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潘紅星,筆名紅日、秦風、煙雨長安,生于1979年,陜西長安人,本科學歷,職業(yè)教師。曾為少年作家創(chuàng)作中心會員,廣西文學創(chuàng)作協(xié)會會員,廣西文學院函授作家班第一期學員;系《當代校園文藝》簽約作家,《芙蓉國文匯》簽約作家,中國互聯網文學聯盟特約作家。作品見于《寫作導報》《西北大學報》《城市風報》《秦劍社刊》《陜西電大報》《新家庭》《東京文學》《廣西文藝》《汴水之聲》《中國青年詩人精選集》《當代校園文藝》《文學藝術家》《芙蓉國文匯》《品詩》《中國當代文藝精品鑒賞大全》《三秦文學》等報刊和文集。
(一)
萬人肅立禮炮鳴,
護旗方隊正步行。
國歌旋律徹長空,
五星紅旗嘯西風。
(二)
鼓號齊鳴聲震天,
掌聲雷動國旗展。
藍天白云紅地毯,
再看神州煥新顏。
(三)
人山人海勢如潮,
天安門前城樓高。
華誕慶典舉國驕,
四海歸心萬里遙。
(四)
城樓觀禮聚政要,
慷慨陳詞為國傲。
華夏兒女齊歡笑,
風流人物在今朝。
(五)
鐘擺神州時序遙,
開國大典鳴禮炮。
內濟民生外建交,
獨占鰲頭領風騷。
(六)
七秩華誕大閱兵,
銀鷹鐵甲舉世驚。
神州大地祈和平,
禮炮聲聲傳真情。
今昔往昔之除夕
(一)
長憶往昔年味濃,
歡歌笑語徹長空。
千家萬戶燈籠紅,
新春佳節(jié)瑞氣盈。
(二)
追憶往昔年夜紅,
看盡萬家燈火明。
張燈結彩鞭炮聲,
星空璀璨煙花騰。
(三)
大廈高樓通明燈,
不見煙花爆竹聲。
今昔往昔舉國慶,
時代祥和競文明。
(四)
高樓林立燈火明,
夜不成眠把春迎。
雖無煙花爆竹聲,
祝福之音霸滿屏。
(五)
欲聞爆竹聲愈濃,
不見煙花騰空影。
今昔年夜聞鼾聲,
不覺已入新春夢。
游延川
(一)
誰說冬后春風暖,
山間柳枝折人面。
衣帽連襟包裹嚴,
攜風十里不懼寒。
(二)
鑿石開路山連山,
彎道起伏溝壑險。
千年地質一朝覽,
天塹只把通途現。
(三)
二月枝頭一月寒,
萌萌新綠欲遮眼。
山川跌宕溝壑彎,
原野莽莽少炊煙。
(四)
早春黃土山無綠,
柳葉春風人不懼。
踏春山間百里去,
往返歸途盡溝渠。
愛上可克達拉
(一)
一帶一路一江南,
塞外歌聲夜不眠。
夏日沐歌譽滿冠,
直通歐亞立雄關。
(二)
東方小城不夜天,
四季如春賽江南。
曼妙佳人歌聲遠,
美酒彌香客不還。
歸野情懷
(一)
還鄉(xiāng)歸宅下行裝,
抖落塵埃望夕陽。
紅黃綠紫枝頭上,
田間童影喚兒郎。
(二)
久別鄉(xiāng)野無寧處,
長居鬧市高樓筑。
雖無泥巴身上敷,
但念兒時滿身土。
(三)
鄉(xiāng)音未改人已老,
歲月滄桑盡妖嬈。
品覺文墨腹中飽,
不堪世俗滿自嘲。
(四)
回首兒時傾心聲,
滿腹衷腸訴真情。
天真無邪事不爭,
豈有私欲陷牢籠。
(五)
田間一隅草木新,
晚秋曠野際無垠。
青山秀水秋風臨,
瓜果飄香百里聞。
(六)
望斷秋雨淚無痕,
露珠欲滴草葉吻。
五谷豐登碩果頻,
醉眼看花是誰人。
(七)
鄉(xiāng)間石徑步輕盈,
水塘池面泛歌聲。
長憶童年一幕景,
不知歸路落日停。
(八)
誰知秋野何處深,
魂斷鄉(xiāng)愁詩書吟。
羞顏掩面難撫琴,
赤子之心淚欲奔。
(九)
游子歸來覓初心,
重踏故土攬鄉(xiāng)音。
家國情懷猶未泯,
神州大地再生根。
(責任編輯 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