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瑩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游戲的設計,單純追求氣氛的活躍,脫離了英語學習的語境,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功能。小學英語游戲的設計,應在真實生動的情境中,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和交際能力。游戲是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被廣泛地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然而,游戲應是能夠提供大量的有意義的語言練習,而不僅僅是消磨時光的方式。
一、情境游戲教學的理論基礎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xiàn)和學習都應該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fā),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語言的學習脫離了一定的情境,就變得毫無意義。所以,教師應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情境,讓學生于趣味與真實之中培養(yǎng)語感。
二、情境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情境游戲設計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要。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喜歡有趣的事物。情境游戲除了讓學生身臨其境,也要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以繪本《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的教學為例,在“Go away,XXX!”的語言練習中,教師采用不同的呈現(xiàn)手段:
(1)PPT呈現(xiàn)monster的圖片,學生根據(jù)部位消失信息,輸出“Go away,XXX!”
(2)教師制作身體部位的實物教具,分發(fā)給幾個學生,其他學生輸出“Go away,XXX!”帶著相應身體部位教具的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退場”。
(3)制作一本教具繪本書,學生根據(jù)每頁的圖片,集體輸出“Go away, XXX!”輸出正確,則撕下相應身體部位。
三種呈現(xiàn)方式利用圖片或實物教具讓學生對monster有了直觀的印象。PPT的動畫效果,學生的表演,繪本書的撕離,也讓學生清楚地認識go away的含義。相比于方式一,后兩種方式效果更好,學生的參與感更佳。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退場”,表演千差萬別,“退場方式”也各有特色。
2.情境游戲的設計要擅于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與實物。
脫離語境的文字學習是枯燥乏味的,語言文字需置于某種語境中才具有其特
定的含義。在單詞教學中,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一定的連接或語境,去替代傳統(tǒng)的機械性操練游戲。
以低年級教學draw這個單詞為例。在“Draw a/an___!”的指令語下(學生表達),學生不僅復習了之前學過的名詞,而且在句型中運用語言,避免了單詞的孤立。
3.情境游戲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帶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將“情境”定義為“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意義的具體環(huán)境,情境在激發(fā)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眲?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游戲的快樂,而且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激發(fā)特定情感,豐富情感體驗。
在教學繪本《Pete the Cat and His Magic Sunglasses》中,教師要突破3個句型:Try these cool, blue, magic sunglasses. Pete put on the cool, blue, magic sunglasses. The birds are singing. The sky is bright. The sun is shining. I’m feeling alright. 最初設計是利用實物太陽眼鏡,借鑒擊鼓傳花的游戲,學生邊傳眼鏡邊輸出Try these cool, blue, magic sunglasses.(模仿視頻中的TPR)雖然使用了實物,但缺乏前后關聯(lián),學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傳的物體本身,機械地操練一個單句子,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最后把3句話進行整體練習,并將第二句話中的Pete替換成班上任意一名學生。
調(diào)整后的游戲,使句型有了前后聯(lián)系,有了相關語境,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目標語言。另外,學生持續(xù)關注拿到眼鏡的同學的表現(xiàn),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給予表揚與鼓勵,在傳遞眼鏡的過程中,也無形中傳遞了快樂,營造了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
三、總結
情境游戲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周圍世界”為基礎,以“趣”為突破口,讓學生在情境中使用目標語言,深化語言知識的運用,獲得學習的樂趣與動力,從而達到小學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