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妍麗
摘 要: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內在驅動力促使國際交流日益密切,英語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顯得格外重要。而閱讀更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難題、師生共同重視和深入分析的重要課題,包括教學目標、課程內容設置,授課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同樣也是值得關注的要點所在。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大腦內在潛能,鍛煉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促進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獲得高分。
關鍵詞:英語閱讀;銜接教學
引言:
英語作為一種日益重視的語言發(fā)展,在國際交流上被廣泛應用,而閱讀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得到提高,除了掌握基本的發(fā)音和詞匯外,還需要進行大量有效的閱讀,通過多渠道的學習探究、有目標性的總結,目前加上參考范圍的擴大,更需要查閱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做題的過程找到解題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從多個方面探索加強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銜接思路及對策進行分析。
一、教學目標及方式的變化
新課標的教材內容不同以往,多樣化的新知識點覆蓋了各個層面,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學生依據書本內容認識所學詞語,并根據規(guī)律寫出正確的答案,借助圖片的輔助讀懂相關短文和一些基本的童話故事,依照部分短文提供的信息,大致推導出其中的中心思想。信息技術的更新?lián)Q代對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不再局限于基本的段落大意理解程度,而是在此基礎上能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做出正確的分析。目標跳躍性強、波及范圍廣,涉及的知識點也更難。因此,要想將閱讀在短期內提高著實不易。初中階段,不再像小學那樣隨意玩耍、打鬧;年齡的增長,加之升學考試及父母的期望所造成的壓力,課堂內容知識點錯綜復雜,新的信息一個一個接踵而來,這對其自身的自我約束力和優(yōu)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了較高的要求。很多情況下,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學生們自覺性進一步強化的同時,導致對英語課堂閱讀學習就變得枯燥乏味,因而造成偏科現(xiàn)象嚴重,成績總體得不到提高。
二、教育思路及應對的措施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導致整個學習狀態(tài)偏低。作為老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相同步,適當增添課堂探究樂趣,提升學習自信心,豐富教育教學內容,穩(wěn)步提高閱讀水平。
(一)明確目標
堅持貫徹課堂教學總目標,將閱讀作為學生英語探討的興趣點。在具體的組織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大綱要求,依照各個同學們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提升閱讀技巧。看到一篇文章可首先學會通篇瀏覽,另外抓住首段尾段,最后根據已有的詞匯掌握推斷出大體文意。因為學生本身的詞匯量缺乏及自身閱讀習慣的局限性,所以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盡量選取圖片式的文章,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運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后期在基礎提升的同時可適當增添一些理論性較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文章進行閱讀。多選擇簡單的、實用性強的篇目,對于題材的多樣性選取,才能更好地激發(fā)閱讀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一種體裁的閱讀。平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流,為其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逐步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習慣養(yǎng)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強化銜接
為師生搭建共同的學習平臺是探索教學銜接的有效手段,密切交流,加強合作,及時溝通學習問題,拓展閱讀空間。校方可定期組織師生口語比賽活動,適時鼓勵嘉獎。固有的落后思考方式總是以形象思維思考問題。進入初中階段,將側重點轉向多種思維方式的提高,運用多種教學模式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其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角色扮演和表演,將實操練習與周圍環(huán)境相結合。盡可能地從生活中及網絡技術的運用上選取材料,增強教學的直觀能動性和趣味性,豐富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針對個別學生的語詞障礙,如剛說出兩三個詞匯接下來的詞匯不會說或者想不起來,教師可主動上前提示,以此方式強化知識技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單詞成句、段落大意理解不透徹等現(xiàn)象,這樣既影響閱讀速度也不能做出正確的答案。隨著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加強,要合理引導、啟發(fā)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其動腦思考,學會如何在文章中找尋答案,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選出正確答案。以此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幫助后續(xù)知識的理解程度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自信心,從而產生持久的動力,促進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銜接已經是當下課程發(fā)展目標不容忽視的教學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學習外來優(yōu)秀新思想、新方法,合理有效地將其發(fā)展為適應本校發(fā)展的理論教學應用中。通過多途徑的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英語閱讀理解力,掌握做題技巧和方法學習,詞匯擴充,提高學習興趣,養(yǎng)成自主學習為目標,促進英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余丹娜,英語閱讀教學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4(7):20-21,13.
[2].李倩,林殿芳,批判性思維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批判性思維指導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在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中的運用[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5(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