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當前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使得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就使得社會的發(fā)展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專業(yè)化的人才,還需要各個方面都有一定涉足的人才,不光光是各方面的知識,還包括德、體、美等方面,因此實物版畫教學也漸漸引入了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本文將從實物版畫的分類和制作方法、實物版畫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和實物版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作研究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實物版畫一種簡單的凸版畫,它可以通過作者利用生活、大自然的各種具有多樣紋理和圖形的實物進行加工、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然后再在紙上顯示出來,形成一幅圖畫。因為制作方便、簡單,實物版畫常用來進行學生們的美術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集中注意力,還能提升學生的鑒賞力,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
一、實物版畫的分類和制作方法
實物版畫最早起源于我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最早流行于日本,且被應用于中小學的美術教學中。實物版畫的制作方法有三種,一是壓印;二是磨印;三是轉印法。壓印是指將平面型的實物印在木板上;磨印是指將被印的實物放在紙下進行磨印;轉印多用于有正反兩面的實物。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實踐,實物版畫終于被教師引進美術教學過程中,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學生所重視??偟膩碚f,實物版畫分為四類。
一是,紙版畫。紙板畫適用于各個階段的學生,操作也簡單,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制作出多樣化的作品。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粘貼、剪切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涂染、印刷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雕刻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二是,軟版畫。軟版畫就是通過海綿紙、KT版等進行創(chuàng)作,通常適用于剛入門的新手,用于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一般可以通過小刀雕刻或是牙簽扎進行創(chuàng)作。
三是,膠板畫。膠板畫一般用PVC紙板做成,通常用于讓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來培養(yǎng)手感,訓練技術,也從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力。四是,木刻版畫。木刻版畫是版畫中難度最大的一種類型,在小學實物版畫教學過程中,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簡單的用刀雕刻進行創(chuàng)作;另一種是用顏料、油墨等進行創(chuàng)作。
二、實物版畫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理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人對實物版畫產生了興趣,實物版畫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不僅如此,許多地區(qū),例如西安、北京、四川等地都紛紛開展了實物版畫活動,有的學校還設立了實物版畫的社團,使得更多的人對實物版畫產生了興趣。但由于實物版畫的發(fā)展時間還較短,很多地區(qū)并沒有對實物版畫有過多的了解,導致部分學校還沒有開展實物版畫活動,或者有的學校開展了,但缺乏一定的資金、設備和師資力量,使得實物版畫在各個地區(qū)發(fā)展還并不平衡。一方面,由于實物版畫的發(fā)展時間較短,導致很多人對實物版畫并沒有足夠的了解,由此學校、家長也就并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來讓學生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習實物版畫。另一方面,由于傳統(tǒng)觀念的局限性,部分學校和家長對小學美術課堂并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學生只要在課堂上玩的開心,并且有學到一些知識就行了,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應該是數學課、語文課的事情,并沒有在美術課中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有足夠的重視。
從現狀來看,很多美術教師并未能保證控制于適當的學生課業(yè)負擔,而是傾向于監(jiān)督小學生完成較多的美術課后作業(yè),并且嚴厲約束小學生。在此種狀態(tài)下,很多小學生將會表現出懼怕美術課的不良情緒,甚至放棄學習美術學科。并且,多數教師也會直接為同學們給出正確的實物版畫制作方式,因此未能做到充分關注前期的學生思考過程。
師生由于過分關注了美術學習的實效性,那么將會造成小學生忽視自身的創(chuàng)新美術思維,導致多數小學生習慣于既定的實物版畫創(chuàng)作方式。小學生本身處在很關鍵的身心成長期,因此需要適當給予其必要的學習壓力,而不能夠施加過于沉重的數學學習負擔。為了在根源上實現轉變與改進,那么作為美術教師目前必須著眼于引進全新的美術課堂模式。具體針對實物版畫的日常教學領域來講,教師需要運用恰當方式來引導小學生不斷實現創(chuàng)新,摒棄僵化的美術學習思路。
三、實物版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作研究
(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作實物版畫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進行實物版畫教學前,首先要先激發(fā)起學生對實物版畫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主動去進行學習,對實物版畫進行了解的興趣,這樣學生進行學習時才會樂在其中,有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有關實物版畫的記錄片,從實物版畫的起源開始介紹,讓學生了解實物版畫的神秘和美麗之處。同時,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實物版畫作品展,讓學生近距離的體會到實物版畫的魅力。
小學美術課不能夠缺少有趣的美術課情境作為必要的支撐,反之則會呈現枯燥無趣的課堂狀態(tài)。因此在美術課上,教師有必要嘗試運用靈活手段來創(chuàng)建有趣的課堂氛圍。目前,教師已經能做到運用新媒體手段來實現美術課氛圍的創(chuàng)建,確保小學生迅速融入現有的課堂情境中。在新媒體手段的輔助下,小學生即可感受到美術課充滿了趣味性,避免厭煩課堂的情緒產生。小學生經過觀看多樣的實物版畫作品,將會激發(fā)強烈的美術創(chuàng)作熱情,避免小學生由于被動接受美術知識因此滋生了潛在的厭煩心態(tài)。
(二)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生活中收集實物
在進行創(chuàng)作前,需要一定的實物才能進行創(chuàng)作。這時,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收集實物進行創(chuàng)作,體會大自然的自然之美,也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例如,教師可以先通過自己用生活或者大自然中的某些實物進行創(chuàng)作,給學生做示范,然后再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在大自然、生活中收集實物進行創(chuàng)作。
美術知識本身來源于小學生的日常真實生活,因此不能夠脫離生活。教師如果能引導小學生仔細進行觀察,則有利于同學們收集來自于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版畫創(chuàng)作素材,進而增添了實物版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在此前提下,教師目前需要做到運用靈活方式來實現針對同學們美術學習熱情的激發(fā),確保小學生都能感覺到美術課是十分有趣的。通過推行以上的美術教學舉措,小學生將會在潛移默化中喜愛學習美術知識。小學生如果可以感受到自主創(chuàng)造實物版畫的快樂,那么對于美術課將會表現為真心喜愛的情感,進而避免了很多小學生懼怕美術課的情緒。
例如針對“水果靜物”的實物版畫創(chuàng)作要點在進行詳細講解前,教師首先可以為小學生放映平日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的各種水果物體形態(tài),然后要求小學生聯想其他的多種水果靜物形狀。小學生經過上述的生活聯想,應當能夠給出創(chuàng)作水果靜物版畫的基本要點,進而達到了深化針對實物版畫特征理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逐步嘗試自主創(chuàng)作靜物版畫,鼓勵小學生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的美術學科知識。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帶領同學們來到戶外,通過運用親眼觀察的方式來體察美好的自然風景,并且將其轉換成自身的美術創(chuàng)新思維。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創(chuàng)作的能力
對每個人來說,藝術創(chuàng)作都有不同的理解,基于每個人的靈感不同,每個人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各有不同。教師可以在布置任務后,讓學生各自進行獨立的思考、探索、創(chuàng)作,從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獲取不同的靈感。例如,教師可以適當的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獨立的進行思考,從不同的地方獲得靈感進行創(chuàng)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
創(chuàng)作實物版畫涉及多種多樣的創(chuàng)作思路,但是在美術課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下,多數教師都僅限于教給小學生美術大綱中的既定創(chuàng)作方式,然后要求小學生對其進行臨摹。上述方式很可能壓抑了同學們創(chuàng)作實物版畫的熱情。由此可見,小學生若能感受到美術課蘊含的趣味性,則會發(fā)自內心的喜愛學習美術知識。然而實際上,很多美術教師未能做到正確引導同學們來體會創(chuàng)作實物版畫的樂趣,因此讓小學生感覺到美術課十分的乏味無趣。為了塑造與培育美術學科的創(chuàng)新思路,那么教師針對現有的課堂模式必須能夠予以切實轉變,如此才能達到增強同學們美術學習熱情的效果,確保小學生可以運用靈活與自由的思路來創(chuàng)作多種多樣的實物版畫。
具體在轉變原有的美術教學思路時,教師需要做到運用靈活方式來引導小學生,鼓勵小學生跳出僵化的美術學習思路,進而不斷嘗試新穎的版畫創(chuàng)作模式。具體針對美術課的實踐過程來講,師生在美術課上需要做到緊密配合,創(chuàng)建趣味性濃厚的課堂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探求實物版畫知識的興趣。與原有的美術授課模式相比,運用上述的新穎模式更加可以達到培育美術思維的效果,避免小學生陷入單一與僵化的美術思維誤區(qū)。具體在目前的美術課上,教師如果要達到成功推行全新教學模式的目的,那么必須全面著眼于緊密結合美術教學與小學生的真實生活,結合同學們的真實生活體驗來引導小學生創(chuàng)作各類的美術作品。
(四)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僅可以用在語文和數學學習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在美術學習中。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讓學生通過團隊協(xié)作進行創(chuàng)作,使彼此在合作中互相幫助,交流意見,分享靈感,最終做出令整個團隊都能滿意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內成員的創(chuàng)作,還要評價其他小組的作品,由此從別的學生身上獲得經驗和靈感,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自身的不足。
開展合作學習應當體現在美術課上的分組探究,其中前提在于教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各個相應的學習組。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各個學習組的小學生應當預留課堂探究問題,然后要求各組的同學們運用協(xié)作與分工的方式對其進行解答。各個學習組經過全面的分工協(xié)作,應當可以保證實現最佳的美術教學整體效果,確保小學生擁有更強的相互協(xié)助意識。小學生渴求獲得來自于身邊同學以及教師的熱情肯定,如此才能調動同學們自身的數學學習熱情,并且嘗試了解更多帶有難度的美術知識。教師在美術課上應當做到不斷鼓勵小學生,熱情肯定同學們的美術創(chuàng)新思路。教師在察覺到小學生的細微進步時,則應當運用熱情語言對其加以認可,避免小學生懷疑自身的學習能力。具體在創(chuàng)作各種實物版畫時,教師應當引導各組的小學生嘗試突破既定的版畫創(chuàng)作模式,并且將貼近真實日常生活的美術創(chuàng)作思路融入版畫創(chuàng)作中。
在原有的美術教學模式下,多數美術教師都會直接為同學們給出正確的實物版畫創(chuàng)作模板,因此未能做到充分關注小學生展開自主思考的整個過程。師生由于過分關注了美術教學的最終結果,那么將會造成小學生忽視自身的創(chuàng)新思維,導致多數小學生習慣于既定的實物版畫創(chuàng)作思路。為了在根源上實現轉變,那么教師目前必須著眼于引進新穎的課堂思維,鼓勵同學們大膽嘗試多樣化的版畫創(chuàng)作方式。
四、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實物版畫由于起源較晚,發(fā)展較慢,在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中還并不普遍,但由于科學進步的推動、社會的高要求和實物版畫本身的優(yōu)點,使得實物版畫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實物版畫教學,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趣味中進行學習,還能使學生培養(yǎng)起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