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澤仁
南行,預先請阿克吉麥占卜過了,是一場美好的賜福,只等上路。
與潘敏同行至蓉城,掠過幾道山巒,幾灣逝水就抵達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也在這時剛剛頓住。潘敏將我安全地放在蓉城的馬路邊上之后,不安地離去了,仿佛這暫別是一次遺棄。我只身陷入了城市的喧響與迷茫。來往的人、縱橫的路和路上疾馳的車,是一場隔世歲月,恍然眼前。我穿過一條又一條街道,尋一位面善的路人,打聽通往南寧的第一處棲宿地——致遠客棧。一位穿白衣長裙的女孩指給我她身后幾步之遙的致遠時,天邊的夕陽像一個熟透的橘子,映照我們的笑容。
南寧,紅豆的故鄉(xiāng)。一半筑造房屋,一半種滿花樹。朱槿花、木棉花、紫薇花、紫荊花、鳳凰花……姹紫嫣紅勝過灼熱的心房,“草經(jīng)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且經(jīng)年無雪。
這趟行程將在一輛大巴車上,緩慢形成。同行的人,都是寫字的人,他們看花的眼神透著柔光。我找了最后一排位置與我的行李并排落座,如此寧靜,什么話也不用講起,哪怕車窗外的花樹上歇滿了各色蝴蝶,也不用為它們重重的美妙發(fā)出贊嘆。最前排有一位古典裝束、大眼長發(fā)的女子起身朝我輕喚:來,一起坐。我微笑,對陌生的人遲疑不決。她一只手扶住座位靠背,騰出另一只手輕聲召喚我:來。我就依從地坐到了她的身邊。她單薄,潔凈。我們從她手機里的一朵睡蓮說起,它長在她庭院的碧池里,晝舒夜卷。它的花瓣制茶,芳香四溢,令人難以抗拒。她的庭院在樂山大佛的腳邊,大佛在她的著作里被定為《最后的大佛》,她叫徐杉。無話可說的時候,我們會一同解下腕上佛珠,逐顆捻動,像車輪碾過路面一樣細致而漫長。斜陽向晚,車泊在了南寧市一處靜謐開闊的賓館門口,一位皮膚白皙、佛陀面容的比丘尼來迎徐杉。她說,備了素齋宴請徐杉以及與徐杉同行的我們。步入“愛蓮說”,儼如步入了漢地佛堂,佛音繞梁,人心頓覺清新素雅。“愛蓮說”是一家素齋餐館,只度善緣,不求盈利。比丘尼在一張闊達的圓桌邊靜待我們到來,圍坐。徐杉將我們逐一地介紹與比丘尼認識,她點頭致意,仿佛早已熟識。其間,桌上已擺滿各色素食,顏色鮮亮,像一場花事。比丘尼雙手合十說,請大家用一餐素齋,愿處處結(jié)善緣!話落口,此行已被加持。比丘尼佛語禪心,典雅如水,素養(yǎng)著她身后壁上盛開的一枝蓮,蓮上小楷書: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南寧的夜空過于高遠,歇宿前,我憑窗凝視天光良久,一顆星星也沒有。鬢角不時滲下來絲絲淺汗,就了解了炎熱的炎字,是兩重火在炙烤。躺在潔凈陌生的棉被中,靜靜地走進《雪國》,夢也清涼略帶哀傷。
巴馬長壽村,在閩粵交會處。人稱,人瑞圣地。
長壽村有數(shù)位老人已年過百歲,他們守護、耕種著“八山一水一分田”。許多年輕人都走出山去了,山外的人卻不斷地涌進來,如我們這般。車行駛到村口就停住了,同行的人三三兩兩走過一條白色的小河,河邊有村里的婦人撐了傘賣野葡萄,它們一串串緊密相連,像眼,諦視著塵緣。婦人們賣葡萄,也指路。順著她們的指頭,我們走進了村里的祠堂,它深藏在一塊豐茂的玉米地里。祠堂香火鼎盛,幾盞風扇輪番渙散著煙霧,我坐在底處受涼,環(huán)顧墨黑的祠堂,紅紅的火燭延續(xù)著老人們的壽數(shù)。燭照中,我看到眼前所有的面容都在緩慢輪回,隱退。祠堂外,有一條山路,越過它,還有一條小河,渡過它,就到達長壽老人家里了。他們的家門若商鋪,敞開著。我們不必屈指叩門,就能見著老人,著樸素的青布長衫,像舊事一件,被游人一再重提。他們圍在老人的前后左右拍照留影,老人面目慈善,只顧溫和微笑。拍照的人群排了長隊,如日頭一樣觀照。我本以為,老人們在田間除草抑或在一棵樹下?lián)u著蒲扇乘涼,怡然自得。他們安享天年,我們在不遠處只看看就走。眼前,我不免輕嘆,他們被打擾了,還有這片土地。
巴馬山間,居住著藍靛瑤。他們穿著用藍靛染成的衣物,以種植馬藍制靛為生。我們?nèi)サ臅r候趕上了他們農(nóng)閑時的歌舞表演。幾位清瘦樸質(zhì)的姑娘站在一塊壩子中間,兩人一組跳著對腳舞,反復幾個動作,搭配山歌。山歌調(diào)式簡潔,像是在相互傾訴一段不深不淺的情事。一曲完畢,她們從懷中取出繡球朝四方的客人拋去??腿藗兗娂娗叭ソ永C球,有失落,也有短暫的歡愉。我無意得到,卻有一枚繡球穿過人叢,滾落到我的腳邊。我躬身拾起,撣去塵土,輕觸它周身綴滿的粉色珠子。抬頭,一位同行的詩人在不遠處對著繡球含笑觀望。既是繡球,不便再拋去,便抱歉地放入包中做留念。舞蹈完畢有人高聲吆喝,小香豬賽跑咯!巴馬小香豬品質(zhì)珍貴稀有,被譽為“名門貴族”。上桌是特色,放在地上能競技,游客紛紛押注??谏诼曧懀恍∠阖i從關(guān)圈里涌出,在各自的跑道上循規(guī)蹈矩地朝終點使勁奔去。跑道上方一排青澀葫蘆從竹架上垂下。沒有風,它們無動于衷。走下山,是一座碧綠的小島,渡船去車上,又是一程。
百魔洞,在巴馬縣甲篆鄉(xiāng),是天然氧吧。這個小鄉(xiāng)村聚集著許多外來人,因此,它有了集市般的鬧騰。這里的人稱這些外來人為候鳥人,他們長期住在洞外的村落里,休養(yǎng)生息。候鳥人這個稱謂,讓我聯(lián)想到他們有著一身羽毛,或行走,或振翅就能飛走。我見著他們時,他們平凡模樣,散漫地從洞中打水出來。百魔洞隨一條小徑深入,一路潮濕。洞底股股清泉注滿深淺之潭,淺處宜蹚足,深處可泛舟。隨著光線越來越暗淡,便越來越寧靜,能聽到水滴聲,偶然也滴落在行人的額頭、肩頭,是一次清涼地問候。洞中有天造地設(shè)的石鐘乳群,它們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這方擱淺已久。緊隨導游身后,她如洞中的精靈,用手中的燈點亮每一處故事:彌勒佛,在暗處歡喜;圣誕老人越洋來此處歇息,身后備了一口袋禮物;萬馬奔騰,在壁上穿行;還有各路神仙齊聚,他們在人間憂歡。再行走,眼前豁然展開一片植物林園,原來這個洞開著一扇天窗。天窗外可仰望得到一條曲折小路,攀沿而上,便是高山瑤寨。只顧仰望,迎面一塊巨石攔在路中,通過需要繞行。導游說,這塊石頭形似一朵靈芝,只是邊沿缺失了一塊。我正嘆它如此逼真,導游又把手指向了我們背面不遠處的石壁,說,這塊靈芝是觀音菩薩的靈物,菩薩為搭救一只重傷的孔雀,顯靈,帶了童子隨從,取下一塊靈芝,為孔雀療傷。我們隨處望去,觀音手持寶瓶,邊上隨了一名童子,一只孔雀在他們面前展開了千瘡百孔的金翠答謝恩情??赐?,我竟?jié)M目熱淚,與洞中的水滴一起冷暖落下。我仿佛就是那只受傷的孔雀,滿懷感恩之情,卻無力展開我的千瘡百孔……
百鳥巖,水波洞天。巖岸,青山翠巒、綠竹田疇。一幽碧湖相隔,湖邊盞盞小船停泊。導游是一群年輕的瑤族姑娘,她們身著紅白相間的民族衣裙,頸項和腰間佩戴著閃亮的銀飾薄片,行走,像清風拂過湖面漾動的粼粼波光,帶著咝咝嗓嗓的聲響。她們迎來送往一撥又一撥渡船的游人。我立在湖邊,看著湖面上的船兒葉片一樣朝著百鳥巖漂遠,內(nèi)心只想??吭诎叮辉缸哌h。同行的人一個個頂著烈日渡船去了,我留在湖邊等他們歸來。開車的師傅叫邇熱,是巴馬人。他篤實溫厚,這一路總是默然不語。見我留在湖邊,便走近與我攀談,四川是個好地方,富有,容易生存。我回話,巴馬也好呢,風光秀美,氣候宜人。他放眼遠天,意味深長地說,只怕大氣候影響,留不住這些烏兒,也就留不住人了。說完,他彎曲手指去順額前的頭發(fā)。白發(fā)多于黑發(fā),這個年紀是有愁緒的。岸邊有了一絲涼風,邇熱引領(lǐng)我沿著湖岸的圍欄邊信步走走,在一棵粗壯的樹杈間,我看到了幾枚碩大的橢圓形青果子。邇熱說,它叫“頻那挲”,有游人認出它時都會駭怪地喊它:波羅蜜!如此意外的遇見,我伸手去觸摸它時,同行的人已回到岸上,朝我們走來。詩人木帕一臉喜色朝我說,百鳥巖值得一看,你該去的。邇熱說,波羅蜜即到達彼岸。
七月二十六日,穿過南寧的芒果集市,一條街從頭到尾的金燦燦。買回一箱子,整個車內(nèi)都是芒果怡人的香氣。開車的師傅說,吃一個南寧的金芒果,當吃一只香豬,它太多肉了。難怪,我提它,那么沉。返回了,同行的人在機場依依作別,依依離去了。徐杉也被她的家人接走了,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有了些許不舍。我獨自尋得返回致遠的路,卻尋不得回家的路了。同行作家彭家河是從百度里找到我的,他又在百度里為我導航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