鴯鹋是世界第二大陸地鳥,也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鳥類,和袋鼠一起成為澳大利亞的象征,登上澳大利亞的國徽。不過,鴯鹋最初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并不高,更悲催的是,還曾經(jīng)作為罪大惡極的“頭號罪犯”被追殺。
1932年,在全球經(jīng)濟大衰退的高峰期,農(nóng)民生活日益貧困,澳大利亞卻迎來了干旱的夏天。雪上加霜的是,在小麥即將收獲之際,成千上萬的鴯鹋竟涌入農(nóng)田,它們不僅瘋狂吞食小麥,還踏壞農(nóng)田。農(nóng)民的困境進一步加劇,憤怒的農(nóng)民請求澳大利亞政府消滅鴯鹋。澳大利亞國防部部長于是派出皇家炮兵團的馬里帝茲少校做指揮官,全權負責此次行動。
第一次射殺場地在西澳大利亞的坎皮恩鎮(zhèn)大農(nóng)場。馬里帝茲以為打鳥而已,并沒有太在意,帶人攜帶機槍,信心十足地守在埋伏圈附近。鴯鹋出現(xiàn)后,馬里帝茲立刻下令開槍,鴯鹋卻分成幾小隊以驚人的速度逃到機槍的射程外。當天,只有12只鴯鹋被射殺。幾天后,馬里帝茲等人再次伏擊它們。出人意料的是,機槍卡殼了,鴯鹋趁機吃飽并逃之夭夭。
雖然行動失敗了,這時馬里帝茲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鴯鹋每次被射殺時,總有一只領頭鴯鹋“指揮”其他鴯鹋先逃走,它自己最后才逃離。于是馬里帝茲決定改變策略,把機槍安裝在卡車后面,準備“擒賊先擒王”,讓狙擊手瞄準射擊。但是,司機全速駕駛,車顛簸得厲害,狙擊手根本無法瞄準。而領頭鴯鹋好像覺察到了異樣,開始不停地變換方向奔跑。一會兒工夫,它就把卡車引到了河邊。河水太深,卡車無法行駛,會泅水的鴯鹋很快消失在了馬里帝茲的視線中。這次大規(guī)模的“圍剿”就這樣草草收場了。大量的鴯鹋繼續(xù)“騷擾”西澳大利亞,當?shù)剞r(nóng)民不堪其擾,強烈請求政府繼續(xù)圍剿鴯鹋。
馬里帝茲再次被任命為總指揮。這次他吸取教訓,制定了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他們在當?shù)鼐用竦呐浜舷?,把鴯鹋?jīng)?!叭肭帧钡柠溙镉描F絲圍了起來,準備把鴯鹋引入包圍圈,來個“甕中捉鱉”。終于,幾百只鴯鹋進入了“包圍圈”,士兵們開始瘋狂掃射。聽到槍聲的鴯鹋狂奔著跳出鐵絲網(wǎng)。受傷的鴯鹋卻不退縮,直接向前跑,沖向士兵,用嘴巴啄士兵,用翅膀撲打他們。四面受敵的士兵只得扛著槍逃命去了。
馬里帝茲費盡艱辛組織的“鴯鹋大戰(zhàn)”收效甚微,他們用了一萬發(fā)子彈,只消滅986只鴯鹋。盡管澳大利亞的農(nóng)民仍然抱怨鴯鹋的“惡行”,但是,澳大利亞國防部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他們怕軍方遭受更慘重的損失。
經(jīng)過這一次沖突,鴯鹋卻因禍得福,澳大利亞政府出臺法律保護鴯鹋,至1988年,相關法規(guī)已陸續(xù)完善。由于鴯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而且一般只會向前奔跑,不輕易后退,澳大利亞人認為它象征著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鴯鹋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澳大利亞的國徽。這樣的幸運,恐怕也只有鴯鹋能遇到了。
(據(jù)《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