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zhèn)
【摘要】目的:觀察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分為對照組(40例:激素抗炎治療)與實驗組(40例:三聯抗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持續(xù)給藥12個月后疾病控制率(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三聯抗菌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激素抗炎治療效果。
【關鍵詞】三聯抗菌;激素抗炎;漿細胞性乳腺炎
【中圖分類號】R821.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89-01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發(fā)生與導管排泄障礙、異常激素刺激以及漿細胞炎癥反應具有密切的聯系,在綜合因素的影響下乳腺導管內脂肪堆積、外溢,致使相鄰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致使?jié){細胞發(fā)生炎癥浸潤,該病目前臨床治療包括手術治療以及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對患者乳房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40例給予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與40例給予三聯抗菌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按照是否行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分為對照組(激素抗炎治療)與實驗組(三聯抗菌治療),實驗組4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3歲至58歲,中位年齡在(40.12±1.22)歲,病程在8天至2年,平均病程在(1.04±0.12)年?;橐鰻顟B(tài):有30例為已婚,有10例為未婚。對照組4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3歲至58歲,中位年齡在(40.11±1.21)歲,病程在8天至2年,平均病程在(1.01±0.11)年?;橐鰻顟B(tài):有28例為已婚,有12例為未婚。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各方面資料數值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不具有可對比性,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本次研究參考我國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乳腺外科制定的漿細胞性乳腺炎臨床診斷標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年后行病理學檢查,醫(yī)師結合患者病理學檢查結果以及患者臨床癥狀均判斷患者符合漿細胞性乳腺炎臨床診斷標準。醫(yī)護人員在告知患者、患者家屬臨床診斷結果、本次研究目的、內容,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屬、醫(yī)院倫理會同意后實施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參與本次研究前使用其他治療性藥物患者。(2)排除臨床診療用藥依從性低的患者。(3)排除合并全身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患者。(4)排除臨床診療資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異煙肼(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699)、利福平(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677)、乙胺丁醇(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349)等抗菌藥,異煙肼患者每日給藥一次,每次口服100 mg;利福平患者每日給藥一次,每次口服給藥0.3g;乙胺丁醇患者每日給藥一次,每次口服給藥0.25g。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廣譜抗生素聯合甲潑尼龍(PFIZERITALIAS.R.L.,國藥準字:H20110064)治療,甲潑尼龍患者每日誒要一次,每次口服給藥6mg。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持續(xù)治療12個月后入院復診,顯效:患者持續(xù)治療12個月后乳房疼痛、溢液等癥狀均消失,竇道愈合且腫塊完全消失,患側乳房皮膚顏色完全恢復狀態(tài)。有效:患者持續(xù)治療12個月后乳房疼痛、溢液等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竇道愈合相對較高,腫塊體積明顯縮小,患側乳房皮膚顏色接近正常狀態(tài)。無效未達有效標準或復發(fā)。疾病控制率等于顯效率與有效率的和。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結果相關數據使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處理,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數數據用χ2檢驗,P值低于0.05表示各項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單位時間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治療12個月后有1例患者復發(fā),對照組有5例患者復發(fā),實驗組患者治療12個月無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3 討論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發(fā)生與乳腺肉芽組織、漿細胞阻塞導管,致使乳腺導管擴張有關,乳腺導管組織擴張可對乳腺導管周圍正常組織造成一定的壓迫,從而損傷乳腺導管周圍正常組織生理形態(tài),影響乳腺導管周圍組織細胞功能,致使乳腺導管周圍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以致患者出現乳房疼痛、乳頭溢液等非細菌炎性癥狀[2]。一般情況下由于人體具有自愈功能,乳腺導管內肉芽組織、漿細胞排空后可于導管內部生成竇道組織,竇道愈合難度較大,外科手術治療,主要采取切除乳腺病灶組織的治療手段,手術治療可從根本上解除致病病因,但是手術切除范圍較大,可影響患者乳腺生理完整性,甚至可致使患者喪失哺乳能力,因此探究藥物保守治療,對保留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哺乳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3]。激素抗炎治療即采用甲潑尼龍治療,甲潑尼龍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給藥后可與機體細胞內酶蛋白進行結合,具有抗炎的作用。三聯抗菌治療與激素治療相比,在緩解患者軀體炎癥,促進乳腺導管周圍組織吸收炎癥抑制的同時,對機體細胞免疫反應具有抑制作用[4]。
本次研究顯示采用常規(guī)激素抗炎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12個月后疾病控制率明顯低于三聯抗菌治療的實驗組,綜上所述,對于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三聯抗菌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施瑩瑩.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12(18):32-34.
[2] 許偉.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比較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2):2342.
[3] 李莉,曹勇.三聯抗菌與激素抗炎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比較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8,24(21):137-138.
[4] 趙美峰.疏肝健脾解毒方聯合三聯抗菌療法治療漿細胞性乳腺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17):1875-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