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政和
雖不像資深茶客那樣不顧一切地愛茶,但我們西山人喜歡采茶、品茶仿佛是天性。有恙在身時,泡上一杯茶,不適似去了大半。都說“喝茶喝多了也會‘醉’”,但是西山人一直偏愛這種微醺的感覺。
眾多茶葉中,我獨愛醇美的碧螺春。它如蜷曲的螺,蒙著細碎的白絨,一提起它,就會想起蒙蒙細雨,煙雨中采茶的身影;就會想起蘭雁村中的犬吠,村里人操著的吳儂軟語;就會想起村姑們戴著藍布頭巾,挎著竹籃穿梭在集市的身影;“老虎灶”傳來第一鍋茶水沸騰的聲音、茶杯清脆的磕碰聲、爽朗的歡笑聲、《鶯鶯操琴》的熟悉曲調……與茶的緣分太多了,擠滿了我記憶的網。
在發(fā)電廠當工人的爺爺,晚年常去鎮(zhèn)上的“老虎灶”喝茶。所謂“老虎灶”,就是一個專門喝茶聊天兒的地方。爺爺每天都會背著一只茶簍,茶簍里放著一臺紅燈牌收音機,收音機里傳出的蘇州評彈悠揚婉轉。天剛露出魚肚白,他腳上那雙軍綠色的解放鞋就已經開始丈量村里那條石板路了,直到和村里的老人們聚在一起才停歇。爺爺喜歡邊喝茶邊嘮嗑兒,嗓門兒比誰都大,似乎連咳嗽都要咳出一點兒氣勢來。爺爺披著晚霞回到家,仍背著茶簍,手中卻多了一串太湖魚蝦。
每到清明前后,村里的采茶小娘魚(蘇州方言,姑娘)都早早地出門上山采茶。茶園里,如蝴蝶翩飛的手指,擷取著一簇簇翠綠。天氣轉暖,山泉水淙淙地流著,泉邊桃花吐妍,有時一瓣兩瓣地落著,有時一陣風吹來,便會紛紛揚揚地下起一場有香氣的“雨”?;ò暝谙衅谷讼肫鸸糯娜蓑}客“曲水流觴”的逸事來??上г谶@水鄉(xiāng)只能以茶代酒,而陪我共飲的,也只有這面前的青山。
自從遠離家鄉(xiāng),像這樣甘美的茶也很久沒有喝到了。離鄉(xiāng)人的背囊中,總會帶上些家鄉(xiāng)的味道。水土不服、舟車勞頓時,用沸水沖泡一杯碧螺春,蜷曲的“螺”伴著思念徐徐展開,帶來心靈的慰藉。
呵,飲一杯碧螺春,如飲江南春色!
教師點評
本文有吳伯簫的《燈籠》之風,非常文雅,有韻味,有意境。小作者從“小”寫起,選取了家鄉(xiāng)最有代表性的“碧螺春”,圍繞“碧螺春”回憶了家鄉(xiāng)蘭雁村中的犬吠、煙雨中采茶的身影、《鶯鶯操琴》的熟悉曲調等,重點寫了愛去茶館的爺爺,筆觸所至無不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展現了家鄉(xiāng)的風俗文化,對家鄉(xiāng)和爺爺的懷念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文章結尾,自然有力地抒發(fā)了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語言自然清新,具有濃濃的意蘊和情味。讀罷此文,你是否也如暢飲了一杯“碧螺春”,神清氣爽,余味悠長?
(潘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