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燕
有一次,兒子的同學冠宇來我家玩。他媽媽來接他時,他跟媽媽說希望明天還來我家玩。冠宇媽媽說:“那你說三個理由,如果合理就答應你?!惫谟钕肓讼胝f:“一是現(xiàn)在學習任務沒那么重,可以一起玩;二是我和達達一起學習很開心,有利于共同進步;三是反正媽媽剛好下午有事, 可以不用趕著點來接我?!?/p>
這三個理由,分別從學校、自己、媽媽的角度說明,有理有據(jù)。不出所料,冠宇媽媽同意了兒子的要求。
我很好奇地問冠宇媽媽:“你家一直有這個習慣嗎?”冠宇媽媽告訴我,針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合理一般都會采納,但孩子必須說出三個理由,為什么呢?這樣孩子可以去深入思考,從自己、從對方角度想問題,養(yǎng)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包括報興趣班、去哪里玩,都是這樣要求的。
聽了冠宇媽媽的話,回想冠宇和達達在玩積木過程中的表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他確實很有想法,總能提出新點子。
兩人一起用積木搭建房子,玩得不亦樂乎。第一次,他們用四個正方形積木塊固定平衡搭建成房子。完成后,冠宇說“我們再來試試用圓柱體固定房子結構”,結果證明是可以的;最后一次是用長方形當柱子,當然也是可以的。接著,冠宇還分別用三角形、梯形的積木來試,發(fā)現(xiàn)不可行。
一個8歲的孩子能這樣去想、去做,顯然是已經(jīng)有了良好的思考習慣和積極的行動力,贊賞之余,我決定在生活中也試著這樣教育兒子。
有一次,5歲的小寶要我抱他去上學。以往我會拒絕,但我想了想說:“如果你能說出三個理由并且能說服我,我就抱你一百米?!边@樣既滿足了他的要求,也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小寶想了想說:“抱我,媽媽就可以減肥變瘦;我很愛媽媽,媽媽抱我我會覺得很幸?!钡谌齻€理由,他想了好久,最后唱了一句“愛我你就抱抱我”。這樣的萌娃誰不心軟呢?聽到這里,我一把把他抱了起來,小寶在我懷里咯咯直笑。
有一次,我跟孩子們說好了第二天早上帶他們?nèi)タ系禄栽绮?,可后來爸爸帶大寶一起出去辦事。我問小寶,這種情況哥哥怎么樣既能夠吃到美味的早餐,又可以和爸爸一起出去呢?小寶想了想說:一是打包回家;二是自己先下去吃,在餐廳等爸爸;三是和爸爸一起下去吃。解決一個問題就有三個不同的方法,看來小朋友的智慧真是超出我們的想象。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