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 腫瘤科,四川 廣安 638000)
肺癌是現(xiàn)階段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之首,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臨床接診此類病患首選外科手術治療,但多數(shù)患者術后仍需接受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措施,正確有效的術后化療護理服務對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均具有積極意義[1]。本文將選取我院收治的90 例肺癌術后化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區(qū)間2015 年10 月至2018 年2 月),探討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對其自我護理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具體影響情況,以期為提高患者護理質量提供切實參考,現(xiàn)總結如下。
按照隨機方式(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0 例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均分為研究組、對照組(n=45)。研究組中男:女=29:16,平均年齡(63.12±1.17)歲(年齡范圍42-89 歲);對照組中男:女=30:15,平均年齡(63.17±1.20)歲(年齡范圍41-87 歲)。研究組、對照組基礎資料對應各項對比具有臨床可比性(均P>0.05)。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提供常規(guī)護理,如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根據(jù)醫(yī)囑提供各項藥物及配合檢查、積極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等。研究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指導患者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既往習慣、生活狀態(tài)確定固定的排便時間,一般以早餐后為宜,此時胃結腸反射能力最強,定時排便有助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營養(yǎng)吸收、毒素排出;②告知患者每日飲水量不應小于2000 mL,沒軟睡前飲用溫蜂蜜水,日常飲食應清淡易消化,適當進食膳食纖維預防便秘;③鼓勵患者適當運動,以散步、太極等有氧運動為主,運動量、運動幅度應符合機體實際情況,運動過程中需有專人看護,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并配合處理,臥床患者則可于床上行收鼓腹部、提肛等運動;④指導患者自行實施腹部按摩,沿結腸解剖位置向左環(huán)形按摩促進胃腸蠕動;⑤告知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疾病的重要意義,指導其利用音樂、交談、書籍等物品緩解負面情緒,針對疾病及術后化療建設良好的心理情緒;⑥告知患者化療期間飲食注意事項,如食物應富含營養(yǎng)物質、飲食宜低脂、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出現(xiàn)化療相關胃腸道不良反應后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及進食原則,如采用少時多餐進食方案、腹瀉者適當補充電解質及禁食牛奶等;⑦講解戒煙戒酒對化療的重要價值,提高存在上述不良習慣者遵醫(yī)囑戒煙戒酒依從性及積極性;⑧給予必要的健康教育,講解疾病、手術、化療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方案的認知度,有利于促進其遵醫(yī)囑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工作;⑨定期舉辦肺癌相關知識講座,宣講肺癌自我管理概念及意義、肺癌化療不良反應具體癥狀及預防方式等內容,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制作展板等途徑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認知度及自我護理技能掌握程度;⑩強調自我行為管理,每日需實施規(guī)律作息及合理活動,告知生活注意事項,如忌用牙簽及突然猛力噴嚏等行為、三餐前生理鹽水漱口、使用含氟牙膏及軟毛刷清潔口腔等。記錄兩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前后自我護理水平、自我效能感變化情況。
1.2.2 評價標準
①自我護理水平:利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該量表每項評分范圍0-4 分、共43 項評價內容,量表總分172 分,分數(shù)與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②自我效能感:利用中文版癌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hinese-version SUPPH,C-SUPPH)(其中SUPPH 為健康促進策略問卷)評價患者自我效能感,該量表涉及28 個條目,每條目均采用5 級評分法(每項得分1-5 分),量表總分(140 分)越高則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優(yōu)。
兩組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C-SUPPH量表評分結果均屬于計量資料,經表示、t 檢驗,數(shù)據(jù)傳入SPSS 19.0 軟件后顯示P<0.05,提示相關數(shù)據(jù)差異存統(tǒng)計學意義。
經分析可知,兩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前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C-SUPPH 量表評分結果對比P均> 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研究組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C-SUPPH 量表評分評分較護理前顯著提高(P<0.05),對照組護理前后上述量表評分對比P>0.05(如表1)。
表1 兩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C-SUPPH 量表評分情況對比
表1 兩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C-SUPPH 量表評分情況對比
注:*對照組與之對比P<0.05;★護理前與之對比P<0.05。
組別 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 C-SUPPH 量表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45)90.32±14.28132.30±10.23 ★*75.26±6.77113.25±11.14 ★*對照組(n=45)90.51±14.25 90.66±14.26 75.20±6.74 75.28±6.45
外科手術雖屬于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肺癌患者的首選方案,但圍術期化療、放療仍是提高療效及預后的有效措施[2]。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術后仍需接受化療,由于化療療程長,加之患者長期處于帶病生存狀態(tài),因此將對護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難,既往臨床常規(guī)護理僅側重于確保肺癌患者術后順利實施化療,往往未過多關注其飲食、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3]。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化療期間飲食、環(huán)境等因素對肺癌患者療效及預后也將造成一定影響。但有研究顯示,由于我國醫(yī)療資源有限,而肺癌患者多需長期化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自我護理水平,對保障患者護理效果、提高護理質量均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應運而生[4]。自我管理護理干預是現(xiàn)階段臨床推廣的新型護理理念,其主要原則在于通過受教方式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度、自我護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從而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使患者實現(xiàn)自我護理,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患者護理效果、生活質量[5]。本文也已通過分組研究認為,加用自我管理護理干預的研究組護理后自我護理水平、自我效能感均顯著優(yōu)于僅提供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此結論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相符[6]。
綜上,應用自我管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自我效能感,值得今后實際工作中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