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自2014年“文化自信”首次提出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立足“文化強國”戰(zhàn)略,走出了一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人民文化獲得感前所未有,文化自信尤為堅定。
優(yōu)秀傳統文化涵養(yǎng)了自信的根與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和文化基因,中華文明源遠流長,5000年文明孕育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根與魂。傳統文化包羅萬象,蘊含廣博智慧。一是傳統文化閃耀著思想光芒。以孔孟老莊、程朱陸王為代表的思想巨擘在修齊治平、建功立業(yè)的實踐中總結凝練,汲取精髓,形成的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等核心思想,為世代中華兒女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二是傳統文化中蘊含了道德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家國情懷、社會風尚、榮辱觀念凝聚著中華民族最廣泛、最深層的道德規(guī)范與價值取向,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如同春雨潤物于無聲般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三是傳統文化積淀了人文精神。中華傳統文化積淀的人文精神內化于社會和個人的追求中,無論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和”哲學,還是以文化人、以文教人的“文”理念,意在鼓勵人們努力向善向上,最終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終極和諧。
革命文化挺起了自信的傲骨和脊梁。從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guī)ьI年輕的戰(zhàn)士們用鮮血和生命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插上的第一面革命紅旗,到紅軍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中,進行了600次戰(zhàn)斗、跨越了百余條江河、攀越了40余座雪山險峰、穿越了“死亡陷阱”茫茫草地,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從在巍巍寶塔山下、綿綿延河水畔,身陷敵人經濟封鎖的極端困苦環(huán)境中,用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依靠人民的斗爭實踐實現了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毛澤東思想,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基石,到在把握戰(zhàn)略決戰(zhàn)主動、勝利前夜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用“兩個敢于”“兩個務必”的徹底革命精神殊死搏斗、奮力拼搏的西柏坡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在通往革命光明的道路上,一批又一批共產黨人用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精神挺起了中國人的脊梁。而這份用鮮血和生命熔鑄、在黨和人民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鮮明獨特、奮發(fā)向上的革命文化,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無比忠誠,凝聚了中國人民的最深層的愛國情懷。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入了自信的生機和活力。新中國成立以后,在短短幾十年時間里我們擺脫了貧困落后,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辟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擁有5000年悠久文明的古老民族在新時代向世界煥發(fā)出熠熠光輝。就在這樣的發(fā)展進程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應運而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不是無中生有,也不能一蹴而就,它是洗練于5000年歷史長河、磨礪于艱難困苦的革命斗爭、形成和發(fā)展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是一種適應現代社會歷史發(fā)展內在要求的新文化,是最有韌性、最具內涵、最富力量的文化,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它既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繼承,亦是對兩種文化形態(tài)的超越和升華。歷經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過渡轉變、改革開放起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在革命、建設與改革實踐中成長、成熟;從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局限到社會主義文化的青澀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在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fā)展中社會主義文化展現出強大生命力。我們走出一條植根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走出一條堅持“和而不同”的和平崛起道路,充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
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領導力,堅守“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新陣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tài)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fā)展道路?!币肜卫伟盐罩袊厣鐣髁x文化的領導力,就必須緊緊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堅守住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文化新陣地。最為關鍵的是旗幟方向要鮮明。習近平指出:“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边@里包含兩個層面意蘊:一是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能變。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旗幟和靈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社會主義事業(yè)方向是否正確的根本思想保證。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要入心。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我們要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與理論武裝同步邁進,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落地尋常百姓家,生根發(fā)芽。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耳入腦入心上下功夫,以新思想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闊步前行。
努力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chuàng)造力,走好“傳承發(fā)展”的文化創(chuàng)新路。民族復興離不開文化復興,文化復興仰仗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來源于革故鼎新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只有堅持對中華文化在傳承中發(fā)展,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chuàng)造力才是我們生成文化自信、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動力來源。首先,要實現新時代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吸收與繼承”。對于一種文化的反思,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時代會造就不同內涵的文化。而對于我們中華文化的吸收繼承我們也要考慮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不是所有的文化傳統我們都要照單全收,而是要批判地繼承和吸收。把那些在新時代下具有重要現實價值的文化傳統的精華部分拿來做一個新時代的新傳承,激發(fā)其新時代的新魅力。其次,要實現新時代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與轉化”。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優(yōu)秀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轉化”,對于新時代建設文化強國、重構文化自信意義重大?;ヂ摼W時代的到來,為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轉化”提供了全新的時代機遇。借助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傳播會讓文化參與更加主動,普通民眾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為自己的專屬文化代言,每一位平民都可以實現自己的文化夢,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持續(xù)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影響力,展現“大國形象”的文化新魅力。國家文化形象是國家文化影響力的一張重要名片,能否樹立積極正面良好的國家文化形象關乎到國際社會對我們的認知和評價,直接關系到我們文化“走出去”的效果。要想讓世界更好、更準確、更深入地全面了解中國,我們必須要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充分展現“大國形象”的文化新魅力。朗朗乾坤,堂堂中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擁有如此燦爛文明、深厚文化底蘊的我們更應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底氣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不斷增強國際話語權,從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一要講好中國故事。在很多國際公開場合發(fā)表重要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都會講到一些中國故事,從容自信地用中華文化來表明中國態(tài)度、傳達中國精神、展現中國力量。從這些故事當中,全世界會看到一個致力于世界和平發(fā)展、與各國睦鄰友好、立體豐富的鮮活中國,從故事中真正了解中國發(fā)展實踐、讀懂中國立場。二要傳播好中國聲音。我們要不斷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堅定準確自信表明中國立場、發(fā)出中國聲音。既要做到風平浪靜時持續(xù)正面發(fā)聲,向世界發(fā)出屬于中國的積極、響亮、鼓舞人心的聲音,時刻表明中國堅定的正向立場,讓中國的正面聲音在國際社會發(fā)得響亮、發(fā)得持久、發(fā)得深入人心。同時更要在暴風驟雨時從容自信理性發(fā)聲,積極引導國際輿論,做到處于暴風驟雨的輿論漩渦之中時,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從容自信、堅定有力地發(fā)出屬于中國的最強音,向世界展現大國風采,彰顯大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