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珊
一
朵朵是小班時來我們班的,她長得白白凈凈,像個小洋娃娃,十分討喜。剛開學(xué)的幾天,她是班上哭得最兇的一個,別的孩子哭哭停停,只有她整天都在哭,一邊哭一邊重復(fù)著那句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快點來?!睙o論我們怎么哄都沒有用。大約兩個星期后,朵朵漸漸不哭了,在我看來,她和所有新生一樣,已經(jīng)平穩(wěn)地渡過了分離焦慮期,接下來應(yīng)該可以漸漸融入集體生活了。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朵朵不再開口說話,小朋友們都說朵朵是啞巴,她的家人十分焦慮,我也同樣焦慮。
二
早上,朵朵入園后,為了逗她說話,我問朵朵:“今天是誰送你來上學(xué)的呀?”朵朵不回答我。我又問:“是爸爸嗎?”朵朵搖搖頭。“是媽媽嗎?”朵朵搖搖頭?!笆菭敔攩幔俊倍涠潼c點頭。朵朵在幼兒園一直是這個狀態(tài),對于別人的提問,只要能用點頭或搖頭來回答的,她就只是點頭或搖頭,倘若需要說出具體內(nèi)容,她就沉默不語。
歌唱活動時,老師要求大家合唱,我偷偷觀察朵朵,分明看到她的嘴巴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動,可是一旦要求她單獨唱時,她又沉默了。
下午放學(xué),爺爺來接朵朵回家,爺爺要求朵朵和老師說“再見”,朵朵總是招招手,就牽著爺爺?shù)氖肿吡恕5茸叩叫iT外大約100米的樟樹下,朵朵開始說話,天天如此。媽媽描述朵朵在家里完全是另一個樣子:活潑、好動、能說會道,甚至有些“瘋”,每天晚上回家后特別興奮,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幼兒園里發(fā)生的一切她都能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每天還會在家里模仿老師上課、點名。
三
12月6日這天,我記憶深刻,因為這天朵朵終于開口說話了!這是朵朵入園3個多月以來第一次開口說話,這件事著實讓我們?nèi)齻€老師興奮不已。這一天是家長開放日,朵朵的媽媽來了,整個上午因為有媽媽陪著,朵朵異常興奮,一直和媽媽說話。午飯時,媽媽要走了,朵朵沒有哭,高高興興地和媽媽說“再見”。午餐過后,小朋友們排著隊去午睡房,路上有小朋友和我說:“趙老師,朵朵說話了。”我仔細(xì)一聽,朵朵果然在說話,而且說話的聲音很大。進(jìn)午睡房后,朵朵仍在說話,她說話的內(nèi)容大致是:“我家有天線寶寶,我家還有巧虎?!睘榱舜_定她確實說話了,我就問了她一些問題:爸爸叫什么?媽媽叫什么?你家住在哪里?你們小組有哪些小朋友?朵朵都是有問必答,最后興奮地唱起歌來??吹蕉涠淦孥E般地說話了,我們特別高興??墒俏缢鸫埠?,朵朵又不說話了,第二天、第三天又回到從前的狀態(tài),我們的情緒從高潮跌入低谷。
四
朵朵媽媽十分焦慮,幾乎每天都會就朵朵的事與我交流。朵朵媽媽提出帶朵朵來我家做客,想考察朵朵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不說話,是不是因為害怕老師。這一天,朵朵來到我家,我熱情地招待她們,她在我家和在幼兒園完全判若兩人,她能輕松地和我交談,我問什么她就答什么,令我很驚訝。我問她:“朵朵你為什么在幼兒園不說話呀?”她回答說:“我嗓子疼。”
為了進(jìn)一步了解朵朵不說話的原因,我和朵朵的媽媽進(jìn)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交談中得知,在朵朵之前媽媽曾生過一個男孩,因為早產(chǎn)夭折了,所以媽媽懷上朵朵時,一家人都特別緊張,生怕再有什么危險。結(jié)果朵朵又是早產(chǎn),這更讓一家人擔(dān)心。所以,朵朵從小到大都在百般呵護(hù)中成長,由爺爺奶奶輪流看護(hù),很少與別的孩子接觸,導(dǎo)致她性格孤僻、膽小,自理能力很差。據(jù)朵朵媽媽說,朵朵一直不怎么主動與人交流,即使有一群孩子在一起玩,朵朵也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與人交流,這些年來在家里只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其他人都不喊。
根據(jù)上述情況,我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并咨詢心理專家,確定朵朵的癥狀是典型的“選擇性緘默癥”。本癥大多于3~5歲發(fā)病,女孩多見,主要表現(xiàn)為沉默不語,甚至長時間一言不發(fā)。但這種緘默有選擇性,即在一定場合下講話,如在家里或面對熟悉的人;而在另一種場合就不講話,如在幼兒園或面對陌生人。從朵朵的現(xiàn)狀分析來看,長期的過度保護(hù)讓孩子過于敏感、膽小,選擇性緘默多半是沒有安全感、緊張、焦慮造成的。在得到朵朵媽媽的認(rèn)同后,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幫助朵朵改變現(xiàn)狀。
五
為了讓朵朵有更多的機(jī)會和小朋友接觸,朵朵媽媽打印了很多朵朵的名片,上面有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發(fā)給班上的每個孩子。朵朵媽媽幾乎每個周末都會邀請小朋友們來家里做客,有時候老師也會參與其中。在家里朵朵很放松,與同伴、老師有說有笑,玩得很開心。
為了鍛煉朵朵的膽量,我們會有意識地請她做我們的小幫手,早上幫忙拿體育器械,吃飯時幫忙分發(fā)碗筷,畫畫時幫忙分發(fā)油畫棒等。除此之外,我們還格外關(guān)注她,給她多一份關(guān)愛,幫助她消除焦慮情緒、增強(qiáng)自信。
朵朵從不主動與人交往,下課或開展游戲時她總是很孤獨,為此,我特地安排了三個性格活潑、主動的女孩,成立了一個幫扶小組,一下課就主動陪朵朵玩。朵朵也逐漸感受到與小伙伴們一起游戲的歡樂,與同伴的交流也漸漸變多了。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在等待了漫長的一年后,朵朵終于開口說話了,她和其他孩子一樣每天有說有笑,愉快地融入班集體中。當(dāng)朵朵媽媽得知孩子的轉(zhuǎn)變后激動得熱淚盈眶,我也同樣感到十分欣慰。面對孩子的特殊問題,教師要進(jìn)行理性的分析與思考,同時學(xué)習(xí)相關(guān)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才能讓教育有所成效。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區(qū)寶塔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