學者包括:梁坤、馬瓊燁、張浩哲等。梁坤認為以“錦鯉祈愿”為表征的“日常迷信”行為是產生于當代青年的網絡空間中的俗信,它有著明顯的青年亞文化風格[6]。馬瓊燁、張浩哲則認為亞文化發(fā)展的群眾基礎不斷地在增加,“錦鯉文化”在青年亞文化的傳播中再度擴大了其影響效應。錦鯉祈愿的實踐就是以“文字+圖像”的文本完成,而這種文本隱含著參與者的意識形態(tài)話語,也是對當代青年文化人格的體現[11]。
當然,除了從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和亞文化這些主要的角度來研究“錦鯉文化”延伸的原因,還有部分學者也嘗試著從語言學闡明“錦鯉文化”中“錦鯉”延伸的新含義。這些學者包括萬曉玥、吳峰文、左桂榮等。其中,萬曉玥表示“錦鯉”一詞屬于典型的“舊詞新用”,“錦鯉”意義的泛化是由于其本身文化色彩豐富和現在隱喻與類推的發(fā)
展[12]。吳峰文、左桂榮指出在時下網絡語境中,“錦鯉”的含義由最初“鱗光閃爍的鯉魚”或專指一種觀賞魚(都承載著美好的寓意),再到如今的“幸運兒”“幸運的”“福利”等,其語義的演變是由熱點事件、“錦鯉”原有寓意和人們用語心理促成的[13]。
4? “錦鯉文化”延伸引出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
在“錦鯉文化”延伸發(fā)展的研究中,分析其形成及爆紅的原因研究占了大半,但對其所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的研究卻仍匱乏。其中,對于“錦鯉文化”延伸引發(fā)的主要兩個問題“錦鯉崇拜”“錦鯉營銷”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包括李雨聘、焦豪、張月遙等。李雨聘表示網絡不斷向青年群體輸出“一夜暴富”“不努力也會成功”的錯誤價值觀,對于那些價值觀尚未發(fā)展成熟的青年人來說,過于飽和的信息使得他們感到空虛和迷茫,從而陷入精神困境之中[4]。焦豪、張月遙則指出各大商家紛紛效仿支付寶成功的“錦鯉營銷”制造出這場盛大的“錦鯉”狂歡背后,個別不法分子利用“假錦鯉”進行電話詐騙、“貓膩”抽獎導致無人中獎等問題也漸漸暴露出來。迷失在“錦鯉”無序消費和無良營銷的消費者和商家,都將會給社會帶來道德無序的危機[14]。
針對“錦鯉文化”引發(fā)問題的應對策略大致包括:從個人主體來看,每個人都需要打消“天上掉餡餅”的僥幸心理,認真積極地生活,刻苦努力地奮斗;從商業(yè)主體來看,企業(yè)需要完善核心競爭,打造競爭優(yōu)勢,樹立具有正向價值的商業(yè)理念;從媒介主體來看,新新媒體應當加強主流文化與主流價值觀的宣傳與創(chuàng)造。從社會主體來看,整個社會都需要形成一個合理的情緒疏導機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建設。
5? 對于錦鯉文化延伸研究提出的建議
在新新媒介的推動下“錦鯉文化”延伸出新的內涵和意義,但尚未引起學者大規(guī)模的關注度,所研究的文獻也不多。通過對于“錦鯉文化”延伸的現狀、內涵、原因、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的收集和整理,筆者對今后關于“錦鯉文化”研究發(fā)展延伸方面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5.1? 重視量化研究
在“錦鯉文化”延伸的研究中很少有學者選擇使用量化研究,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使用測量法和調查法,引入大數據、算法等技術,使研究得出的結論更具有說服力。
5.2? 重視跨學科研究
在整理概括“錦鯉文化”發(fā)展延伸的原因時,大部分學者都從社會心理學、新聞傳播學和亞文化角度進行研究,研究運用的理論框架也不夠新穎,大部分也都集中在狂歡理論和符號互動論上。但“錦鯉文化”是一種宏觀的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等都有著必要的聯(lián)系,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試著從思想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學、教育學和社會工作等方面著手。
5.3? 轉變研究視角
對于“錦鯉文化”的評價在研究視角和研究結論上大部分學者都是以批判為主,忽視了“錦鯉文化”延伸出的正向的積極價值。李雨聘就指出要利用“錦鯉文化”傳播的規(guī)律去挖掘和利用其傳播積極價值的一面[4]。這點也值得引起思考與探究的。
6? 結束語
以中國上千年的鯉魚文化為載體,以日本珍視的錦鯉文化為依托,中國“錦鯉文化”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fā)展,表現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錦鯉這條魚也會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越游越遠。但是“錦鯉文化”延伸發(fā)展所創(chuàng)造出的衍生物的命運相比之下就不會一直幸運下去。著名學者蔣原倫在2012年就提出了“一切的新文化都是青年亞文化”的觀點[15]。雖然表述有一些極端,但這確實也是我國目前大多數由新新媒介推動興起的文化的本質。所以以中國“錦鯉文化”為基礎衍生出的人形錦鯉、錦鯉營銷等雖然由于新新媒介的推動紅極一時,但其本質與當代流行的“毒雞湯”“殺馬特”“小豬佩奇”等相同,都是青年亞文化的衍生物。它們沒有底蘊,沒有內在邏輯,突如其來,生生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們依托的是年輕人的欲望與活力,在特定的時間一炮而紅,但這個特定的時間一過、人們的欲望消散,它們也就會在人們的視野中逐漸被淡忘[15]。
參考文獻
[1]陸薇薇,菅豐.“中國錦鯉”是如何誕生的?——現實與虛擬空間中的“第三種文化”[J].民俗研究,2019(2):126.
[2]陸書亮.錦鯉文化[J].水族世界,2011(4):44-45,47-49.
[3]白明.錦鯉的發(fā)展史[J].水族世界,2011(4):29,41.
[4]李雨聘.新媒體浪潮下錦鯉崇拜傳播折射的社會現象剖析[J].新媒體研究,2018(24):73-74,79.
[5]蔣鑫宇,智星.錦鯉熱的冷思考——關于支付寶“中國錦鯉”營銷的傳播符號學分析[J].北方傳媒研究,2018(6):62-63.
[6]梁坤.“錦鯉祈愿”與“日常迷信”——當代青年網絡俗信的傳播社會學考察[J].新聞研究導刊,2018(4):46-47.
[7]甘軻晗.狂歡理論視角下的“轉發(fā)錦鯉”現象的研究[J].傳媒論壇,2018(20):120-121.
[8]陳思.流行語“錦鯉”與社會文化心理[J].文學教育(上),2019(2):131.
[9]梁捷.“錦鯉”背后的社會心理[N].社會科學報,2018-11-8(004).
[10]鄭心儀.公眾號轉發(fā)“錦鯉”營銷背后的人際關系分析[J].科技傳播,2019(1):3-5.
[11]馬瓊燁,張浩哲.從“錦鯉事件”看青年亞文化[J].新聞研究導刊,2019(4):87.
[12]萬曉玥.從“錦鯉”的走紅和泛化看“舊詞新用”[J].文學教育(下),2019(4):41.
[13]吳峰文,左桂榮.“錦鯉”生新義[J].語文建設,2019(1):71.
[14]焦豪,張月遙.“錦鯉”狂歡:互聯(lián)網浪潮下的失序警示[N].社會科學報,2018-11-8(004).
[15]蔣原倫.一切的新文化都是青年亞文化[J].讀書,201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