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生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載體,在古代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文言文能夠讓學生了解古代的文化,了解古代漢字的發(fā)展歷程,為學生的古詩詞鑒賞做好鋪墊。但在實際的文言文教學中,由于文言文與學生的生活沒有太多的直接聯(lián)系,因此對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晦澀難懂,且文言文中大量運用典故,增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而教師在講解文言文時往往是對文章進行一字一句的講解,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難以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領略到文言文的美。
1.教學模式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活動主動權往往掌握在教師手中。在課前,教師要求學生通讀全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找到不認識的字并進行注音,并查找不理解的字詞的注釋,大概把握文章的結構。通過這種預習手段,便于學生在課上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常常處于被動的地位,接受填鴨式的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2.缺乏明確目標
在實際的文言文教學中,由于文言文內(nèi)容較為枯燥,學生在閱讀時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學生常常對文言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斥情緒。許多學生不能夠明確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同時也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雖然今天的漢語是由古代的漢語不斷傳承而來的,但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之間的關系,明確學習文言文的意義,讓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
3.忽略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在文言文課堂上需要將文言文中的字詞句的學習與閱讀有機結合,在文言文的字詞句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式,并通過自己的方式領略文言文的魅力。但現(xiàn)今的文言文課堂通常是教師時刻不斷地講解,學生沒有充足的思考時間,導致學生跳過閱讀步驟,直接分析字詞句。這種教學模式不重視學生的價值觀培養(yǎng),難以讓學生體會文言文的深層次含義。
1.轉(zhuǎn)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文言文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一個較大的誤區(qū),即教師認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記住知識點與考點,而不注重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因此,教師需要從根本上轉(zhuǎn)變這一錯誤觀念。良好的教學模式應當是在教會學生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學會舉一反三,通過已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傊?,在面對學生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等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模式與策略。例如在講解《捕蛇者說》時,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劃分成幾大模塊分配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內(nèi)容逐條學習知識點,對于文中的特殊句式與字詞可以讓小組成員進行講解,并讓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補充。最終由教師與學生共同評選出表現(xiàn)最佳的團體與個人,給予適當?shù)莫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故事打動學生
在歷史長河中,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有趣的小故事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在初中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選取于《左傳》《史記》等史書,而這些課文所記載的事件均擁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因此,在講解這些課文時需要教師將其歷史背景與人物關系等基本情況告知學生,但同時也需要設置一定的懸念,便于在正式講解課文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共同在課文中探索答案。例如,在講解《陳情表》時,可以預先將作者的經(jīng)歷以及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進行描述,讓學生在對文章的背景有一定了解后,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甚至對其他相關的文章產(chǎn)生興趣。
3.情感共鳴,感受文言文魅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到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大大提升。例如在學習《記承天寺夜游》時,教師可以先講解作者當時的境遇與歷史大背景,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孤獨與不得志的郁憤心理,為整個講解過程奠定感情基礎,讓學生領略文言文的魅力,產(chǎn)生情感共鳴。
總之,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階段。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文言文的魅力,在懷揣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為之后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作者通聯(lián):甘肅天水市武山縣鴛鴦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