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吉祥
很多人都會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不同場合,選擇戴不同材質(zhì)、不同款式的帽子。這是因為,小小一頂帽子既有遮陽、保暖的實用性和裝扮的美觀性,還有標識作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據(jù)人們所戴的不同的帽子,我們就能判斷他是軍人,還是警察;他是護士,還是廚師……
在眾多的帽子中,有一種禮帽在古時候是身份的標志,只有皇帝、太子、親王才能戴(在有的朝代,諸侯、大夫也可以戴),這種禮帽就是冕冠,也叫冠冕。當然,這種禮帽并不是他們想什么時候戴就什么時候戴,想在哪兒戴就在哪兒戴,他們也需要嚴格按照制度戴呢!
按照禮制的規(guī)定,在祭天祭祖、祭社稷、祭先農(nóng)、皇帝登基大典,以及一些重要節(jié)日如正旦(春節(jié))、冬至等時,皇帝、太子、親王才可以戴冠冕?,F(xiàn)在很多繪畫作品、影視作品為了表示人物的身份是皇帝,不論是看書、散步還是處理政務,皇帝頭上都戴著冠冕,這完全是錯誤的!
在古代描繪帝王的繪畫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焦诿幔悄壳皣鴥?nèi)作為文物的冠冕僅有兩件:一件是在今山東省鄒城市明魯王朱檀墓出土的九旒(liú)冕,現(xiàn)存于山東省博物館;另一件是袁世凱稱帝時穿戴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冠冕, 現(xiàn)存中國國家博物館。
仔細看看上頁圖中的九旒冕:中間圓筒狀的冕高18厘米,它是先用藤篾編成骨架,再包上羅絹,涂上黑漆,最后鑲上金邊、金圈制成的;在冕的兩邊,各有一個用黃金制成的圓形小物件,它的名字叫“梅花金穿”,錐形的金簪子可以從中穿過;冕上的纟延(yán)板長49.4厘米,前后兩端各有9條垂旒,每條垂旒有9個玉珠,既精致又美觀。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冠冕實物,九旒冕可是被評為山東省博物館“十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呢!
你是不是在想,人戴上這頂冠冕后,前面有這9 條垂旒,看東西多不方便呀! 其實,冠冕中的各種物件不僅是為了裝飾美化,還有較深遠的含義。垂旒就有“蔽明”的含義,表示帝王不看傷天害理的邪惡之事。在纟延板中間下面,有一條名為“橫”的玉石,在橫的兩端用絲線垂下一個玉珠,玉珠的位置恰好在人的耳朵那里,它的名字叫“充耳”。你聽過“充耳不聞”這個詞吧?“充耳”的用意就是勸誡帝王要明是非、求大德,不要聽他人的讒言。
冠冕做成這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當一個親王戴上冠冕后, 面對祖先神靈或天地山川之神,必定要身體端正,不能晃動,神情肅穆,目不斜視,一旦戴著冠冕左顧右盼,任意晃動,那些垂旒上的珠子就會抽打他的臉頰,予以警告。冠冕是要限制穿戴者的行為,規(guī)范他的舉止的。
皇帝的冠冕有12條垂旒,每條垂旒有12個玉珠。如果是皇帝戴上冠冕面對大臣正襟危坐,會顯得格外威嚴。他透過珠子, 能看清朝堂中人們的一舉一動, 下面的群臣卻看不清他的表情,無法揣摩他的心思,會更加小心謹慎。冠冕又多了這一個作用,是不是很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