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巧蓮
摘 要 閱讀教學課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它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林斯基說過:“十年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可見,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問題,也是語文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 語文教學;閱讀質量;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3-0071-01
語文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閱讀和表達??梢哉f,閱讀能力的高低,它反映著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高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科教學的基礎,應引起重視。它既是對學生識字熟練程度的檢測,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讓學生喜歡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共同追求。閱讀教學是一種特殊的閱讀活動,它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是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再創(chuàng)造的心理過程。要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閱讀是關鍵。如何在新課標的形勢下,提高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就目前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個性
首先,要尊重學生,提倡自主開放性閱讀。教師不給學生規(guī)定該讀什么不該讀什么,而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因為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愛好是不同的。他們有的喜歡閱讀小說、戲劇,有的喜歡散文、詩歌。只要學生有興趣愛好,教師就應大力鼓勵,要尊重學生的閱讀趣味。只要有了閱讀興趣,他們就能盡情放任閱讀。其次,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感悟是個性閱讀的靈魂,是在已有知識結構、情感體現(xiàn)、智力水平的基礎上對作品的感知和領悟。在教學中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使學生在同一篇作品中看到不同的內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最后,鼓勵質疑,弘揚閱讀個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有個性,關鍵在于老師是否提供了"個性"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不要滿足于現(xiàn)成的答案,而是通過閱讀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自由、愉悅的閱讀情境
只有讓學生擁有一份自然、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心情,才會使學生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必須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多媒體就具有畫面的逼真性、情節(jié)的趣味性和色彩的生動性,能把聲音、色彩、圖像、文字、動畫有機結合起來,活化教學內容,甚至將閱讀運用到新穎別致的娛樂形式中,發(fā)揮寓教于樂的學習優(yōu)勢,使枯燥的閱讀教學變得輕松、愉快、自由。
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
愛因斯坦說:"不管時代潮流和社會風尚如何,人總是要憑自己高尚的品質.超過時代和社會,走自己的路。"語文教學就是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語文教學內容中包含著生動豐富的文字美、變化有致的結構美、動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梢哉f閱讀教學和審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有文字就有美學,文因美存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多方面人手對學生進行審美素質的培養(yǎng)。
(一)在讀中生情,感悟審美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過朗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朗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xiàn)于學生的面前,喚起學生的想像,激發(fā)學生情感當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產生共鳴,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從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剖析形象,感受美好情懷
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對人物形象、心理、語言、行動描寫,初步去欣賞文學作品中優(yōu)美、精辟語句的深刻含義,新穎巧妙的表達方法以及和諧優(yōu)美的韻昧。一個感人的形象,可以激發(fā)起千百萬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個丑惡的形象,能讓千百萬人痛斥丑惡、憎恨虛假。形象越鮮明,對學生思想影響就越強烈、越深刻。教師要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味人物的心靈美和社會美,樹立正確審美觀,進而追求美,創(chuàng)造出語文教學的美好成果,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應通過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們愛上讀書,養(yǎng)成自己找書讀,多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學會閱讀時在書上勾點圈畫等批注的使用方法,養(yǎng)成閱讀后做小練筆,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細微處入手,要在堅持不懈的反復練習中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有周密的考慮和科學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閱讀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表達自我、與世界溝通交流的過程,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感受、體驗、交流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