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為人間禮物盛開的羊羔花(評論)

2019-09-10 01:06:29孔占芳
青海湖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格桑藏族詩人

藏族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以其鮮明的民族特征與地域文化特色豐盈著世界文學的地理文化空間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藏族文學中的漢語文學創(chuàng)作和研究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就,出現(xiàn)了阿來等一批中國當代文壇知名作家,2015年《阿來研究》集刊創(chuàng)刊,形成了以阿來為研究對象,輻射整個藏族作家漢語創(chuàng)作的專門研究科研力量,創(chuàng)作和研究齊頭并進。藏語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受語言阻隔,鮮少為漢語世界所熟知。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國家對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力度的加大以及漢藏雙語翻譯人才的大量出現(xiàn),藏族母語文學漸被譯介到漢語世界,使藏族母語作家作品的閱讀與研究成為可能?!毒印じ裆5脑姟肪褪怯汕嗪W骷?、翻譯家龍仁青于2012年翻譯出版的漢語詩歌集。由于本人對藏族母語作家創(chuàng)作情況知之甚少,故僅談?wù)勯喿x此詩集的一些感受,請教于方家。

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的居·格桑,是介于藏族母語創(chuàng)作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作家,創(chuàng)作出版母語詩集《雪鄉(xiāng)風》和詩歌理論研究專著《詩歌論》,是一位受到嚴格、規(guī)范、全面的藏語言文學訓(xùn)練的學者型詩人,其作品曾獲全國莊重文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項。

居·格桑出生于青海最具藏文化底蘊的果洛,達日草原文化與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濡養(yǎng),使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整體呈現(xiàn)莊重、舒展、優(yōu)美的特點。因為生活在藏文化中心,較少感受到文化的交互、碰撞,他的心靈是安適的,思考更多的是對宇宙、歷史、人生、生命、情感的體驗與感悟。

一、關(guān)注現(xiàn)實社會、人生的摯愛情懷

《居·格桑的詩》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摯,抒情、敘事與議論相交織的詩歌創(chuàng)作,讓讀者感受到一位善講故事的藏族阿尼,將青藏高原上生活著的藏族人的宗教歷史、生命體驗、人生情懷娓娓道來。

1.對純凈、自由世界的向往,對祖先、高僧大德、恩師、至親好友的敬意與感恩

居·格桑用一顆玲瓏詩心和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審視著他的胞衣之地———在濃厚的藏傳佛教文化滋養(yǎng)下的高天厚土。在這個綠草如茵、雪山環(huán)抱、空氣清新的世界里,生活著詩人的族人,他們有著強悍的精神、高貴的靈魂、信守承諾的品質(zhì),恪守著男人的尊嚴(《祖先的故事》);這里有詩人四歲的兒子,笑容像“陽春風中的鮮花”;這里有“不懂得假裝的黑眉毛”下“一雙沒有陰影的清泉”般眼睛的牧羊姑娘(《牧羊姑娘》);這里的露珠是“攀援到刀劍上的/生命的晶體”“純潔”“無瑕”,勇敢、無畏,是“修佛者/瞬間的呈現(xiàn)”(《草尖上的露珠》);這里的云、風、魚自由自在,詩人小心呵護,祈望不要被外界打攪:“一切美好的東西/讓它們永世無礙!”(《觀》)。這些詩歌寫出了充滿純潔、童真、輕松、自由的現(xiàn)實生活狀態(tài)。

感念著生活美好,用最真摯的情感感恩生命中的饋贈賜予,感恩就成為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初源泉。《藏人·阿媽·嘛呢》是對阿媽念誦嘛呢祈福于子女、家庭乃至人類的贊頌,歌頌阿媽對傳播藏文化的功績。嘛呢是“藏人阿媽送給子女們的/希望和祝?!?,是“藏人阿媽送給全人類的/偉大的歡樂和和平”。詩人獨具觀察生活的慧眼,將阿媽念嘛呢這樣最為平常不過的日常行為采擷入詩,以小見大,發(fā)掘出阿媽的偉大,如不是對阿媽報著深情感恩,這樣的詩情怎能流淌?

對自己的人生有啟發(fā)指導(dǎo)的高僧大德、誨人不倦的老師,詩人自然不勝感恩。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藏族詩人無不頂禮膜拜,也有無數(shù)詩人、作家、翻譯家用詩歌、小說、譯作紀念、感恩著這位傳奇的歷史人物。格桑的詩《倉央嘉措》同樣給予極高的評價,從佛教與政治地位而言,他是“從布達拉金頂射出的一束強光”,從尋訪轉(zhuǎn)世靈童的神奇身世而言,他是“在拉姆拉措湖上顯影的一行草書”;從傳經(jīng)布道、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他是“如山堆積的典籍的高處/升起的彩虹”。對倉央嘉措傳奇的人生,詩人給予自己的理性的理解:“世界只有手掌大小/卻難求共同的命運”“你背負著大山的秘密……給歷史打了一個結(jié)/離開”。紀念詩《根敦群培》,刻畫了根敦群培———一位清醒的現(xiàn)實思考和批判者的詩人形象。《思念》是紀念老師的一首詩歌,感念老師“如一顆星星那樣閃耀過”“像野花一樣燦爛地綻放過”“在奶桶里飄搖成一支歌/在馬蹄里散落成一首詩”。

2.對愛情的描摹與歌唱

格桑有許多詩是對愛情的描摹和歌唱。其中最凄婉纏綿的是抒情格律長詩《思念之歌·杜鵑啼鳴》,全詩29節(jié),運用比興手法摹寫了對沒能聯(lián)結(jié)成姻緣的“妹妹”的思念、牽掛和疼愛,情感凄婉、哀怨,纏綿悱惻,動人心弦。詩歌采用鋪排的手法,從妹妹出嫁時的恬靜美麗、出嫁后的擔心牽掛起筆,細描了無論晴日雨天、春夏秋冬、白晝黑夜,無論牧歌原野、清流鮮花,都睹物思人,憂思難忘?!扒宄快猩5臅r候/也對你不能忘懷/第一縷清靜桑煙/供奉給你的護法”“晚間誦經(jīng)的時候/也對你不能忘懷/第一聲真誠的祝福/祈愿給你的命運”。無法驅(qū)散思念悲傷,只能將情思尋找寄托,但“思念宛似那山峰/沒有坍塌的時候,淚水就似那雨水/沒有轉(zhuǎn)晴的一天”。這應(yīng)該是愛情中只有愛、沒有恨,只有真情、沒有批判的愛情絕唱。

由75首長詩組成的《一路花語》中,絕大部分詩歌描寫愛情,初戀、熱戀、失戀、單戀、遲到的愛、錯失的愛等愛情的各個階段都有描寫,或贊頌、或告誡,或勸慰、或引導(dǎo),或陳述、或抒情,或描寫、或議論,盡顯詩人對愛情的感受,情感真摯,描寫細膩。比如描寫愛情的熾烈:“若能和相知的人兒/常相廝守/不羨慕上界的天堂/也不怕下界的地獄”;又如錯失的愛:“卓瑪向我傾訴衷腸時/沒有向卓瑪敞開心扉/向著卓瑪表達心跡時/卓瑪早有了新的歸宿”;再如對愛情的贊頌:“心儀的姑娘的心兒/是妙音女神的琴弦/用愛的手指彈撥/會發(fā)出幸福的樂音”。如此等等,在這兩首長詩里,顯示了詩人的激情和才華,以及高超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這種有節(jié)制的詩情與民間格言式的藝術(shù)形式,新穎別致、通俗易懂、富于節(jié)律,深受倉央嘉措詩歌的影響,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散發(fā)出獨特的光芒,應(yīng)該是詩人的代表作品。

3.關(guān)注藏文化的延續(xù)和傳承

格桑在抒寫著藏文化豐富的內(nèi)涵,也在思考著其傳承與延續(xù)。他發(fā)現(xiàn)阿媽念誦的六字真言其實就是對藏文化最好的播揚與承續(xù)。他也發(fā)現(xiàn)只要格薩爾王的故事還在傳唱,文化就會延續(xù):“血脈隨著心跳/一代又一代地/把世界網(wǎng)織在/格薩爾王的故事中”(《格薩爾王的故事》)?!掇D(zhuǎn)山》中他看到祖輩們“從未死去的堅守”,這群“善良的平民/肩負著圣哲思想的靈光/不斷踏上行程”?!陡袼_爾的故鄉(xiāng)》中詩人不僅看到“英雄的格薩爾王曾在這里鑄造輝煌……是神山佐助英雄的地方/是江山挽留才子的地方”,在今天它“不止是英雄的天地/還有情歌和候鳥”,民眾安居樂業(yè),“牧歌讓白云沉浮”“羊群散漫山坡”?!兜胤缴竦o的密語》中,詩人盛贊“家園已經(jīng)沒有了血腥味/斜臥床榻吮吸和平的油脂/我在第一縷桑煙之中/你是否微笑著駕到?”這是一個平和、富足、安祥的家園。

但他也看到,時代的變遷讓藏族傳統(tǒng)文化漸行漸遠,藏族村莊和部落里的傳奇故事“落了一層暗黃的灰塵”“生銹的童話/躲在爺爺紛亂的胡須里/帳篷的主人思謀的是女人們服飾的攀比”(《帳篷里的晝與夜》),“盔甲和經(jīng)卷慢慢腐朽/變成銅銹和礦石/風馬和經(jīng)幡被北風欺辱/變得不分表里方向錯亂”(《神山》)?!拔腋篙叺臉s耀如彩虹般消失”“族人的榮耀/如碎裂的顱碗/斜倚在遙遠的天邊時/心底忽然產(chǎn)生欲哭的沖動”(《我不會流淚》)。

4.對人生世界的哲思

讀書、思考,對宇宙、人生的遙思,是每一個詩人的詠嘆調(diào)。因為讀詩,詩人邂逅了五百年前就“特意為我而寫”的一首詩(《先知》);因為參悟一片樹葉的落下,感覺“二十億片樹葉一起落下”的萬物相聯(lián)(《一種感覺》);因為“面對太陽被西山呼喚”而痛感生命的有限和恐懼(《寫在自己臉上的問號》);因為看到一只長滿了嫩草的人的頭蓋骨,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我對你失望了/所以也對自己失望了”(《瞬間的思緒》)?!洞笳`》是由18首哲理詩組成的篇章,表達了詩人對宇宙、世界、人生、來世等等的思考。他思考人類的渺小:“我們在誰的肚子里如蝌蚪一樣/輕盈地游弋”;對生存環(huán)境的無知:高山、大海、梯田,“我們永遠不了解這些”;人類的未來并不樂觀:“在那里坐著許多煩惱和憂郁的村落”“在某個地界/樓房就像幡旗一樣/在風中飄搖”;他辯證地思考:“我們掘地/地為什么不能掘我們”;他思考人生價值的有限與無限:“當我陷入地下/據(jù)說我就消失殆盡了/又說不是/上師保佑”;他認識到國的重大意義在于對生命的護佑和歸宿:“國和家其實一樣/是鳥巢”。

吹奏法號是藏族舉行宗教活動時重要的儀式之一,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詩人對如此費力地吹奏法號的必要性給出了自己的思考:“是在一種巨大的利益面前/清晰響亮地說出:我不要這個!”(《從吹奏法號中悟出的道理》),這是對藏族堅持精神至上、追求精神價值的有力回應(yīng)?!短熘椤肥歉裆Wx了詩人江瀑的《天珠》后的感想,全詩用凝練的語言詮釋了對天珠的認知,天珠是“精神的舍利”“精血的化石”“眼睛的晶珠”“高地的骨骼”,用了這么多溢美之詞后,詩人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是哪一個神祇失口說出后……被無數(shù)賢愚世代爭論/卻難分黑白的齒縫”。詩人對天珠的傳奇故事和真實的價值是存有疑問的,在《眼睛與價值》中,詩人曾用數(shù)字證明過世人荒謬的價值觀:“一只九眼的天珠需要一千萬/一只四眼的獒犬需要一百萬/一個雙眼的人兒需要十多萬”。在《天珠》里,詩人的落腳點在于對民族文化的憂思“:一個種族/從神秘而來又走向神秘?!彼脑姼韬魡纠硇运伎嫉幕貧w,這種精神是藏族知識分子的擔當精神,他們用知識的力量,憑借詩歌的翅膀發(fā)出良知和啟示。

5.對新生力量與新生事物的熱情歌唱

感受家鄉(xiāng)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步伐,感念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詩人情不自禁地表達了對現(xiàn)代化的渴望和禮贊。《新地標》中的《A KB100式水電到大武》,記述了水利發(fā)電給青藏高原民眾帶來的福祉。大武是青海果洛州一鎮(zhèn)名,也是詩人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現(xiàn)代化讓他欣喜,藏族創(chuàng)世老人只能臆想的“沒有黑暗的夜晚”,在今天“讓龍女的頂飾放光”;他贊頌通電帶來的光明使“心的每一個角落都敞亮了”。而實現(xiàn)這一夢想靠的是“一種圣潔的赤誠”“堅定的意志”和“一只可以洞視遠方的眼眸”,詩人將最高的獎賞給予為民眾謀福利的人,詩人認定這些人的心靈是“圣潔”的、情感是“赤誠”的、意志是堅定的、目光是遠大的。同樣,在《B興建大武鎮(zhèn)》中,詩人把為大武鎮(zhèn)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城市柏油路的人稱為“一個真正的公立者”,并感慨豎立在十字路口的路標讓“方向變得明晰”“所有污濁盡除”“道路寬敞又廣闊”。詩人將藏族人民的命運進行了歷史性對比,藏族同胞的福祉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得以實現(xiàn)。詩人多么欣喜!在《C西寧至大武的柏油馬路》中,他感受到“這只是現(xiàn)代建筑的一支”,“然而我們從這一支/可以遙望世界”“奔向所有差距”。顯而易見,詩人對這些改善民眾生活的設(shè)計者和建設(shè)者不吝真誠的溢美之詞。藏民族是一個善于感恩的民族,他們愛憎分明,當感受到人民真實的福祉時,他們不吝熱情的贊美,表達出真摯的感恩之情,這在藏族女作家央珍的作品中也充分顯現(xiàn)。她將解放西藏的解放軍稱為“無性別的神”,并以此為書名,也是給予解放軍最崇高的禮贊!這些溢美之詞不是標語式、口號式的宣傳,而是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比與親身體驗后,發(fā)自肺腑的歌唱,情真意切。祖國的強大、民族的振興、人民的福祉,在這昂揚的詩歌旋律里,格外親切、向上。

6.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批判

作為藏族當代知識分子,格桑對社會的責任擔當還體現(xiàn)在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與批判上。《當下所見》用五節(jié)詩批判了社會中失信、失真、不可持續(xù)發(fā)展、失敬的丑惡現(xiàn)象,詩人痛心疾首地指責“我們不是人”,可見批判的力度之強?!秹阂值臅h》對形式主義的會議給予了形象的刻畫與批判。言者“忘了詞兒”“啞了嗓兒”,難見“意義”的顏面,聽者低頭、敲腳、神游八表,“珠姆大嬸不斷交替著雙腳/已經(jīng)去了很遠的地方。”《我們身邊的警示》中用七首短詩揭露了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悖理。比如《一種顛倒》:“公家的事情需要私人關(guān)系去辦理/私人的事情需要公家證明去解決”;《新的教訓(xùn)》:“不能揭發(fā)當官的貪污/不能調(diào)查收入來源”;《一只牝鹿的花夢》敘寫了對沒有武力征伐、只有鮮花的國度的夢想,譴責了人類的濫殺帶給動物的傷害。

當草原文化與城市文化碰撞,草原人對城市生活的種種不適、壓抑,在《城市》中流露了出來:“五彩繽紛的欲望”“太多的心眼兒”“壓抑的空氣”“急促的腳步”“憂慮的頭顱”“難以相遇的心靈”“道德與準則/如同少女的夏裝/領(lǐng)口越來越低/而下擺越來越高”。這何嘗不是人類從自然的棲息地出走時的惶恐,溪流和青草組合成的幸福的世界,成為夢想中的精神家園。

7.行走的詩

近年來,居·格桑也嘗試用漢語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這些詩大多是詩人游歷國內(nèi)外山川地理、人文景觀、風物歌舞后的所感所思,是詩人不斷擴大視野、開闊胸襟的結(jié)晶。雖然在語言上尚顯直白,意象、意境的提煉沒有母語圓熟、細膩,詩味稍淡,但情感依然是坦然真實的。比如《一次航行的記憶》記錄下詩人乘機俯瞰雅隆大地的感受:“袒露的沙灘間蜿蜒的江河/是一幅完整的軍事地圖/其間隱約看出/吐蕃軍隊出征的聲勢熏灼?!币驗樵娙孙煊诓刈鍤v史文化,當他飛臨廣袤的青藏高原上空,心中映現(xiàn)的是吐蕃軍隊在千山萬壑間的出征景象。俯瞰使人有了神一樣的視角:“偶爾看到人間城池依稀可辨/那是天堂里神的村落?!碧焯门c人間恍惚間倒置轉(zhuǎn)換,這種出奇的構(gòu)思來自他根植于內(nèi)心的宗教文化以及對現(xiàn)代生活似天堂的幸福感受,與吐蕃的征戰(zhàn)形成了今昔對比。詩人在空中以平視的角度敏銳地捕捉到“月牙是掉落的一片花瓣/撿起來可以夾在薄薄的日記里”。由于視角的新奇,很難瞬間形成思想的峰塔,詩人感嘆這些記憶只是片斷。

同樣,《歐洲印象》中的四首,也是感性地記憶異國的神韻:在威尼斯“看到你的嫵媚”,“在瑞士/整日滑行在巨幅的油畫上”,在梵蒂岡聆聽神旨:慈悲于今。面對異質(zhì)的地域、文化,只有視覺感官的驚艷,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啞然:“唱不出此刻我想唱的那首牧歌?!笨梢姡趧?chuàng)作中,熟悉的環(huán)境和題材更加有益于情感的宣泄與思想的沉淀。這在老舍的留英經(jīng)歷中也有鮮明的表達,他崇拜約瑟·康拉德,以為大海給予了康拉德寫作的靈感,于是老舍也到南洋去看海,渴望著海的恩賜?!翱墒牵?!我寫出了什么呢?!失望使我加倍的佩服了那《臺風》與《海的鏡》的作家,我看到了他所寫的一部分,證明了些他的正確與逼真,可是他不準我摹仿;他是海王!”南洋的生活體驗打碎了老舍以海為題材寫出不朽作品的夢想,但康拉德使他明白的一個道理,卻使老舍受益匪淺,那就是作家要寫熟悉的材料才能得心應(yīng)手。老舍開始寫他熟悉的北京城,于是,《駱駝祥子》《茶館》《四世同堂》一部部作品,使老舍成為“城王”。

當然,這并不是說,創(chuàng)作者不可以開掘新的地域空間與文化領(lǐng)域,而只是強調(diào)作品只有展現(xiàn)出足夠的情感飽和度、思想力度和人性深度才能俘獲讀者的心。比如“祈禱”這一行為和心理是居·格桑所熟悉的,他就能描寫得出神入化:“祈禱是在已經(jīng)愈合的傷口上撫慰/有點癢但很舒服/像放飛的小鳥……體內(nèi)有神獸在走動/有云片在飄搖”,在感性情緒體驗的基礎(chǔ)上,詩人將“祈禱”理性化,提升到思想的高度:“祈禱是在呼喚一種博大/一種愛/這種愛大得漫無邊際/大得不分你我”(《祈禱》),一種博大的情懷噴薄而出。

居·格桑的詩,豐富的內(nèi)容來自詩人對社會生活真切的感悟和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以及家國情懷,寬闊的視野和寬廣的胸襟使他走向了關(guān)心人類命運的“大我”境界,詩意自然超脫。

二、構(gòu)思巧妙,富于詩意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

《居·格桑的詩》整部詩集的旋律是舒展平和的。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細節(jié)將其詩化,賦予詩意,構(gòu)思巧妙,詩心獨具,將藏文化意象、場景、細節(jié)自然呈現(xiàn)出來,極具畫面感?!蹲嫦鹊墓适隆分?,“粗獷的人烈性的馬/原野上呼嘯的黑旋風/我先前的族人”,把祖先彪悍的性格、尚武的精神和日常的生活,如電影特寫鏡頭般推進到讀者眼前。整節(jié)詩全部使用名詞性短語,形成意象,有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氣象宏闊,氣勢奔騰?!赌裂蚬媚铩分?,“清脆的童謠/把白云和羊群收攏在一起”,對草原放牧生活詩意、傳神的表達,勾勒了一幅恬靜、散淡的牧羊圖?!稕]有你的日子》里,“我似是石頭下的幼苗/失卻了綠色和燦爛/風幡一樣沒有筋骨”,詩人將無形抽象的思念通過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具象化,意象來自生活的藏域,使詩歌帶上鮮明的地域符碼?!稁づ窭锏臅兣c夜》里,“草原不斷翻新著/衣服的面子和里子”,起首句將草原的時代變遷著眼于衣服的不斷翻新,將草原人格化,實在是一種巧思。藏語新聞播音員的名字被彈唱家的名字取代,用借代的手法來呈現(xiàn)時代的變化。表現(xiàn)財富的增長對人心理的沖擊又使用了小說心理描寫的手法:“主人家思謀:/頓珠措衣服上的水獺皮邊飾/比她姐姐羊羔皮上的邊飾/多出了兩個指頭的寬度……”詩歌首尾呼應(yīng),表現(xiàn)手法多樣,名字與時代的對應(yīng)形成了詩歌的歷時性與廣闊性,塑造了立體形象,給人以豐富的視聽覺印象。這在漢語詩歌中是比較少見的,也是漢語詩歌可以借鑒的地方。

風雪交加是藏區(qū)秋冬最為常見的場景,詩人卻化日常為神奇?!把┗ㄅ闹侄鴣?與窗玻璃猛烈爭吵著而來”,慣常被人冠以純潔美麗的精靈雪花,在這里表現(xiàn)得那么強悍、盛氣凌人,儼然以一位勝利者的姿態(tài)侵凌人間,覬覦將嚴寒灌進屋內(nèi)。想象奇特,場景闊大,似電影大片中暴風雪的瘋狂肆虐。鏡頭從外入內(nèi),聚焦溫暖的灶火,火舌舔舐鍋底的各種形象給詩人獨特的想象:“那些火焰/把好多/藏文里的元音符號/寫在鍋底”(《現(xiàn)實一種》),還將鍋中熬煮著的蕨麻人格化為“女人”,實在是出乎意料而又形象生動,飽滿的蕨麻肚大腹圓,確實很像身懷六甲的孕婦。如果沒有對現(xiàn)實生活的精細觀察和細心體悟,很難產(chǎn)生如此豐富、形象的想象,化平常為精彩。暴風雪、藏文元音、蕨麻就這樣別致地走進了讀者的世界?!稌r間》中,“我們朝著頭頂?shù)奶炜?用掃帚掃了幾下/就把星群掃到了天邊”,這種奇特的想象,是作者仰觀蒼穹的闊大心胸的展現(xiàn)。

格桑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比興的修辭手法增加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恫厝恕ぐ尅ぢ锬亍分?,“所有密咒中最為深奧的密咒/六字真言/白色花朵里最為潔凈的花朵/六瓣雪花”。比興手法的使用,類比意在第二句,起補充說明的作用,這是藏族詩歌比興的特色,豐富著文學語言創(chuàng)作的形式和思維表達。《草原上的篝火晚會》是極富詩意的一首,開筆就將搭篝火用的散落的干枝枯葉人格化:“把四處撿拾而來的/孤寂堆積/隨著暗夜的到來點燃”,其實點燃的是草原上那些孤寂的心靈。于是“笑聲與歌聲相連/串成了一個圓圈”,歡樂降臨草原,“今夜/草原上不會有夜晚”。這種擬人化的書寫,使詩歌充滿靈性?!吨陆拥乃蛣e詞》將江河擬稱為“你”———一個多情的女郎的形象,將江河曲折的流淌,人格化為不忍離去,故而“心事重重地蜿蜒”,還“在流經(jīng)的每一個轉(zhuǎn)彎處/都留下了個留戀的湖泊”。擬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有情的世界,照亮了心靈,富于詩情畫意。

三、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和傳神表達

詩人在不經(jīng)意間會將自己對詩歌的癡戀、創(chuàng)作的體會、對詩歌的認識寫進詩歌創(chuàng)作中,形成形象的詩歌評析,顯示了他學者型的理論功底和素養(yǎng)?!霸娛且槐宀?能溶釋冬夜的一切凝結(jié)”,詩人認為詩歌具有溶解、軟化情感心靈等的功能;“在詩人眼里/北斗七星是一把琴/今夜看誰彈奏得最好”,這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需要仰望、方向、旋律、靜心、勤奮的形象詮釋?!对姷膰取肥歉裆T姼鑴?chuàng)作的理性認知,認為詩歌的創(chuàng)作“沒有那些定律和設(shè)置”,詩的思緒有時“瞬間獲得剎那消失”,有時“蜂擁而至卻又/順勢歸一”,這些創(chuàng)作感受與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靈感”說異曲同工。《我和我的詩歌》中詩人剖析了自己的詩歌不被人知的原因是沒有說真話,也有“為了衣食和生計/隨意將一些短命的感覺/收集分散”,沒有認真思考詩歌何為。這些真言是勇敢的、直面的,是詩人對自己靈魂的自我剖析批判,這種反思精神是十分可貴的品質(zhì)。

除了對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體驗,詩人也將音樂、舞蹈、歌舞這些藝術(shù)形式的感悟用詩歌描摹了出來?!讹w翔的燕子》將女歌手吉香的歌聲訴諸于文學語言,傳神地把聽覺藝術(shù)轉(zhuǎn)化為視覺藝術(shù),塑造出諸多具體可感的視覺形象。歌聲“從遙遠的天邊滑翔而來/把天地展延得更加開闊”“把幻想和白云托舉到高處”“把思緒和羊群收攏到低處/綢緞的舞袖輕輕飛揚/野花的花瓣紛紛搖曳/在遼闊的空宇間/幻化成看不見的字母”“把我再一次帶到了/闊別已久的那片家園”。詩人游刃有余地游走于文學與音樂兩種藝術(shù)境界的能力,體現(xiàn)了詩人對藝術(shù)敏銳的感受力和良好的藝術(shù)素養(yǎng),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陡形颉穼懺娙丝吹角冁I上“舞姿生風”,悟出藝術(shù)“能拯救被邪念裹住的心靈”,也洞察詩、歌、舞、曲這些美的藝術(shù)慰藉人類心靈的功用:“牧歌與神曲/同株異花/都是散落的詩章?!?/p>

居·格桑的詩歌在韻律和節(jié)奏上形式多樣,有整飭的藏族傳統(tǒng)詩律詩,有現(xiàn)代自由詩,也有民間歌謠詩,還將日??谡Z入詩,散發(fā)著《格薩爾》英雄史詩、經(jīng)典論著、宗論道乘以及輕松詼諧的時代諺語的氣息,顯示了詩人對詩歌藝術(shù)形式的不斷探索。其中四句為一節(jié)的長詩《思念之歌·杜鵑啼鳴》和四句為一首共75首的長詩《一路花語》形似漢樂府,韻律齊整,詩味濃厚,莊重雅致,是整部詩集中的精華。正如譯者龍仁青所言:“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藏族‘年阿體的詩律學詩歌過渡到自由體詩歌創(chuàng)作時,他的文字和語言所沾染的詩律學的韻律,讓他的詩歌在張揚出一種簡潔明快的現(xiàn)代氣息的同時,已然還有一種傳統(tǒng)文化的深濃味道。”

居·格桑的詩用童稚之心和哲人之思塑造生活的人,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傾瀉真誠的情,呈現(xiàn)思辨的力。在阿尼瑪卿雪山下,在達日如茵的草原上,在江河之源純樸自然的風情中,書寫著一個民族樂觀自信、自由不拘、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zhì)。居·格桑的詩恰如作為人間禮物而盛開的羊羔花,呈現(xiàn)給中國當代文壇,清新、優(yōu)美而莊重。

作者簡介:孔占芳,女,青海興海人,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教授,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會理事,青海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曾在《民族文學研究》《青海社會科學》《青海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文學作品多篇。

猜你喜歡
格桑藏族詩人
新銳詩人
椰城(2022年8期)2022-08-05 06:16:16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創(chuàng)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演變》《藏族少女》
青年生活(2019年14期)2019-10-21 02:04:56
簡述羅布林卡格桑頗章陳設(shè)幢幡的保護與修復(fù)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24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糟糕魚
马山县| 堆龙德庆县| 读书| 台安县| 金溪县| 莱西市| 阿克| 马边| 郓城县| 怀仁县| 上林县| 阿拉善盟| 屏东县| 潞城市| 康定县| 佛坪县| 清流县| 建瓯市| 来宾市| 沙雅县| 手游| 仙游县| 南汇区| 乌鲁木齐市| 兴隆县| 阿拉尔市| 苗栗市| 潼南县| 定远县| 建瓯市| 和政县| 新安县| 濉溪县| 吴堡县| 吴江市| 乳山市| 河西区| 磐石市| 巴彦县| 介休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