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以彰顯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按照2016年修訂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種元素,其中90種自然存在,另28種由人工合成。
歐洲化學學會不久前發(fā)布一張“扭曲”的元素周期表,指出由于人們過度使用,部分元素可能在未來的100年內(nèi)從地球上消失。這些元素有氦(He)、銀(Ag)、碲(Te)、鎵(Ga)、鍺(Ge)、鍶(Sr)、釔(Y)、鋅(Zn)、銦(In)、砷(As)、鉿(Hf)和鉭(Ta)。
氦被用來冷卻核磁共振掃描儀中的磁鐵,也被用以稀釋深海潛水所需的氧氣;核反應(yīng)堆中重要的控制棒使用鉿;鍶鹽被添加到煙花里,綻放出鮮艷的紅色;釔是照相機鏡頭的組成成分,它使得鏡頭抗沖擊并耐熱,除此之外它還被用于激光和合金里;鎵被用來制作高質(zhì)量的鏡子、發(fā)光二極管和太陽能電池。
生產(chǎn)手機大約需要30種元素。其中供應(yīng)充足的有:氫、碳、鋁、硅、氧、鉀、溴、鑭、鐠、銪、釓、鋱。對于這些元素,我們暫時不必擔心。未來有供應(yīng)風險的有:鋰、鎂、磷、鎳、銅、釹、錫、銻、鎢、金、鉛。因使用量增加,有枯竭風險的有兩種:鈷、鏑。100年內(nèi)面臨嚴重枯竭威脅的元素有:鎵、砷、釔、銀、銦。
以銦元素為例,它廣泛用于制造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觸摸顯示屏,按現(xiàn)在的速度繼續(xù)下去,銦只夠人類再用20年。
氦是“稀有氣體”,可能只夠人類再用幾十年的時間了。
因為氦氣密度小,且為惰性氣體。換言之,在大氣中的氦氣,不足以被地球“吸引”,往往輕易地逃到宇宙空間去。
科學家警告大家:不要再在生日派對上放飛氦氣球了,因為核磁共振掃描和深海潛水更需要這種惰性氣體。 ? ? ?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