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英
摘 要:從前的語文教學過度的偏重于對文化知識的教育,但是現(xiàn)在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轉變教學方式,要注重對學生們閱讀的培養(yǎng)。但是不少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喜歡采取比較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而且學生們在閱讀學習中也會感到枯燥無味,所以,要對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本文就來論述一下,小學閱讀教學中如何實踐和如何創(chuàng)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和創(chuàng)新
學校學習的東西,在社會上總能夠發(fā)揮作用,就拿閱讀來說吧,較高的閱讀能力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們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最好時期,所以小學教師要抓住機會,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來轉換教學風格,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們的閱讀效率。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1閱讀的內容質量低下
為了滿足當前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閱讀進行了創(chuàng)新。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對智能產(chǎn)品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尤其是一些內容質量低下的網(wǎng)絡小說,價格便宜并且通俗易懂,所以流傳的速度飛快,嚴重沖擊著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發(fā)展。這樣長期以來小學生接觸到的作品大多數(shù)內容質量基本都過于低下,況且小學生處于智力不成熟階段,那么他們受到這種作品的影響將會很大,不僅僅是沉迷小說,更產(chǎn)生錯誤的三觀。
1.2閱讀的內容枯燥,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
雖然說小學語文教育在很多教師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在取得這些成就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很多小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自主性,教師不逼他們,他們就不去學習,說到底學生們對閱讀學習提不起來興趣,長期以來語文小學閱讀教學效率就無法提高。因此需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學習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在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我國現(xiàn)在還有好多地方在用老課本上課,老課本里面的內容非常單一,課本里面不涉及師生互動,不涉及課堂小游戲,一昧的讓學生們接受知識,學生們就會缺少想法,使課堂沒有生機,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提不起來
1.3閱讀方法不合理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傳統(tǒng)教學方式總是給人斷章取義的感覺,教師們喜歡把文章分段來分析,這樣就會忽視文章的整體內容,不利于學生們閱讀的情感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替學生們思考與分析,學生們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xiàn),教師總是把一篇文章的內容硬生生的灌輸給學生,長期以來容易影響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能力。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總是墨守成規(guī),那么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1.4教學目標模糊、有偏差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分注重完成教學與應試任務,閱讀都是為了考試,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是為了考試,無法更好的體現(xiàn)閱讀的益處。新課標要求學生們獨立學習,但是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讓學生們自主閱讀但是討論做題,這種教學方式時間一長也會影響教學效率。
1.5前沿教學模式流于表面
當前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如火如荼,很多學校都會要求教師利用最前沿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但是這些教師對前沿的教學理念掌握有限,他們的實踐經(jīng)驗不足,導致前沿教學的作用不能充分的發(fā)揮,前沿教學模式流于表面。教師們往往在追求前沿教學中忽視學生們的想法,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們缺乏相應的學習動力,并且無法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策略
2.1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緊張進行灌輸式教育,讓學生自己對文章進行分析。比如教師在講《坐井觀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小游戲,再比如在講到《父親,樹林和鳥》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和本文相關的小視頻,之后再讓學生們自行選段進行朗誦并講解,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剛好處于貪玩的年紀,為了讓學生們對學習有足夠的投入力度,教師就得采取適當?shù)姆椒▉砑て饘W習興趣。
2.2創(chuàng)新閱讀引導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學生們學習中遇到難題時給予引導,以此來讓學生們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提高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有大體的把握,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閱讀中的重難點。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時候,引導學生去找文章的線索,去感受小女孩的情感變化與天氣變化之間的關系。教給學生們閱讀方法,讓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因材施教,彰顯個性化閱讀
小學生在閱讀中以為存在著個體水平的差異,他們選擇的閱讀方式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指導方式,以此來展現(xiàn)個性化。閱讀不應該太過于局限,要結合學生們的閱讀需求,給學生們制定合理的閱讀方法,給學生們合理的閱讀建議。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頻繁與學生們互動,以此來觀察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短板,也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2.4通過教學劇演出,讓學生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材里面的內容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適當?shù)倪M行創(chuàng)新,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對文章的表演來學習文章。在講到《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因為文章中有多個角色,并且文章還是比較長的,這個時候教師就不能再采取分角色朗讀課文了,教師應該給出新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分角色表演,把這篇課文編排成教學劇,就如同電視劇中的人物一樣,一個學生一個角色,表演的時候脫離課本,盡量做到脫稿表演。表演一篇文章,不僅僅培養(yǎng)了學生背誦文章的能力,文章的表演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很多人相互配合的結果,由此看來,文章的表演也塑造著學生們的合作精神。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在學習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下更大的功夫,給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讓學生們在小學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盛.探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J].考試周刊,2015(A2):51.
[2]高萍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J].科普童話,2014(40):68.
[3]葉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知音勵志,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