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嬋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有關部門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任務,尤其是對班主任來講,身上的壓力更重了。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是否認真刻苦,還要注意學生思想道德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有問題的心聲要進行及時的教育,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
初中生正處于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而自身的抵制力又太弱,不足以應對身邊層出不窮的誘惑。因此,班主任就要注意學生思想狀態(tài)的發(fā)展,對于不良的苗頭,要扼殺在萌芽階段。接下來就針對在初中階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如何開展進行深入探討。
一、班主任要不斷更新德育理念
對于一個人來講,在做某一件事之前必須有一個成熟的想法。對此,初中班主任展開德育工作也是這樣,只有先確立了合適的工作理念,才有利于后續(xù)工作的進行。對于這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雖然中國教學的歷來傳統(tǒng),都講究嚴師出高徒,即只有老師對學生十分嚴格,學生才可能優(yōu)秀[1]。但是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出來的學生,除了遵守紀律之外,學生自身的獨立能力會非常差。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一種阻礙力量。對此,在如今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給予學生平等的尊重與信任,鼓勵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鍛煉學生獨立做決定的能力。其次,在現(xiàn)今的時代,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即學生的培養(yǎng),不僅要關注文化知識層面,還要涉及學生心理、思維等更深一層的培養(yǎng)[2]。對此,初中班主任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專業(yè)成績優(yōu)異,心理素質極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很高的全能型人才,要明確德育工作對于學生未來的影響有多大,對于社會的良好發(fā)展是很重要的。
二、班主任要正確調整德育目標
對任一工作來講,目標的高度決定了最終結果的高度。因此,為了迎合時代的發(fā)展,也為了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要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對此,初中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其一,在設計目標時,要體現(xiàn)出德育工作的特點,即充滿計劃性與目的性。首先,計劃性,德育工作的進行是一個過程,其任務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此班主任要制定詳細的計劃,[3]。其次,目的性,德育工作與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不一樣,其工作的進行不為了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而是向學生傳遞各種積極向上的思想。對此,班主任要明確德育目標,并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人生觀的養(yǎng)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其二,在設定目標時,要考慮具體的內容、方法,以及工作推進的走向。對于方法,要拋棄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而是采取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身邊人身上發(fā)現(xiàn)閃光點,并加以學習借鑒[4]。例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就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從學生中尋找可以作為德育模范的對象。通過這一手段的利用,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德育素材,也在無形中引導學生向這些人學習。而對于工作走向上,班主任更要準確把握,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班主任要培養(yǎng)出積極向上的學生,注意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
三、運用互動的德育方法開展工作
在進行德育工作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不要采取太過死板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學會隨機應變,根據(jù)所處情況的不同進行改變。對于這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努力。首先,班主任要調整自身的角色,不是德育工作的主體,而是引導者。其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注意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班主任要學會信任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信任教師,并把自己所遇到的麻煩講出來,從而更好的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之后,要改變教學方法,比起傳統(tǒng)的一言堂式教學,如今的教學應該更加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5]。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爭做班主任助理”的活動,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學生對于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并給予一定的贊揚,激發(fā)學生對于班級的責任感。學生與教師一起建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當遇到問題時,班主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為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給予學生以充分的尊重,鼓勵學生求異精神的發(fā)展。最后,當學生彼此之間有矛盾產生時,班主任要進行多方面的考察,不可以偏聽偏信,盲目判斷,而是要以事實為基準,對于學生之間的問題進行合理調節(jié)。
四、學會將德育與心理學相結合
德育與其他教學的主要不同點,就是德育工作的進行是一個各方面綜合發(fā)展的過程,并不是只利用一門學科知識就可以解決的。而在此期間,比較重要的就是有關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在心理學方面來講,初中階段對于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是一個重要時期,也可以認為是轉折期。在這一時間點,學生正處于由幼稚轉向成熟的階段。此時,對其教育模式不能在局限于簡單的說教形式,學生對于這一模式不僅不理解,相反地還會產生一的的厭煩心理。例如,學生在初中階段,常常會有叛逆的行為出現(xiàn),對于這一行為,班主任采取以往的說教式是起不到作用的。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心理學知識,如借助舒適場景的營造,使學生處于一種舒服的狀態(tài),然后,慢慢進入交流狀態(tài),一點點的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關于學生遭遇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幫助學生真正的解決問題??傊?,德育工作的進行是全方位的,教師要善于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生來講,其正處于人生的轉折期,這一時間段的發(fā)展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對此,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之外,班主任還要格外注意學生的德育工作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致力于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四海.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 學周刊, 2017(5):69-70.
[2]韓煒.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 華夏教師, 2017(11):30-30.
[3]佚名.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美育在校園文化中的彰顯[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12):165-165.
[4]陳寶林, 陳海濤.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芻議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8(2):102-103.
[5]邱茹夢. 春風化雨愛無聲——班集體建設的實踐與體會[J]. 好家長, 2018(42):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