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付
麻滸,可能是舊時生產(chǎn)隊里浸泡麻桿的一個池塘,因之得名。因了村名叫團堡,它座落在村中學(xué)校旁邊,所以又叫堡扒洞。水面有一畝大小,水深處也有二米多吧。它的水來自山泉,流經(jīng)兩個水池,流到這里匯聚成滸。
村民飼養(yǎng)的毛驢、騾子在這兒飲水。女人們在這兒漿洗農(nóng)服。在小時候,炎夏的中午,不睡午覺,偷溜出來,我們在這兒游泳。麻滸邊是許多大片石,曬的燙熱,裸泳后爬躺在上面,實在舒服的很。冬天時節(jié),滸面結(jié)了厚冰,不怕冷凍,也不怕濕鞋,我們就在這兒打凍牛,坐冰車,打滑擦。
因為遷村,它就慢慢地干涸了,最后竟改良成了一塊玉米地。童年時,這兒就是我們的游樂場。童年的日子在回憶里煥發(fā)著生機和光彩,看到它,想到它,總是更深情一些。
村南是馬耳山,村北是桑乾河,在這閉塞困窮的村莊,在這憧憬冀望的童年,拋開白日的煩擾,享受夜晚的寧靜,任這思緒在這兒放飛。
苦夏,灼人的烈日、撲面的煦風(fēng)、升騰的蒸氣,晚上也不遜色多少。滿月象銀盤一樣,柔和的月光普照著大地。月光下的世界別有情趣,月光的清輝若隱若現(xiàn),是一種朦朧的凄美。
水池淌下的一泓清水流經(jīng)松軟的草地,盤龍游蛇似的注入麻滸,通通淙淙,閃閃爍爍。聽,誰又在唱歌呢?
曲曲折折清溪細,
叮叮咚咚淅漓瀝,
棍棍鏟鏟壘圓園,
橋橋井井去嬉戲。
麻滸,嘴小肚大,仿佛仙丹葫蘆自北而南放倒,它原本水平如鏡,水中沉著一輪圓圓的滿月。暈圈倒映在水里,月亮反倒象是少女斜挎了一頂五彩繽紛的涼帽,神采奕奕。幾顆疏星在水里眨巴著忽閃忽閃的眼睛。
水中擁著遠處黛青色的山巒,近處的房屋,滸邊的槐樹榆樹和茅草,黑魍魍的一片。飛快飄動的云朵也使得月亮好象在水里匆匆游動。它是在水中洗澡的吧?不信,你看那月光是多么的皎潔,你的心都會為它醉倒了的。
“叭嗵”,受驚的蛤蟆猛的蹦進了水里,“個哇個哇”地驚呼個不停,靜謐的夜里,傳得很遠?!巴苈暿锵嘁姟?,好象真能傳十里似的。仿佛聽到了呼朋引伴的聲音,一大群的蛤蟆便也是一迭聲地應(yīng)著,個哇個哇。蝌蚪隨著蛙聲成群結(jié)隊地游來蕩去,象失去了依傍,急著要找到媽媽。這時周圍泛起一個套著一個,一個比一個大的圓環(huán),慢慢地擴散開來。月光照著水環(huán),象玉鐲波光粼粼,閃光熠熠。
和著無垠的月光,草叢里的蟋蟀在彈琴,蟈蟈蛐蛐在高吟低唱,樹上的知了在喳喳在叫著不停,不知名將的小蟲也一聲高似一聲地尖鳴。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組成一支小夜曲的大合奏。
起風(fēng)了,簌簌的輕風(fēng)摩挲著樹葉,沙沙地響,滸里嘩嘩地激起了一道道的水浪。月光碎了,呈紡錘形,一端是一條光柱,一端象一支大手撫摸著滸邊的石頭。斑駁的石頭上緊緊地吸附著擔(dān)驚受怕的海螺。石頭被波浪拍打著,發(fā)出響亮的擊水聲,濺起了水珠,月光照耀下,是一串串的珍珠。
麻滸里飄著綠一絲,那綠絲絲又是什么呢?是水草,起風(fēng)了,它不定地搖曳著,上面爬著呆呆佇立的水蜻蜒。水的波浪在涌著,將青綠的水草拉成一縷縷的絲線,鋪在水里,掛在滸邊,柔柔地蕩著。
突地,水面上冒出一個水泡,又一個水泡,一個接著一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使你應(yīng)接不暇,數(shù)都數(shù)不清,去數(shù)數(shù)看,噫!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魚吐出的水泡,魚兒在嬉戲,追逐,吐泡兒,弄起一道道的水波,一串串的圓環(huán)。月光瀉在四敞的水波上面,閃閃發(fā)光,魚兒啪啪的擊著水,游到了遠處,深處,你看:
對對蜻蜓點水行,
雙雙鯉魚跳龍門。
群群蛤蟆撲騰歡,
隊隊羅翅劃旱冰。
風(fēng)大了,月亮全碎了,成了一點點的光斑。滿麻滸的碎了,整個麻滸全象鋪了一層魚鱗,這當(dāng)兒,水波在擴敞,光亮光亮的水珠在濺起。
夜靜了,風(fēng)住了,滸里依舊沉著一輪圓月,月光傾瀉在麻滸里象流水一般。那水順渠綺麗而出,依然叮叮咚咚地流向遠方,多么和諧呢!
這一滸水,系著我的童年,系著我的回憶。正是:
麻滸流水清秀秀,
魚兒嬉浪滴溜溜。
流來幸福滸滿滿,
流去憂愁樂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