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商學院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手機上的電池電量塑造了人們看待時間和空間的方式,以及電池保護措施如何定義用戶身份。那些監(jiān)測電池電量并采取措施保持高電量的受訪者稱自己是“控制狂”、“計劃者”和“強迫癥患者”。那些經常讓手機電池耗盡電量的人往往被認為是“非常令人沮喪”、“雜亂無章”和“不體諒”的人。同時這項研究認為,由于手機現(xiàn)在不僅僅是一種通訊工具,它們還充當了地圖、數(shù)字錢包、娛樂系統(tǒng)、日記、銀行、步進計數(shù)器和脈沖計數(shù)器等角色,所以導致電池電量成為社交和消費任務的核心因素。
LG也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智能手機用戶中,近9成在電量低時會有“痛苦”的感覺。這雖然不是真正的疾病,卻像病毒般蔓延開來。也正因如此,手機續(xù)航成為衡量手機指標的重點之一;而共享經濟的喧囂過后,似乎只有共享充電寶成了最后的幸運兒,不僅活得好好的,最近還漲價了,從最初的1元/小時上漲到最高8元/小時,在“薅羊毛”越來越難的當下,想必不少人的電量焦慮癥更嚴重了。
我去辦:手機沒電可高興了,終于可以讓眼睛休息了。
為愛癡狂最愛吃糖:只要在家,1%都無所謂。
hiadtfawlmth-bihi:關掉電池百分比,暫時緩解了我的電量焦慮。
是Reina吖:還有30秒自動關機,我一個鯉魚打挺起來找充電器,我這定力無人能及了吧?
一葉亦渡秋:對于社交全靠手機的“沖浪兒”來說,手機沒電=與世界脫軌。
友情提示
10月7日放假休刊一期,10月14日正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