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受騙者舉報后,記者在近三個月里,先后添加了循環(huán)卡、老人養(yǎng)生、高利返利等微信群,發(fā)現這些群存在的共性就是拉人頭入群,通過虛假宣傳,再以獲利的噱頭讓成員交錢,然后再以返利為誘餌拉人進群。如此反復,群拉著群,群又自建新群。是誰在拉投資,錢被騙到什么地方,都不得而知。民警分析發(fā)現,這一切都是通過網絡“相識”,又通過網絡交易,一旦被騙,取證難、破案難,挽回損失難。
兩個多月前,記者接到西安一名讀者反映循環(huán)信用卡騙局。該讀者稱,她的一位家人在外地被騙,同樣的騙局又在西安上演。記者在這名讀者邀請下,進入到這個循環(huán)信用卡群。最初該群是一位自稱李某的人設立,稱是西安城東一私人醫(yī)院老板,時不時在群里發(fā)一個定位信息,偶爾在群里通過語音的方式,發(fā)一些宣傳的內容,稱循環(huán)卡是一種國家發(fā)的福利,這種福利是為了讓廣大群眾早日致富,稱持卡人每個月交1008元,有5萬元的信用額度。第一個月可以提現額度的三分之二,也就是3.5萬元,第二個月只需要還100元或200元,額度就可以恢復到5萬元,然后再提取3.5萬元。以此類推,這樣,一年你可以從卡里套現42萬元。
記者在群里發(fā)現,該群非?;钴S,從深夜到凌晨,都有人轉發(fā)循環(huán)信用卡信息,談論循環(huán)信用卡的好處。時間久了,細心人會發(fā)現,在群里積極發(fā)言的總是那么七八個人,他們不停地給群主幫腔,引導其他人發(fā)聲或發(fā)表一些歡迎新會員加入的信息。這個初建群,是吸納會員的一個基本群,群主以獲得高額福利為誘惑,交一千多元的會員,掃群里的二維碼,又建另一個微信群,通過這種不斷交錢、不斷建群的方式,吸納新人加入。
警方提醒,群里自稱的職業(yè)多是虛假的,是用來忽悠大家的,千萬不要相信。要認清一個基本常識:無緣無故個人交一千多元就能獲得國家上百萬元福利資金,想想就不可能。其次,銀行卡如果不是銀聯(lián)卡,這個卡又怎么進行資金交流,所謂的上百萬元的循環(huán)資金又是從哪里來的?只有一個答案:顯示的金額是假的,這個卡僅是一張幾元成本的卡片而已。
家住西安城西的李先生最近非??鄲?,父母親將養(yǎng)老的十幾萬元購買了一個“××扶貧夢保險”,他在網上也進行了一番查找,發(fā)現這是個彌天大謊,可勸說父母又不起作用,為此,他與老人之間產生了很深的矛盾。李先生稱,2019年6月份,“××扶貧夢保險”在小區(qū)里做活動,其中一名張姓女子到他家里進行培訓,包括如何使用手機下載軟件,如何注冊,如何應用,如何拉攏下家,如何先從身邊人開始發(fā)展用戶等事宜。半個多月的培訓,父母已經入魔,聽不進家人的勸說。為了弄清楚父母加入的這份保險基金如何運作,李先生用父母的手機將他和記者拉入“××扶貧夢保險”微信群里。
為了增加群里的關注度,時不時會進行一次所謂的分紅“登記”,這時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會將真實身份證、銀行戶頭等信息上交。記者簡單統(tǒng)計了一下,根據群里提交的資料,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從家庭地址顯示來看,多是西安周邊居民或村民。
警方提醒,這種騙局其實還是套用真實身份進行詐騙或買賣信息。識別的方法很簡單,年齡都60多歲了,連體力勞動賺錢都非常困難了,投資1800元就能成為百萬富翁,根本不切實際。試想,如果這樣能賺到上百萬元,那么還要企業(yè)和個人交養(yǎng)老金干什么?還要退休金干什么?其實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騙術太低級,上當者識別能力更差。
7月20日,73歲的李師傅告訴記者,今年初,他參加西安市含光門外一公司搞的投資理財活動,剛開始只聽課,能免費領取一斤雞蛋。后來工作人員稱只要存600元,成為會員,才可以聽更實用的理財實戰(zhàn)課程。李師傅交600元辦理會員后,每次聽課后領取一些青菜。大約聽了五堂課后,工作人員鼓動老人存款,最少2萬元以上,年利息高達20%以上。他以前看到過公安機關提醒高額利息不可靠的宣傳,擔心上當受騙,沒有再交錢。李師傅稱,當初他交的600元辦理會員,僅領了幾次青菜,加起來還不夠一百元,現在想想,這就是一個很低級的騙局。
警方提醒,騙局其實就是為了逐利,請廣大群眾不要輕信,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天上不會掉餡餅,掉的只有陷阱,只要你抱著貪婪、僥幸心理,就會落入騙子事先設好的局。收起自己的欲望,莫讓騙子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