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吃飯,自然是人人都會的。小娃娃來到人間,不用人教,便會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吸吮乳汁。人生的第一餐,是飽腹,也是母親與兒女間最初的親密接觸。驟然間,母親的那份愛,從模糊的、社會認知所給予的天性,變成了因面對面、心貼心而產(chǎn)生的責任,并就此貫穿一生??梢?,吃飯是我們作為生物體生存的必需條件,也是人類這種高級靈長類動物在精神上獲得尊重、肯定與愛的重要途徑。
但人長大之后,可能是覺得日復一日,餐復一餐的吃飯?zhí)^無聊,又或者是因為這個世界能夠吸引我們的有趣的事物太多,我們逐漸地不那么重視吃飯了。上學怕遲到,路上買個燒餅夾火腿,一邊走一邊吃,三口兩口將其咽下。工作太忙,錯過了飯點兒,直到餓得前心貼后背才用手機點個快餐。飯來了,一邊吃一邊接著干活兒。等飯吃完了,至于這頓飯用了什么食材,味道如何,甚至吃的是什么,用餐者都回憶不起來。生活中還有不少人,并不太趕時間,吃飯的環(huán)境也很舒適,所吃的飯菜色香味俱佳,營養(yǎng)也不差,但偏偏不愿意好好享受就餐過程。入廚者辛苦一個多小時做出來的飯菜,他們邊看手機,邊機械地將食物放進口中,幾分鐘便解決“戰(zhàn)斗”。
用心吃飯,好好吃飯,是一件非常順其自然的事情,但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似乎變得有些困難。我們忙碌的,需要分秒必爭的生活,真的不能滿足一次安靜的用餐嗎?我們追求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的過程中,真的不能為吃飯多留出一些時間和空間嗎?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認真咀嚼一口新出鍋的白米飯,你能切實感受到“越嚼越香”四個字的真實含義。碳水化合物通過口腔的機械作用和唾液蛋白酶的化學作用被分解,足以讓人感受到難以用文字具體描述的“香”和“甜”。一塊半筋半瘦的燉牛肉,被西紅柿、洋蔥、胡蘿卜、紅酒的香氣從內(nèi)浸到外,入口之后汁水充溢口腔,有脂肪、蛋白質特有的醇香,也有若干種植物的獨特香氣,回味還有尚未充分散發(fā)的酒精的甜味兒。它們已經(jīng)被燉得足夠軟爛,但筋還在,咬勁兒還在。上下頜發(fā)力,牙齒做功,牛肉纖維斷裂,這種由觸覺、嗅覺、味覺構成的多重美味體驗,非得要細心品嘗方能體會。水靈靈的青菜的美感是另外一個流派。它們青翠欲滴,滿是太陽的味道,在蔥、蒜、辣椒、花椒等調(diào)味料的幫襯下,能煥發(fā)迥異的光彩。蔬菜纖維多,要多咀嚼一會兒。慢慢的,菜軟了,筋斷了,香味散發(fā),頓時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用心吃飯,就是幸福的一種模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