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兒童認識的情趣表現(xiàn),是兒童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更是接受知識的源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將會顯示出進取的、主動的、高效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小學科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怎樣上好科學這一門課程,這是擺在每個科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茖W這門課程的改革,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理解科學的含義。在教學中,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我們進行科學教學的重要工作。
一、 在實踐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讓學生愿學勤學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現(xiàn)實的辯證途徑。"學生只有在親自實踐中才會獲得最直觀、最形象的感受。
在小學階段的兒童有著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求知欲強,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特點。因此他們認識事物是按照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探索未知的認識規(guī)律進行的。在教學中,明確把握這些特點,組織和指導學生去觀察實踐,去討論探索,使他們充分得到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
例如:教學《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時,我?guī)ьI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校園中,讓他們看樹、看花、看地上爬的螞蟻、看草叢中蹦跳的螞蚱、看天上飛的鳥兒,眼前的自然美景深深打動了孩子,他們陶醉了!我告訴他們這就是自然界中生命 的存在方式,生命在自然界中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其中包含著無窮無盡的科學知識。如:魚兒為什么離不開水?魚在水中如何呼吸?水為什么往低處流?蚯蚓為什么具有再生功能?螞蟻的力氣有多大等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之中處處皆科學,從學生內(nèi)心深處誘發(fā)出進行科學探究的沖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
二、 在探究活動中保持學習興趣 讓學生得到發(fā)展
探究性學習是科學的核心,它對我國目前的小學科學課程改革是一個新的觀念。在教學中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及善于觀察,逐漸地把學生的興趣引到學科學、用科學的探索軌道上來。
比如在教學《空氣的性質》一課,有個課外拓展題,做一個“水火箭”,同學們知道自己要做“水火箭”玩具都非常高興,他們紛紛找來雪碧瓶、橡膠塞、氣門芯、卡紙等,然后人人參與,一起做了“水火箭”,當打開氣門芯,“火箭”上升時,同學們歡呼起來。課外科學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生活,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本課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前質疑,當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與現(xiàn)實的情況產(chǎn)生矛盾時,學生強烈的求知成為探究的動力,當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得出正確的結論時,他們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在探索中,在問題情境中,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 在激勵中,在多元化的評價中提高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激勵機制是提高學習興趣的保證,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從而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舞臺,在老師,同學們贊賞的語言中,發(fā)言的學生是多么自豪呀!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例《金色的秋天》,為了將學生的視野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的、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教學一開始,我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自然界里,你了解秋天里事物都有哪些變化?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提出后,立即就有許多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的樹葉變成了黃色,""小草黃了,""楓葉變成了紅的了,""大雁開始飛到我們南方來了,""青蛙開始冬眠,""菊花開、桂花香、我們?nèi)碎_始穿上了秋裝……。"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都能從動物到植物及人們生活了解到秋天的變化,那為什么人們把秋天比喻成金色的呢?"老師我說,因為秋天大多數(shù)植物的葉變成黃色和紅色的,所以把秋天比成金色的。""那誰最能干,會編成兒歌?"我問。
"大雁開始往南飛
我知道
秋天來了
……。"
"你們真像小詩人,編得真好!"我高興地為發(fā)言的孩子鼓掌,全班同學也被我?guī)?,大家在掌聲中興趣盎然地練習編兒歌,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愛生的情感融入親切的贊賞聲中,如絲絲小雨滋潤著孩子幼小的心靈。良好的激勵機制要老師真摯的愛生之心去搭建,在老師不經(jīng)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中流露出的真愛,激起的是學生愛的熱情。
《新課標》中倡導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在科學實驗中失敗是常有的事,當學生經(jīng)歷失敗時,教師更加需要運用激勵的話語去安慰他們,幫助他們總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們再投入探究活動中。
營造互動式的評價氛圍。在開放的科學教學中,我們大量的運用小組共同學習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一項實驗是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的。因此,小組與小組間,本組與組員間,教師與學生間也會存在相互評價。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會去欣賞、分享其他同學的成功,從別人的身上吸取長處,提出合理的見解,形成相互交流的互動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經(jīng)常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老師)的做法怎么樣,有什么建議嗎?民主的氛圍,在互動的學習中,學生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新的火花才能得以檫亮。
一切創(chuàng)造都源于實踐,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科學探究活動的主體,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親手操作,用各種器官去感知,在問題中去探究,從而發(fā)展學生認真、細致、堅持的科學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我們能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造力的高素質人才,把每個孩子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何聯(lián)(1967年3月),男,漢族,四川鹽亭一級教師,大專,小學科學教師,現(xiàn)在鹽亭縣柏梓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