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剛
眾所周知,新聞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它具有提示新聞事實、評價新聞內容、吸引讀者注意、增強傳播效果等作用,在新聞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業(yè)內稱為“題好文一半”。網(wǎng)絡傳播時代,報紙采編人員不斷創(chuàng)新標題制作,吸引讀者的注意,研究者也在多維度探討標題如何出彩,關注紙媒特色。其中從美學角度對新聞標題進行審視是一個新方向,我們擬以2018年評選出來的湖北新聞獎好標題為例,探討其審美特征和美學意蘊。
2018年湖北新聞獎評選出30條好標題,我們從中選取12條,按照簡潔美形象美、新穎美、音韻美、形式美和意境美試作分析。
標題是新聞內容高度凝練概括的產物,精煉簡潔是其重要美學追求。在能夠清楚表達文意的前提下,字數(shù)越少越好。因此好標題要求每個字詞都是“精兵強將”,都能在標題中發(fā)揮作用,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例如湖北日報報道《城護一只蝦蝦好一座城》,這則作品是通訊與消息的組合,說的是潛江注重小龍蝦品質,保護“潛江小龍蝦”品牌,從而帶動城市發(fā)展的事。標題只有10個字,可以說是字字珠璣、言簡意賅。人民長江報報道《將貧瘠帶走把幸福留下——2017年長江委推進范家坪村精準扶貧綜述》,這則標題主題也只有10個字,對仗工整,結合副題,新聞內容一目了然。
另外,這兩個標題從修辭角度講,分別運用了頂真和對偶的手法,文學品位較高。新聞標題要做到簡潔美,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標題上的關鍵詞要準確。所謂關鍵詞,就是能夠概括新聞內容的詞匯,如上面例子中的“貧瘠”和“幸?!?。二是將非關鍵字詞刪除,短標題不僅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利于版面呈現(xiàn)。上面例子中“城護一只蝦”的“蝦”,如果用“小龍蝦”,可能更精準,但閱讀感受會有很大差異。三是抓取新聞核心要素。拎出最生動、最打動人的一一點傳遞給讀者,不必面面俱到。
生動形象是好標題的一個重要特征。一則好標題,往往字數(shù)不多,卻能展現(xiàn)活靈活現(xiàn)的形象,使新聞內容由抽象變具體,由模糊變清晰,散發(fā)出形象美的魅力。因此,具有形象美的標題,能夠最大限度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味覺等感覺器官,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湖北日報作品《他以工匠精神創(chuàng)造30多年“零失誤"(引)焊花飛舞,練就響當當一個“鐵裁縫"(主)》,主題用“鐵裁縫"形象勾勒出主人公電焊工的身份,通過耳熟能詳?shù)摹安每p”說明電焊工作,便于讀者理解。再如長江日報作品《有人怪它沒擋住沙塵暴有人說它擋風不利吹散霧疆(引)三北防護林不當這個“背鍋俠”(主)》,新聞標題的意思是三北防護林與沙塵暴和霧霾沒有直接關系,但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用流行語“背鍋俠"來表達,顯得生動形象,讓人忍俊不禁。文章的態(tài)度也躍然紙上。
要創(chuàng)作出具備形象美的新聞標題,首先,要學會運用形象思維。只有抓住形象和畫面,才能讓標題生動感人。其次,可以適當運用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方法,軟化硬詞語,拉近讀者的距離。
根據(jù)科學研究,大腦在接收、處理新信息時,大腦皮層的神經元容易進人興奮狀態(tài)。對讀者而言,新事物、新表達才能吸引眼球。由此可見,標題新穎與否直接關乎傳播效果,所以新穎美是新聞標題的重要美學特征。例如武漢晚報報道《有種捷報叫“節(jié)節(jié)敗退”:前年第12,去年第17,今年一季度急跌17名(引)全國“堵城”排名武漢退居第34位(主)》,在常規(guī)認知中,“節(jié)節(jié)敗退”是負面語言,但用來表現(xiàn)“捷報",出現(xiàn)了反差,吸引讀者看個究竟。原來是在擁堵城市排名方面,武漢逐漸靠后,說明城市的暢通指數(shù)提升了,所以稱之為“捷報”。又如該報另一則報道《身份證被人盜用注冊200萬的公司(引)申請低保遇難題“百萬富翁"盼“脫富"(主)》,這篇新聞標題也是逆常識而動。常識是“脫貧”,標題卻是“脫富",因為這名“百萬富翁”名不符實,所以加上引號。當事人因為身份證被人盜用并注冊200萬元的公司,被動成為“百萬富翁"。標題拎出矛盾沖突點,新穎別致,吸引讀者眼球。
新穎是好標題的基本要素,新穎美也是新聞標題的美學追求。在新聞實踐中,一方面要把握新事物新現(xiàn)象新動向,也就是內容具有新鮮性。制作標題時把最新鮮的元素展示出來,如“百萬富翁”盼“脫富”。另一方面,新聞標題的語言要新穎。“有種捷報叫‘節(jié)節(jié)敗退”,就是反其義而用之,利用褒貶詞轉化,達到新穎傳神的效果。
許多人在看報時有默讀的習慣。漢字聲音的表義性是漢語言文字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在制作新聞標題時,從聲、韻、調方面進行恰當?shù)奶幚?,可使新聞標題朗朗上口,體現(xiàn)出一種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美感。這就是音韻美。湖北日報作品《托育市場“發(fā)育不良”“人托無門”急壞爹娘(引)我國嬰幼兒人托率僅為4.1%(主)》,這則標題的引題字數(shù)相同,且合轍押韻,讀起來很有節(jié)奏感,較好體現(xiàn)音韻美的特點。三峽日報報道《洄游億年,“鱘”找中華之源》,這里的“鱘”是指中華鱘,是我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是1.4億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鱘”正好與“尋”同音,編輯巧妙地運用同音字,讓“鱘”字承擔主語和謂語功能。讀者讀到這里心領神會,還可品味一番。
由此可見,通過對漢字語音的巧妙運用,可以賦予標題抑揚頓挫和朗朗上口的韻律美感,從而提升標題的美學品位。
報紙標題的一一個特質是通過版面呈現(xiàn)出來,因此形式美是重要審美特征。好的語言結構,或用詞工整,或錯落有致,能夠為新聞標題增色。襄陽日報報道《襄陽諾立信:好纜耐得“千度火”守信勝過“百萬金”》,主題對仗,句式結構相同,讀來節(jié)奏一致,“千度火”和“百萬金”也比較工整,讓人過目不忘。湖北日報報道《上任滿月重重令不盡怨聲滾滾來(引)美國多地集會抗議新政府移民政策(主)》這則標題的引題讓人感覺有點熟悉,原來編輯化用了杜甫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達到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效果。而且疊字的運用,彰顯語言氣勢,富有表現(xiàn)力。
要達到新聞標題形式美的審美特征,一是運用對仗、排比等修辭方法。對仗能讓句式整齊勻稱,讀起來鏗鏘有力;排比能讓標題語勢強勁,富有感染力。二是套用讀者熟悉的經典句式。比如詩詞歌詞、流行語等讀者熟悉的語言元素,在標題制作時合理運用,既能出新出彩,又能貼近讀者。
意境是我國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充分體現(xiàn)情與景意與境的統(tǒng)一。在新聞標題中,如果能夠創(chuàng)造出意境,不僅有助于新聞內容的表達和傳播,還能像古典詩詞一樣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帶給讀者意境美的享受。楚天都市報作品《漢韻生情繁華夢里覓繁華;煙波流金知音號上遇知音(引)漂移式實景劇《知音號》閃耀長江主軸(主)》,這則標題的引題如同對聯(lián),不但對仗工整,還有韻律之美——“繁華”和“知音”的重復運用,讓人擊節(jié)嘆賞。關鍵是通過標題,可以感受煙波浩渺的長江之上,知音號游輪上演穿越劇,帶觀眾領略老漢口風情...情景交融,意境頓生。孝感日報作品《托舉“蛟龍”人海助推“天舟”飛天(引)萬山特車屢屢助力打造國之重器(主)》,蛟龍?zhí)柵c天舟一號是兩大國之重器,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孝感一家企業(yè)生產的平板運輸車助力特殊物資轉運,標題中的“人海"和“飛天"既與國之重器的運行環(huán)境吻合,又展現(xiàn)中國發(fā)展的豪邁氣勢,情意結合,富有感染力。
意境美是一個比較高的美學追求,不但對情、景、境都有特殊要求,還要求語言生動、文字優(yōu)美。在標題制作實踐中,要充分挖掘稿件內涵,抓取能夠營造、指代美好意境事物、場景,形象、傳神地表達新聞內容,才能不斷提高標題的藝術品位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