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蘇迪曼杯賽在南寧舉行,而這項創(chuàng)立于1989年的賽事亦剛好走過了三十年的歷程。
雖然蘇迪曼杯賽是印尼人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而且也是用印尼羽協(xié)前主席蘇迪曼的名字命名的,但這項比賽從創(chuàng)立之初就與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曾經(jīng)江湖傳說,印尼人當年想創(chuàng)辦這樣一個混合團體賽,主要是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羽毛球隊太強大,在湯姆斯杯和尤伯杯這兩大團體比賽中獨步天下。把羽毛球視為“國球”的印尼人很難從中國隊手中奪走湯杯和尤杯,于是他們提出創(chuàng)辦一個混合團體賽,希望可以一嘗團體冠軍的滋味。
世界羽聯(lián)采納了印尼的建議,于1989年創(chuàng)辦了蘇迪曼杯混合團體賽,兩年一屆,與當時同為兩年一屆的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同時同地進行。首屆蘇迪曼杯賽便是在印尼舉行,印尼隊也如愿成為第一支捧起蘇迪曼杯的冠軍球隊。
蘇杯創(chuàng)辦之初,當時強大的中國隊對這一新興賽事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而從1989年至1993年的三屆蘇杯賽上,中國隊均未闖進最后的決賽。有意思的是,印尼隊雖然奪得了首屆蘇杯冠軍,但此后他們再未嘗過捧杯的滋味,在第二屆、第三屆蘇杯賽上,韓國隊蟬聯(lián)冠軍。
到了1995年,此時的中國隊經(jīng)歷了隊伍大調整,一代功成名就的老將逐一退出賽場,代之而起的是一批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隊伍的整體實力下滑,把持多年的湯杯和尤杯盡失。處于低谷階段的中國隊于是把目標鎖定在競爭激烈程度相對低于湯尤杯的蘇杯賽上。1995年第四屆蘇杯賽,以年輕人為班底的中國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首次捧起了蘇迪曼杯,尤其在決賽中戰(zhàn)勝的還是當時奪冠最大熱門印尼隊。自此,中國隊逐步走出低谷,重新登上世界羽壇的高峰,直至2003年,中國隊實現(xiàn)了蘇杯四連冠。
來到2003年,世界羽聯(lián)將此前一直同時同地進行的蘇迪曼杯賽與世錦賽拆分為兩個異地異時進行的大賽。2003年的蘇迪曼杯賽于5月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行,結果中國隊在決賽中不敵韓國隊,未能實現(xiàn)蘇杯五連冠。但僅僅相隔兩年,中國隊便在2005年于北京舉行的蘇杯賽中奪回蘇杯,并實現(xiàn)了蘇杯六連冠的壯舉。
然而,到了2017年,中國隊再次經(jīng)歷大換血,再次經(jīng)歷隊伍調整初期不可避免的陣痛。在當年于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舉行的蘇杯賽上,中國隊在半決賽中戰(zhàn)勝了最強大的對手日本隊,卻在決賽中敗給了當時不被看好的韓國隊,痛失蘇杯。今年5月,蘇杯賽來到了南寧。無論從戰(zhàn)績還是隊伍的構成,感覺現(xiàn)在的中國隊與1995年時的中國隊非常相似,而重奪蘇杯又一次成為中國隊再度崛起的起點。
在寫這篇卷首語的時候,中國隊已在小組賽中獲得兩場5比0的完勝。經(jīng)過二次抽簽,在淘汰賽中又抽到了上上簽,至少在半決賽時避開了近年來實力回升的印尼隊,同時與奪冠最大熱門日本隊只有可能在決賽中相遇。比賽仍在進行中,希望中國隊一路好運,復制1995年蘇杯的激情一幕。
就蘇杯賽本身而言,在走過三十年后亦將舊貌換新顏。以往,蘇杯與湯尤杯最大的不同是,蘇杯賽為分級別的賽事,參賽隊按照水平高低被分成第一至四個級別,只有第一級別具備爭杯資格。
與湯尤杯賽相比,蘇杯不僅有競爭冠軍的刺激,還有重在參與的歡樂。正是通過蘇杯,我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有人在打羽毛球,就好比參加這屆蘇杯的格陵蘭隊。但是,這屆之后,這樣的場景將不復存在,因為世界羽聯(lián)已經(jīng)確定將蘇杯改為與湯尤杯賽一樣?;蛟S比賽的觀賞性會提升,但蘇杯亦將失去原有的包容與歡樂。從在世界范圍內(nèi)推廣羽毛球運動這個角度出發(fā),這樣的改變或許很難帶來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