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陽華
摘要: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對于小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而言會起到促進的作用,因此,必須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先了解到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再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引導他們主動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基礎教育事業(yè)長遠規(guī)劃進程的加快令人期待。教師重新確立了教學目標,整合了課程資源,在互動過程中提升學生記憶水平,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教學效果,遠比直接灌輸指導的效果好得多。本文對此做了具體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構成要素;分析;研究
引言:數學意識、數學人文、數學能力、數學思想等,均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教師選好授課方式,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并對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綜合實踐能力進行強化培養(yǎng),確保各項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高效實施,就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要知道,只有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理解相關概念、分析數學問題,才可以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活躍,核心素養(yǎng)慢慢形成,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后,真正成為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人才。
一、核心素養(yǎng)之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就是應用數學觀念、數學思維解釋數量關系、空間形式的一種意識,要求我們仔細觀察后能夠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小學生還處于初步接受知識的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主要從數學意識、推理意識等簡單的方面入手。同時,小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數學技能的學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由于對于數學技能的掌握并不是簡單的培訓就可以實現,所以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能夠學會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初步形成用數學的觀念來看待事物的意識,由此進一步提高其處理問題的能力[1]。如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全班一共有48名學生參加跳長繩的活動,而學生看到老師一共準備了四根繩子,那么這時候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48÷4”這個算式,當學生有這個思維的時候,就說明學生已經具有初級的數學意識。再如在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參觀時,學生通過觀察就會說“今天的人真多,大約有300人?!边@也同樣表明,小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數學意識,也就是他們能夠將生活中的問題和數學聯系起來,可以用數學思維去看待事物。
二、核心素養(yǎng)之數學人文
數學人文與情感交流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學生首先對數學感興趣,因為愛好而學習,漸漸發(fā)掘數學的魅力,從而繼續(xù)進行更深入的探究,這是人文的最好體現。人文從學生的數學動力與感受培養(yǎng)數學能力[2]。具體表現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一層一層地讓學生認識并感悟數學的內涵,能對數學結構體現的價值、真與美進行欣賞,并且會進行數學交流。如學習“乘法”內容時,可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有趣的情境:“游樂園里有一輛4節(jié)的小火車,每一節(jié)車廂只允許坐3名小朋友,大家算一算這輛火車一共可以載幾名學生?”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動態(tài)圖片,呈現出更為直觀的數學形態(tài),開啟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再如,在“小小養(yǎng)殖場”學習時,教師課間設計實踐活動,通過報紙、電視觀察,之后再帶領學生到牧場看真實動物。學生分組進行調查設計、記錄、交流,共同克服遇到的困難,感受數學的趣味性,讓數學學習變得快樂,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是數學人文的最佳體現。
三、核心素養(yǎng)之數學能力
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培育他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能力不是一種定性的知識點,而是可變性很強的思維,可以由數學轉化到其他的方面。首先是基本運算能力,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每個學生學習數學時最先接觸的就是數學的運算,由簡單的加減乘除到后來的公式運算,都是對于學生運算能力的豐富和培養(yǎng),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運算能力,才能使小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地自如。其次是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數學學習的技巧性知識,它不僅要求學生有學習的熱情,還要求學生開動腦筋,其實推理能力說到底就是培養(yǎng)學生腦筋靈活度的能力,它不僅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在生活中運用也非常重要。如簡單找規(guī)律推理,1,2,4,4,5,6,9,10下一個數是?答案是14,就是運用簡單的數字之間的規(guī)律,結合一定的運算,推理出來的正確答案,這就是推理能力的一個簡單體現,它可以活躍學生的大腦思維,而且也能巧妙地運用在生活中。因而,邏輯推理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也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
四、核心素養(yǎng)之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數學思想。應試教育觀念的存在,一直束縛著教師教學思路的多元化轉變,傳統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組織的課堂活動,總以完成講課任務為中心。學生理解不了數學奧秘,更不具備數學思想,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就十分有限[3]。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我們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后,以學生為中心的展開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具體做法為:首先,調動學生探究熱情,提問環(huán)節(jié)做好師生互動;其次,通過數學思想引導,強化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再次,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傳授一些學習技能,體現教育的民主化,提升互動的有效性;最后,從簡單問題的分析上,到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上,要給學生獨自面對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潛移默化滲透新思想,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一般情況下,小學生都對“雞兔同籠”問題很感興趣,教師可以直接提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說古人是如何想出這個問題的?”順流而下,學生參與問題的系統性研究,數學思想提供了數學思維充分活躍的條件,他們認知體系得到完善,核心素養(yǎng)明顯提高。教師考查完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后,不妨把問題變得復雜化,一點點加深學生的思想感悟,最終,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yǎng)對小學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必須予以重視,并且以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不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積淀,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yǎng)水平,進而終身受用。
參考文獻:
[1]劉小平,楊明鑫.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15)57-60.
[2]韓松,吳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分析[J].學周刊A版,2019(03)21.
[3]林婷婷,石巖,張海麗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8(11)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