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云
終于要寫一寫南京。所謂最熟悉的陌生人吧,對這座太熟悉又有著深厚感情的城市,心有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在中國的地理版圖上,南京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北方人說它是南方,江南人說它像江北,屬于長三角,卻地處邊緣,北西南三面緊鄰安徽,盡管自古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贊譽。在文化習俗上,南京既不如吳語江南精細婉約,又比北方地區(qū)多一份清麗,兼?zhèn)淠戏街愫捅狈街?。兩者疊加,往往處于一種“不南不北、不東不中”的尷尬境地,很難讓人找到它的準確定位。南京的歷史底蘊又極其深厚,如煙的往事和層層的迷霧相互交織,更讓這種感覺如鏡中花,水里月,飄忽不定。那么,勢必要梳理出一個點,最能概括,也最能代表這座城市的精魂。
這個點,我以為是玄武湖。
一
玄武代表著北方。中國文化里有四象,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數這個玄武最有意思。其他三個一看便知是動物,玄武也是傳說中的動物,但與其他動物不同,它是龜與蛇的復合體。青龍也好,朱雀也罷,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出,這龜與蛇復合又是什么模樣呢?想象不出來,也見過描繪的圖形,不好看,也記不住。是的,龜和蛇拼湊一起,樣子怎么也不會有多俊。
但玄武這個名字好聽。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加上個武字,代表幽暝廣遠的北方很是貼切。事實上,無論龜還是蛇,古代都是四靈之一,古人用龜蛇象征玄武是很有深意的,決不像我們看到的那么膚淺。我也很喜歡玄武這個名字,總覺得其中暗藏著剛勁和玄機,充滿不可預知的力量感,正如我喜歡的北方。
或許玄武這個詞有些令人生畏,國內叫玄武的地方并不多,有名的更少。最有名的就是南京玄武湖了,某種程度上,玄武湖可以看作玄武這個方位名詞的最佳詮釋,也是唯一的代表。
玄武湖配得上這份沉甸甸的寓托。
玄武湖在南京城的正北方。溯古追源,有2300多年歷史了。古稱桑泊,相傳是孫權訓練水軍的地方。面積不小,比西湖差不了多少。玄武湖最顯赫的名頭,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皇家湖泊,明代作為禁苑存在。1928年被辟為公園,一直是南京最有名的景區(qū)之一。
這都是人所皆知的東西。玄武湖固然有名,但南京的自然文化勝跡實在太多,為什么要選玄武湖作為最能代表的那個點呢?論旅游熱度,比不上中山陵夫子廟,論歷史源流,比石頭城稍遜風騷,那么,我們回到起點,即答案還在于它的名字,那個有著無限豐富內涵的玄武。
記不清去過多少次玄武湖。但每次走在玄武湖里,都有一種說不出滋味的復雜感覺。第一次去如此,若干年后再去,似乎仍是如此。很多時候,我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仿佛時間就此凝滯,一切從未發(fā)生,我的前生對它既已熟識,今世它仍然是這番模樣。
剛到南京上大學的時候,有位同學用一個詞形容玄武湖,“大而無當”。這“大而無當”是什么意思,不甚了了??僧斘以谛浜锓磸湾已矔r,有點明白了。所謂大,是玄武湖確實很大,毫不局促,完全迥異于擠在城里的感覺,而那個當呢,是指玄武湖除了幾個圍洲,幾條長堤,并沒有什么有名的景點和好玩的去處,不過是在里面散步休閑,權當市民打發(fā)時光的地方罷了。
回去翻閱經典,查尋“大而無當”的具體解釋。大而無當出自《莊子·逍遙游》:“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直譯就是接輿的一番言論過于博大,深不可測,使我感到吃驚害怕,就像看到天上的銀河而不知首尾?!肚f子》寓言十九,這大而無當的意思,是指事物大得漫無邊際反而失去作用,當,底也。
仔細對照,莊子所說的當和我理解的當并不完全吻合。我原以為,當是擔當,是重點或標志,即玄武湖沒有特別值得記念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可圈可點的地方少,不像西湖,難怪人氣不可同日百語。但莊子說的當是沒有底,即沒有邊際或極限,玄武湖再大,難道會浩瀚如海到無邊無際么?
其實,那位同學只是一句戲言,卻給我留下了太深影響??梢哉f,我這半輩子,對于玄武湖乃至整個南京城,都糾纏不清于這“大而無當”的體悟之中。
二
幾千年的風風雨雨,讓南京城具備了一種寵辱不驚的氣質。外地人提到這座雜糅南北西東的城市,第一印象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然后是名勝古跡眾多,再然后是旅游名氣要遜于一些網紅城市,而且似乎好玩的地方少,甚而至于會說南京陰氣重,來南京是來看墳的,不那么令人喜歡。但提到南京人的性格時,卻大都會稱贊大度,包容,南京也是全國少有的幾座不排外的大城市之一。
對南京到底好不好玩,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可以肯定的是,但凡文化人,幾乎沒有不喜歡南京的。我更想說的是,南京為什么留給人這種印象,寓含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非常喜歡余秋雨先生的《南京》,以為是《五城紀》中最出色的一篇。余先生說南京用了一個詞,奇崛,“許多事,本來屬于全國,但一到南京,便變得特別奇崛”,這個奇崛非常精妙。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余先生這篇文章才情飛揚但篇幅不長,讀來直覺得不過癮,不過這奇崛二字,卻可以說把南京的“骨”畫出來了。
現(xiàn)在的南京,是一座十分低調的城市。但這種低調下面,潛藏著巨大的能量,隨便抖落出一串來,都足以讓每個對歷史文化不夠敬畏的人目瞪口呆。
“金陵、秣陵、丹陽、建鄴、建業(yè)、建康、白下、蔣州、升州、集慶、應天、江寧、上元、天京、南京……”南京歷史上的稱謂有40多個,有名的也有20多個,這么長的名單,在全國城市中可能絕無僅有?!短圃娙偈住诽岬侥暇┳疃?,這還只是縮影,據統(tǒng)計僅李白一人就有200多首詩寫到南京。更吊詭的是,相比當時繁華的國都長安,南京只是一座廢都,政治地位降到秦漢以來最低,僅置縣城,屬潤州管轄。不少人提到南京,便輕薄地譏諷其為短命王朝,殊不知,這所謂的短命王朝所在地,歷史上三次挽狂瀾于既倒,庇佑了華夏文明之正朔——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在南京重建漢族政權,延續(xù)漢民族血脈的南方文明與北方蠻族對峙近三百年,直到隋唐一統(tǒng)天下,開啟太平盛世;
蒙元北退,光復漢宗,大明王朝建都南京,蒙古人的鐵蹄退回長城以北,華夏文明重續(xù)周秦漢唐的輝煌,中國依然走在世界舞臺的中央;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滿清二百多年的統(tǒng)治壽終正寢,這不僅是漢民族再一次執(zhí)掌政治牛耳,更標志著整個封建時代的終結。
長期以來,南京是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四大古都中,南京是唯一的南方古都,由于其每每在關鍵時候發(fā)揮特殊作用,形容其為偉大之城并不為過,這一點,不客氣地講,對某些數典忘祖的淺薄之徒是要好好地補上一課。
但南京依然低調?;蛟S是太多的災難讓這座城市烙上了太深的印痕,或許是無數次的從頂峰跌入谷底、又從谷底躍上頂峰讓這座城市見慣了世間風云,無論泛起多大的波瀾,內心也早已心如止水了。就像一位沉默的老人,長發(fā)披雪,臉上如刀刻斧削,高聳的眉骨間隱隱可見遠去的金戈鐵馬,卻淡然地看著一歲歲的潮來潮往,不肯多發(fā)一言。
也不要以為南京城就此垂垂老矣。相反,他的眼神洞若觀火,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心知肚明。對這樣一位絕世老人,需要仰視的是我們,從某些不易察覺的端倪當中,搜尋歷史和文明的崢嶸。
三
讓我們把目光從歷史回到地理。南京的地圖,相當有意思,又一次應驗了余秋雨先生所說的“奇崛”。
全國各個城市的地圖,許多十分規(guī)整,即使有江河湖泊或山岳丘陵的阻隔,也只能說變得不規(guī)則,并不能說像什么,或代表著什么。南京是個例外。
看過南京全市域6500多平方公里地圖的人都知道,形狀像一只海馬。這種明顯能看出東西來的城市地圖,少?,F(xiàn)在流行夜光地圖,有人坐飛機經過南京上空,俯拍了一幅南京夜光圖,一瞧,竟是一只金光閃閃的鳳凰,橫跨江南江北,這顯然歸功于城建規(guī)模的不斷延展。我對南京城墻十分熟悉,但一直對它那不規(guī)則的形狀說不上所以然來,有次在某論壇上,見有聰明人將城墻畫粗,并連同玄武湖框在一起,這下看明白了,原來是一位古代男子的頭像!
中華門一帶,是男子的脖子,中山門上下,是男子的嘴巴,從定淮門到清涼門,是男子的后腦勺,獅子山北側現(xiàn)已不存的凸起一段城墻,是男子聳起的發(fā)髻,而玄武湖所在的區(qū)域,正是男子的眉毛和眼睛。
這當然只是巧合。但這種一而再、再而三,可能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巧合,是不是暗合著什么東西呢?不得而知。那么,我又一次回到那里,回到那個點睛之處,玄武湖。
玄武湖依然波瀾不驚,和每次來時差不多??粗|闊的湖水,高大的梧桐,安靜的甬道,心里總是有些空落落的。我覺得,玄武湖是這樣的一個神奇所在,你滿懷期待也好,滿腹牢騷也罷,不管是積累了多大的得意或怨恨,到這里會全部倒空,就像里爾克的那首《豹》,“通過四肢緊張的靜寂——在心中化為烏有。”成功或喜悅你尋不到了,失敗或憂傷卻也不知所蹤,這種感覺,還不像《與朱元思書》所說的“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那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怡然自得,在這里,你只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被抽空,有一種行走在世界邊緣的空茫和寥落,盡管周圍可能正楊柳依依,花團錦簇。
也許我有些夸大了。不管怎樣,每次來到這里,很難有那種志得意滿的感覺,想得到點什么,發(fā)現(xiàn)點什么,卻常是失望。拋去個人的身世浮沉不談,也看不到任何歷史的悲歡離合和故事的起伏跌宕留下的痕跡。玄武煙波作為著名風景之一,我很想從那浩蕩的湖水中看出當年孫權操練水兵的影子,幻想耳邊聽到戰(zhàn)鼓擂擂,搖旗吶喊,最好,這么一片開闊的水域,曾經作為古戰(zhàn)場存在,兩軍對壘,殺聲震天,不管艨艟巨艦還是輕舟小艇,都激烈地對決碰撞,刀光劍影之間,一隊人馬沖破對方的阻擊殺上船頭,隨即驅船上岸,又在城下殺開一道豁口,直沖到城里去了。
可惜我永遠只看到平靜的湖水,哪怕是競技性的龍舟或賽艇比賽也沒看到,只有各種游船在湖中徜徉,星星點點裝點著太平盛世。玄武湖也沒有太多的風流傳說,假若真是一洼平靜的大水塘,平淡無奇地躺在城市的北郊,那就太沒有意思了。我的眼光環(huán)顧輪轉,終于,觸摸到那位古代男子的眼骨,也是托起那只玄武之眼的地方,臺城。
四
從雞鳴寺到九華山的今南京城墻,習慣上稱為臺城。臺城是整個南京城墻最精華的地方,風光極為旖旎,無數文人墨客留下詩篇,最有名的就是韋莊的《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p>
假若沒有臺城,南京引以為豪的山水城林勝景要大打折扣,玄武湖的那只眼睛恐怕要一直半閉著,沒有多少神采,正是有了臺城,或者那一段城墻的存在,故事才低洼處忽見奇峰突兀,有張有弛,演繹出不一般的精彩來。
南京城墻是一部說不完的書。像許多城市一樣,南京城經歷過各種變遷。最早筑城在朝天宮附近的一座土山,稱為冶城,相傳乃吳王夫差所筑,土城。后來在中華門外西南處有越城,確切可考為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所筑。再后來還有金陵邑、丹陽郡城等。但這些城池規(guī)制太小,甚至為土城,并不能代表什么,真正的南京城墻,是從六朝開始的。
韋莊是晚唐人,他的《臺城》,至少說明六朝時期有較規(guī)整宏大的城墻,事實上,六朝時期,玄武湖的確跟臺城密不可分。
據考證,除較早的石頭城外,六朝的南京城墻大致在今天南京城中稍東位置。東抵龍蟠中路,西到上海路五臺山一帶,南達秦淮河畔,而北限,正是玄武湖,約呈南北稍長、東西稍短的長方形。六朝城墻包括都城和宮城兩部分,宮城在都城靠北位置,稱建康宮,又名臺城。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臺城和前面所說的臺城并不是一回事。人們熟悉的臺城,是明城墻最精華的一段,而六朝臺城是一座皇宮,從這個意義上說,韋莊詩里的臺城應當是宮城里殘存的柳樹,而非外圍城墻的楊柳,但唐代所有的南京城墻都已夷為平地,人們眼里只有斷壁殘垣,一片荒蕪,那管什么外城還是內郭呢?
而且,這個臺城離玄武湖亦相當之近。六朝城墻的具體位置今已不太可考,但從流傳的史料來看,還是可以看出臺城與玄武湖的大致距離。玄武湖南岸有九華山,原名覆舟山,山下東晉建有北郊壇,劉宋時擴為樂游苑,是盛極一時的皇家園林,再往南不遠是都城,都城城墻下隔著不大的華林池,就是臺城。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臺城在鐘阜之側,其地據高臨下,東環(huán)平岡以為固,西城石頭以為重,帶玄武湖以為險,擁秦淮、清溪以為阻?!庇袑<铱甲C,臺城約在今東南大學一帶,作為皇宮,臺城規(guī)模不小,東晉時就有大小殿宇三千五百多間,南朝四代更是重樓疊起,殿閣櫛比。玄武湖與臺城的淵源,不僅是距離近,而且通水利之便,從玄武湖東南角出清溪,繞過城墻東側,向南連通秦淮河。同時,引湖水通入華林園和宮內諸溝,并向西繞經都城,復向南通秦淮河。
南朝時的建康城,號稱人口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中玄武湖滋育了多少子民,可以想象。而玄武湖與不停變換的南京城址之間,始終有一種微妙的關系。
隋唐的沉寂后,南京迎來了南唐這一短暫的高光時期。彼時城墻南移,但規(guī)模卻比六朝時大了許多,南門直達今中華門,北門也叫玄武門,位置在珠江路一帶,現(xiàn)在那里還有個地名叫北門橋,只是離玄武湖稍遠而已,尤其是作為南唐皇宮的南唐宮,遙相望對玄武湖的中心。南宋時南京設建康府,城墻曾四次重修,范圍基本承襲南唐舊制,變化不大。
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城墻了。南京明城墻系世界第一大城墻,由于規(guī)模太大,外城墻遠遠超過了玄武湖的范疇?;食呛蛯m城居于都城的東部,雖然較偏,但仍然遙對著玄武湖。再往后,太平天國興起,中華民國成立,全部王朝終于一一登場,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天王府與總統(tǒng)府竟在同一個地方,都在今天的長江路上,而這里,竟和當年的南唐宮咫尺之遙。
這使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壁ぺぶ?,似乎有一種力量召喚著什么,使得南京城無論如何變遷,其核心始終向北指向玄武湖,玄武湖恰如那顆最明亮的北極星,在茫茫夜空中指引著歷史的走向。
即使到了現(xiàn)代,玄武湖依然與南京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們都知道秦淮河,對金川河知之甚少。金川河作為南京城第二大水系,蜿蜒城北一帶,直接貫通玄武湖和長江,明代曾作為京城運輸航道有運糧船進城。由玄武湖向南,昔日有無數大小河道貫通城內,由于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大多已不存,或者成為暗河,其中最有名的是進香河。
明清時,雞鳴寺香火極盛,進香河連接了雞鳴寺與秦淮河,城外的人若想進城去燒香,必經此河。《儒林外史》有場景記載:“轉眼長夏已過,又是新秋……從西水關起,一路施食到進香河。十里之內,降真香燒得有如煙霧溟蒙。那鼓鈸梵唄之聲,不絕于耳?!薄袄夏暇弊骷亦u秉南亦回憶上世紀中葉的景象:“那時進香河還有淺淺的河水,河面不寬……記憶中進香河兩邊樹木很多,一片綠蔭,十分幽靜,因與北極閣毗鄰,充滿野趣,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去處。”
不過,不管梵音陣陣,還是詩情畫意,現(xiàn)在都見不到了。1958年進香河變成進香河路,其他市內小河也要么消失,要么改成暗河,今天我們走在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馬路上,又有多少人會想到,腳下曾是一片小橋流水,流淌著那些溫情脈脈的往事呢?
水是城市的母體,無論滄桑變遷,興廢更替,水都無聲無息地養(yǎng)育著一方人民,延續(xù)著文明的傳遞。于南京而言,秦淮河無疑是偉大的,可稱之母親河,而與風雅纏綿的秦淮河相比,玄武湖要大氣許多,磅礴許多,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丈夫氣,任憑風雨榮枯,於塞浚暢,始終橫亙出一片汪洋,符合南京這座鏗鏘之城的氣質。
五
更大的風雷,在檢視著玄武湖,考驗著玄武湖。
南京歷代的烽火狼煙,與玄武湖有多大關聯(lián),這是我更感興趣的話題。南京城經歷著多少次大小戰(zhàn)亂,恐怕很難有人說清楚,中國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與南京有關。這其中,許多發(fā)生南京城的不同角落,而仔細梳理,玄武湖亦扮演著重要角色。
六朝定都南京后,曾發(fā)生過多次叛亂,如蘇峻之亂,桓玄篡晉,九華山下樂游苑多遭損毀,不過與玄武湖關系不大,真正發(fā)生交集的,是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是整個南朝由盛轉衰的節(jié)點。時天下三分,梁,東魏,西魏。侯景本為東魏降將,被梁武帝收納,后梁武帝欲與東魏修好心生怨念,更擔心被交還東魏,遂亂。侯景于548年十月二十四日攻入建康都城,次日便進攻皇宮臺城。因有名臣羊侃等堅守,久攻不下。十二月(549年1月),侯景采取火攻及引玄武湖水灌臺城,仍未能攻克。期間羊侃病逝。次年三月,侯景再次引玄武湖水灌臺城,并四面猛攻,時城內給養(yǎng)不足,人心不定,兼有降將引路,內憂外患之下,臺城終于陷落。梁武帝做了40多年的太平皇帝,被侯景活活餓死,留下千古慨嘆。爾后侯景先后立黜了幾個傀儡皇帝,又自立為帝,最后在陳霸先的討伐下身死,陳朝建立。江南地區(qū)的社會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大片國土淪于北朝。
這其中烙下了玄武湖的印記。我們可以想象,用大水漫灌兼以火攻,那是怎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壯烈場面,堪比水漫金山的真實版上演。時值隆冬,刀光劍影間,箭如飛蝗,鐵馬冰河,所幸第一次頂住了。而第二次則沒這么幸運。城破之時,殺伐聲,哭喊聲,劫掠聲亂成一片,一個王朝湮滅了,而玄武湖水也慢慢恢復平靜。
隨后這樣兵戈相見的故事反復上演。只不過時而相對平和,時而相對慘烈,玄武湖也司空見慣,或冷眼旁觀,或稍加參與,或作出關鍵一擊。
隋滅陳之戰(zhàn),就帶有那么點喜劇色彩。前后僅歷兩月有余,即使攻至建康附近,城中亦有10萬將士。但陳后主昏聵,放棄鐘山、石頭等險地,將主力固守建康城內外,隋將賀若弼和韓擒虎南北夾擊,北線尚有抵抗,在白土岡一帶(鐘山以南,離玄武湖不遠)組織過反擊,而南線望風而降,陳后主和美人張麗華躲進枯井被擒,南朝滅亡。
宋滅南唐之戰(zhàn)似與玄武湖關聯(lián)不大,略去不表,唯一要說的是,李后主比陳后主要硬氣一些,堅持的時間更久一些。接下來的重要戰(zhàn)事是靖難之役。朱棣起兵,歷三年攻至金陵城下。明代城墻高大堅厚,遠非前朝可比,本應有一場鏖戰(zhàn),就在此時,詭異的一幕出現(xiàn)了,守衛(wèi)金川門(金川河經此出城)的朱元璋第19子谷王朱橞和曹國公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燕軍輕而易舉占領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戰(zhàn)爭結束。
此后南京又經歷戰(zhàn)事無數。清兵攻南京,南明政權望風而逃,不值一提。太平天國攻南京,倒發(fā)生了一番激戰(zhàn),最后從金川門附近的儀鳳門砸開缺點,沖進城內。不過與克城相比,守城之戰(zhàn),即天京保衛(wèi)戰(zhàn)更為慘烈。
天京保衛(wèi)戰(zhàn)大概是冷兵器時代南京城最后的大戰(zhàn)事。這場戰(zhàn)爭跨越三年,反復拉劇,以太平軍之勇和湘軍之悍,其況可以想見。我想說的是,完全對天京最后合圍的,是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神策門外,這兩處城門分別位于玄武湖的東南角和西北角。此后又在太平門、 神策門、金川門外多挖地道,準備轟塌城門。1864年7月19日中午,太平門城墻被地雷轟塌,湘軍蜂擁而入,至晚,全城皆破,10余萬將士絕大部分戰(zhàn)死。
值得一提的還有光復南京戰(zhàn)役。1911年底,江浙聯(lián)軍進攻南京清軍,清軍司令部,就位于玄武湖南岸的北極閣山上。革命軍攻占紫金山腰的天堡城炮臺,隨即炮擊富貴山(亦位于玄武湖邊)、太平門等清軍陣地,并分攻神策、太平、儀鳳各門,清軍敗逃。這是清末最后一個重要戰(zhàn)役,為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再后的歷史,人們都比較熟悉了。日軍攻陷南京,開始一場人類史上慘絕人寰的浩劫,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占南京,從此掀開新的一頁。這兩場戰(zhàn)爭,相對而言,玄武湖周邊發(fā)揮的作用不太明顯,它聽著漸漸零落的槍炮聲,終于,不再亢奮躁動,不再驚惶不安,又恢復了昔日的一汪平靜。
因為玄武湖累了。再大的胸襟和氣度,也經不起如此折騰了。它看著自己的湖水一次次變紅,又一次次變清,周邊的城樓一次次損毀,又一次次重建,就連山體都在炮火硝煙的浸熏下矮了幾分,徹底厭倦了這樣的游戲。索性,它把自己收拾一新,閉目養(yǎng)神,安心地躲在高大的城墻根下,從此不問世事。
而太多的故事都投進水里,聽不到一絲回聲。
六
四象不彰,唯剩玄武。
今天的南京,向東尚存青龍地名,叫青龍山,在紫金山東南方向不遠。但青龍山一直籍籍無名,很少聽到它的音訊,以至那么大一片山丘,很多人不知它的所在。至于白虎,從來并沒有一個明確叫白虎的地方,一般根據方位,并結合“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的習慣說法,判斷其在清涼山石頭城一帶,但也只是提到四象時刻意強化,平時并不這么叫的。朱雀史上倒是赫赫有名,有朱雀門、朱雀橋等,劉禹錫的一首《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天下皆知,可惜隨著時光輪轉,朱雀門早就湮沒消失,朱雀橋亦已覓而不見。秦淮河畔,熙來攘往,烏衣巷尚存巷名,但所有的橋都以文字冠名,如文德橋、文源橋等,卻再也尋不到朱雀橋的身影了。
剩下的唯有玄武。玄武湖似乎是南京城無法躲閃的巨大擎蓋,牢牢高舉在城市的北方。頗具意味的是,玄武這個名字也漸漸從幕后走向前臺,有著一個漫長的“正名”過程。
很長一段時間,玄武湖并不叫玄武湖,而是叫后湖、北湖,清代的金陵四十八景中,有一景叫北湖煙柳,也是玄武湖的唯一入選。玄武湖雖大,卻比早年大為縮小,而且除了六朝的繁盛和南唐的短暫反彈,千百年間并不作為風景勝地存在,一度還被廢湖為田,包括明代雖貴為皇家園林,卻列為禁地,不對普通百姓開放。這些平庸甚至土氣的名字,還有它的種種境遇,說明玄武湖并不怎么受待見,也許在統(tǒng)治者以及世人眼里,玄武湖除了大,也就沒有什么了。
但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1909年,晚清政府在湖西城墻辟豐潤門(1928年改稱玄武門),1911年,正式對市民開放。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翌年,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高度評價南京:“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只是不知道,他所說的深水,除了長江等大河,是否也包括玄武湖等大湖呢?
無論如何,玄武湖迎來了新生。民國政府和新中國成立后的人民政府,都對玄武湖大力整治,昔日淪為耕獵之所的淤塞蘆蕩,又重新變得舟搖水清,成為一處風景佳處。數十年后,它和其他許多公園一樣,有了等級旅游區(qū)稱號,笑納四海八方游客。
但玄武湖依然是低調的,甚至是落寞的。走在玄武湖里,你無法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蒼涼,可能也不認為風光有多綺麗秀婉,你會覺得這是一處雖大但其實普通的公園,就像我在開篇所說的“大而無當”,寡淡薄味,總覺得缺少點什么。
而這正是我反復琢磨后認為的南京的精魂。
固然,南京城的文化重心在老城南,但那里太局促,太仄逼,層層疊疊擠在一起,只留下一堆歷史的碎磚片瓦,且經常帶有一種哭哭啼啼或笙歌燕舞的腔調,不太喜歡,那不是我認可的南京。玄武湖好,這里疏朗開闊,大大方方地敞開了一片世界,南風輕拂六朝如夢的繁華似錦,北風裹挾金戈鐵馬的鐵血豪情,什么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自然,歷史,人文,歲月,任由心游千仞精騖八荒進行穿越,這是一種柔軟中帶著粗獷不失陽剛的美,是歷經時光千錘百煉終于一切云淡風輕的淡定,最符合南京這座骨子里寫著奇崛,卻不肯輕易表露的城市氣質。
是的,仔細看玄武湖,會發(fā)現(xiàn)它有一種難以言狀的美。向東煙波迷離,鐘山蒼翠巍峨,依山傍水間,宛有幾分西湖神韻,向南城墻峙立,九華山塔和雞鳴寺塔一青一黃,顏色反差鮮明,提醒著你歷史走過的黯淡和榮光。向北是漂亮的火車站,向西紫峰大廈突兀高聳,身后立著現(xiàn)代化的市區(qū),與東南兩面形成強烈對比。但就是這種看似格格不入,卻完美體現(xiàn)了古典與現(xiàn)代的交相輝映,南京從來是開放的,包容的,不會拘泥于陳舊定式,惟如此,才能充分吸納南北文化對沖交融的營養(yǎng),并發(fā)揚光大,成就博愛之都的美名。
某種意義上,因為玄武湖的存在,我愿意把南京看作一座北方城市。北有玄武,意味著將你的視野從狹窄的人世代謝投向更悠遠的星空蒼穹,遙遙張望心中的永恒。所謂大而無當,這個當的確是沒有底限,沒有盡頭的。玄武湖不僅是南京的,也是中國的,它是玄武這個地理坐標這個最好的代言,是走過五千年中國文化的神來之筆。
像余秋雨先生一樣,心中珍藏著無數屬于南京的詩篇,但都很喜歡,不知如何挑出最愛的一首來,可能都太有名了,說出來也不新鮮,倒是張耒一句不那么有名的詩更契合我的心思:
“芰荷聲里孤舟雨,臥入江南第一州。”
枕荷聽雨,小舟飄搖之間,那個天下聞名的金陵城到了,天上,或許正滿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