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媛鴻 李麗蓉 梁娟
【摘要】目的:探究藻酸鹽銀離子治療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16例,均給予藻酸鹽銀離子治療,分析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治療結局。結果:16例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均治療有效,皮炎愈合時間在5-13天,換藥次數(shù)在3-7次。應用RTOG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皮炎情況,治療前分級與治療后的分級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應用藻酸鹽銀離子治療,皮炎能夠有效愈合,促使患者恢復正常腫瘤治療。
【關鍵詞】藻酸鹽銀離子;Ⅲ度放射性皮炎;腫瘤;RTOG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
放射治療是一種通過射線治療腫瘤的方法,臨床有70%的腫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療,也有40%的癌癥患者通過放射治療可以根治。但是,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患者會造成不良影響,引發(fā)并發(fā)癥。Ⅲ度放射性皮炎是放療并發(fā)癥之一,增加了患者的生理痛苦,影響放療的正常開展。如何減輕Ⅲ度放射性皮炎,促進放療順利進行,一直都是臨床難題之一。本文就2017年6月一2018年12月收治的16例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分析了藻酸鹽銀離子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16例,乳腺癌4例,鼻咽癌4例,下咽癌5例,喉癌3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齡在32-69歲,平均(50.47±5.83)歲?;颊咝詣e、年齡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颊呔鶎ρ芯恐?,自愿參與研究。
1.2方法
治療方法:16名患者換藥均采用棉簽沾蘸生理鹽水清洗皮膚傷口后待干,用藻酸鹽銀離子敷料覆蓋,最后紗布固定。根據(jù)滲液的多少1-2天更換一次敷料,隨著傷口愈合,滲液減少,逐漸延長換藥時間,直至愈合。
1.3觀察指標
16例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的(1)治療有效率,參照患者的皮膚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制定療效標準,顯效:3-5天內(nèi),皮膚創(chuàng)面有明顯肉芽生長,無分泌物,創(chuàng)面逐漸愈合。有效:5-10天內(nèi),皮膚創(chuàng)面有明顯肉芽生長,無分泌物,創(chuàng)面逐漸愈合。無效:10-15天內(nèi),皮膚創(chuàng)面無肉芽生長,有分泌物,創(chuàng)面無愈合傾向。(2)皮炎愈合時間;(3)換藥次數(shù);(4)患者治療前后的皮炎分級:應用RTOG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評估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的皮炎情況,分為5級。0級為基本無變化。Ⅰ級為有淡紅色斑紋,出汗量下降,干性脫皮,有水泡出現(xiàn)。Ⅱ級為皮膚觸碰后疼痛,存在明顯紅斑以及中度水腫。Ⅲ級為除皮膚的褶皺處均有濕性干皮,存在重度水腫。Ⅳ級:發(fā)生潰瘍與出血,有壞死現(xiàn)象。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例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均治療有效(其中治療顯效10例,治療有效6例,總有效率100%),皮炎愈合時間在5-13天,平均(9.3±2.6)天。換藥次數(shù)在3-7次,平均(5±1)。應用RTOG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評估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治療前后的皮炎情況,治療前分級與治療后的分級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放療會導致患者的細胞內(nèi)產(chǎn)生類型不同的過氧化跟自由基R,并且自細胞質、細胞膜、PVA以及酶上進行作用,導致細胞損傷,從而導致患者的放射野皮膚出現(xiàn)水腫、疼痛、破潰、有滲出物等不適癥狀。臨床將這種并發(fā)癥稱為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極大的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阻礙了放療的順利進行。臨床針對放射性皮炎制定了很多處理、預防措施。但是,仍無法避免放射性皮炎的發(fā)生,一旦Ⅲ度放射性皮炎發(fā)生,將導致放療中斷,影響放療效果。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藻酸鹽銀離子治療放射性皮炎Ⅲ度,效果顯著。藻酸鹽銀離子可預防感染,促進皮炎創(chuàng)面愈合,促進肉芽生長,能夠大量且快速的吸收滲液,從而形成凝膠,保護創(chuàng)面以及周圍的正常皮膚。
綜上可知,藻酸鹽銀離子治療放射性皮炎,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