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扎提·哈斯木
摘 要:《論語》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著崇高的地位,古人用半部《論語》治天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墩撜Z》是孔子思想的結晶,其道德觀念、教育觀念、政治觀念等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而對于小學生們來說,他們正處于形成自己獨特思維方式和道德觀念的初步階段,亟需感受并學習《論語》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內涵。因此,《論語》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本文將從《論語》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改良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三方面加以探討,以挖掘《論語》的精髓為小學語文老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用探討;《論語》
引言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四書”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可比肩現(xiàn)在耶穌的《圣經》。其中,《論語》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主要記錄了孔子對于教育、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哲學思想。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以“仁”為核心指導思想,以培養(yǎng)“君子”為教育目標,以“因材施教”為教育方法,并主張“有教無類”的教學態(tài)度。因此,厘清《論語》的教學智慧,不僅可以很好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還可以把握住教育精髓,為小學語文教學更好地踐行新課改提供借鑒。
一、《論語》的地位
孔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孔子的哲學思想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涉獵,其弟子將他的言行通過語錄體的形式記錄下來,整理成《論語》一書[1]。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該書是古代科舉考試中的教科書之一,其“以政為德”的政治主張、“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等十分前衛(wèi),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論語》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影響著好幾代人對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研讀《論語》可以打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讓學生們一窺其貌,并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和先人的優(yōu)秀思想。
二、《論語》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
(一)有利于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擴張,中國文化受到全球文化的沖擊。守住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教育界的一道使命。而小學語文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墩撜Z》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論語》,可以為學生打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大門,讓學生在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好地傳承下去。
(二)有利于提升文學素養(yǎng)
《論語》是在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被流傳下來的寶貴遺產。它獨特的文學價值吸引著無數文學愛好者,被文學創(chuàng)作者所學習、吸收與借鑒。學生在對《論語》的學習中,可以點燃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愛火。老師針對《論語》展開的深入回溯與挖掘,可以讓學生體會仁、義、禮、智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三)有利于塑造高尚人格
小學生正處于形成人格的初步階段,可塑性很強。因此在小學語文中引入《論語》,可以讓學生習得書中的可貴品質。《論語》是一部培養(yǎng)君子的教科書,文中的德育思想對后人影響深遠。其中,“見賢思齊”、“厚德載物”、“誠信孝悌”等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可以幫助小學生們塑造堅韌的風骨、擴張廣博的胸懷,樹立堅貞的道德操守。
三、《論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制定
國家課程改革的每一次更新和調整,都需要回溯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讓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展。新課改汲取了孔子在《論語》中的教學智慧,更新了更全面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2]。
細讀《論語》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與弟子的談話內容十分多樣,既貼近生活如:耕作、服侍父母、飲食起居、交友等,又包括政治如:戰(zhàn)爭、祭祀、參政等。如孔子在《學而》一篇中提及“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而已”。又如孔子在《子罕》一文中說“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由此可見,孔子的發(fā)表的觀點都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
新課改吸收了孔子的觀點,提出了小學語文課程內容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新知識的消化吸收建立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此外,越來越多儒家文化的代表文章被編入到小學語文的校本課程,包括《論語》在內,并成為重要的輔助教材。
(二)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
《論語》中包含了不少孔子的教學智慧,它所涉及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觀,能夠幫助小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論語》中關于學習的觀點十分豐富。有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有關于學習方法的,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等。這些觀點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謙虛的學習品格,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多學、多思、多總結的學習方法。此外,孔子提出的“學以致用”的觀點也是十分經典的,他鼓勵學生經常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論語》中關于學習方法的論述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對學生們提升小學語文的學習效果大有幫助。
(三)改良老師的教學方法
孔子的教學生涯中,一直秉持著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孔子的弟子眾多,因弟子們的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在學習同樣的知識時,孔子會根據弟子的差異,給予不同的指導。比如,同樣是問“仁”,孔子針對不同的弟子給予不同的回答。當顏回問的時候,孔子答:“克己復禮為仁?!币驗轭伝刭Y質高,他給的回答直達問題核心,顏回立馬得到要領。而子貢問的時候,孔子卻答:“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弊迂暭揖掣挥?,做事好高騖遠,孔子便教誨他先從自己做起,才能真正達到“仁”。
孔子“因材施教”的觀點,為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很好的指導。在面對全班同學時,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志趣、性格和能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并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方案,以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佚名.《論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142.
[2]佚名.小學語文教學中《論語》的應用價值[J].新校園(閱讀),2018(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