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瑋
摘要:在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愛爾蘭地區(qū),春播至于他們尤其重要,其關乎著他們會在今后的一段生活中過著怎樣的一種日子。但是由于職責以及天性使然,男人對于體力勞動有著和女人不同的看法。在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明以及男權社會中,男性由于占據(jù)主導地位,會對春播或許有著狂熱的喜愛。為了進一步研究男性與女性在該方面的差別,本文首先從男女主人公出發(fā),通過他們二人從春播開始一直到結束,其全過程中對于春播這一活動的態(tài)度變化進行分析,并結合社會普遍現(xiàn)象的綜合分析,最終得出一般結論。
關鍵詞:春播;愛爾蘭;農(nóng)民;性格;態(tài)度
中圖分類號:I56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19)21-0011-02
1 歷史背景
本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對新婚夫婦進行春播之前、之中以及之后的故事。本文是以愛爾蘭為背景,而英國與愛爾蘭的關系則是從中世紀開始的,隨著基督教在愛爾蘭的傳播,英國與愛爾蘭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緊密。到了12世紀,英國人從教皇那里取得了對愛爾蘭的最高宗主權,并逐步侵入愛爾蘭。在英國的統(tǒng)治下,愛爾蘭人民的生活并沒有變好,反之有惡化的趨勢。在了解了兩國歷史關系后,我們開始進行課文分析。
2 準備過程
在進行春播之前,Martin和他的妻子Mary起得很早,接著又吃了一頓簡單的早餐,本文中是這樣對早餐進行描述的“The couple sat down to their breakfast of tea, bread and butter, in silence.” 對于這句話我想進行兩點分析。其一是“breakfast”,農(nóng)民一天的工作量是極大的,可是早餐卻如此簡單,而作為一對新婚夫妻,這頓早餐之于他們更是簡單??梢娫谟慕y(tǒng)治下,他們過得并不好。其二是“in silence”,在心理學中,人在緊張、壓力過大、絕望等負面情緒較多時會呈現(xiàn)出不想說話的狀態(tài)。此時坐在桌旁的兩個人心中一定是對未來的未知性充滿了擔憂。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春播并不是特別了解,只是知道它很重要。前一段時間,巧合之下我讀了一本書《成長》,恰巧是綜合英語精度三中In My Day的作者Russell Baker所寫。在書中他提到了“春播”,由于他的母親與祖母關系不太好,于是他的祖母便阻止作者父親進行春播。通過Russell Baker對該文章的印證,足可見春播的重要性。
3 男性與女性應急方式的體現(xiàn)
當他們吃過早飯之后,Martin與Marry便開始準備出發(fā)了,可是Martin不小心摔倒并低聲咒罵,讀者從Martin的這一表現(xiàn)是可以推斷出他的性格特點中的缺陷的——性子急躁、缺少教養(yǎng)。其實當我讀到Martin在遇到困難有這種表現(xiàn)的時候,內心對他是極為厭惡的,一個男人是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即遇事不慌。然而轉念一想,這種想法在一定意義上屬于“性別綁架”。在紀錄片The Mask You Live In中,大人們經(jīng)常對男孩子們說“Stop crying”,“Stop with the tears”,“Do not cry”。男孩子不應該具有宣泄情緒的權利。我相信,在Martin所居住的那樣的村莊,對男孩子應該是屬于粗暴對待的,從Martin在后文中的表現(xiàn)“Now for God' sake, girl, keep back !”以及“gruffly”等詞語中的表現(xiàn)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他的生活環(huán)境。當我看著紀錄片中小小的男孩子強忍眼中淚水時,內心很不是滋味,這樣的環(huán)境有極大的可能會使他們日后變成情感單一化、粗暴對待事物、缺乏愛心的一類人,然而家長們想的卻是讓男孩子更具備男性氣概,更加有責任感。Dr. Caroline Heldman說“男性氣概并非先天形成,它產(chǎn)生于后天?!薄昂冒桑琈artin是無辜的”我想。他的性格已然被自己的家庭所固化,就不能妄想會被改變了。而反觀Martin的妻子Marry,在看到自己的丈夫要說一些不吉利的話時,及時的抱住他,并柔聲細語的勸慰他——“Let us not begin this day with one another.”是的與Martin相比,Marry竟然顯得更加的有擔當。這是多么諷刺??!但如果深入的了解我們便會知道,男女有心理年齡上的差距,女人可以輕易地支配男人有的時候靠的就是這心理年齡上的差距。就像文中Marry所做的那樣,輕輕地抱住Martin讓他冷靜下來,就好像一個媽媽在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樣即用母性征服Martin,其效果也很好。
4 傳統(tǒng)男性主義與超前女性主義
在春播的過程中,Martin一次又一次的表現(xiàn)出他的大男子主義,而Mary也一次又一次的向讀者展示出她內心的對細膩情感的渴望,她渴望被Martin重視,渴望被Martin陪伴。而文中也出現(xiàn)了另一對夫妻也就是Martin的祖父和祖母,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一對老夫妻與Martin和Mary過著一樣的日子,而祖父也是和Martin一樣的性格粗糙。
5 細節(jié)分析
在春播結束之后,文章中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對于Mary的人物刻畫。例如細節(jié)描寫:“She looked at Martin wearily”,心理描寫:“Then she thought of the journey…..”以及“and a momentary…..” 。再結合上文不難看出Mary是一個天真、樸實、善良的女孩兒,一個典型的鄉(xiāng)村女孩兒。她知道她應該干什么而不是抱怨生活條件的艱苦。我個人是非常欣賞她的心態(tài)和做法的。可是Mary是如此之簡單嗎?關于她的種種做法及心態(tài)我想在此加以分析。可能性一,如果按照當代大學英語精讀四的Unit的說法,Mary屬于第三到第二甚至是處于第二思考者的范圍了,很明顯,她已經(jīng)在思想上超過了Martin,她會比Martin想的更遠、更細。她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致使她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她依然可以理性的擺正自己的位置,就如我之前說的既來之則安之那樣。可能性二,她可能是一個頭腦簡單的女孩子,根本就不怎么去想如何擁有更加優(yōu)渥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自由的生活狀態(tài)。以上是我對Mary的兩種可能性的分析。但同時我也產(chǎn)生了疑問,那就是,如果她真的是一個純粹的頭腦簡單的鄉(xiāng)村女孩兒那為什么又會出現(xiàn)“It passed in a moment.”呢?我個人認為“Passed”說明她對于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是有過思考的,而“in a moment.”又說明這個想法只是一閃而過,并沒有對她造成非常大的思想上的負擔??吹竭@里我忽然覺得Mary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讀者知道,這只是她們新婚之后的第一個春播而已,此時Mary就產(chǎn)生了這種想法,可是之后年年如此Mary不會感到心累嗎?同時,每天她還要做無數(shù)的家務,她還會一如從前那樣愛Martin嗎?她還會那樣的任勞任怨嗎?不會吧!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通常情況下,人如果有了一點放棄的念頭,那么她就一定會放棄的?!盡ary已經(jīng)開始有這種跡象了,應該算是處于危險邊緣了,她對情感的需求可以說不低,那么根據(jù)文中的人物設定,可以挽回她的人應該是Martin。那么我們再來分析一下Martin。Martin這個人屬于典型的大男子主義,他的家長們制造出來的家庭氛圍致使他應具有男子氣概。由文中處處可以體現(xiàn)出Martin強勢及不善表達情感的特性,例如“gruffly”,“pretended roughness”等等。其實Martin給人的這種疏離的感覺我是很熟悉的,你可以說他具有男子氣概但同時也可以說他情商及其低下,處事不圓滑,不懂得看人的臉色行事,頭腦簡單。就好像我們和大部分農(nóng)村人打交道一樣,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心累”,有時候或許是“心寒”,總之在對話過程中兩人總不在一個頻道上,就好似生活在平行世界里一樣,即便和其解釋也是于事無補,因為早已被屏蔽,而Martin就是如此。
我甚至可以預見他們的未來,或許Mary忍受不了這個有些冷冰冰的Martin選擇離開她。或者慢慢的習慣成自然,Mary也變得和她的丈夫一樣。
6 結語
所謂春播便是在一年之春進行植物播種??墒谴翰ビ植⒎莾H是將種子或嫩芽進行播種或是栽種,它需要在前期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栽種期間付出大量幸苦,栽種過后也要不辭辛勞地“收拾殘余”??梢哉f,除了剛開始的對于新生活的向往過后,人播種的激情很快就會消失殆盡,而文章中,Mary僅僅在一天過后就有了退縮之意,正體現(xiàn)了春播的幸苦。即便Mary再具有女性對男性特有的“母性”,可她也是人,也會被生活壓垮,也會對外邊五光十色的世界充滿向往與好奇,最終或許就會與Martin背道而馳了。
參考文獻
[1]方澤慶.中西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比較[D].山東大學,2008.
[2]高鈺.淺談中西方節(jié)日文化對比[J].新西部(下半月),2010(04):108-109.
[3]樂佳妮.從中西傳統(tǒng)節(jié)日看中西文化差異[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10):64.
[4]李景光.淺析中西方節(jié)日的文化淵源及演變發(fā)展趨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11):24-25.
[5]李蜜.中西方重大節(jié)日對比研究[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3):78-82.
(編輯: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