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
唐·吳融
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zhuǎn)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fēng)彩剪成。
【賞析】唐代吳融描繪的紅葉,則體現(xiàn)在隨風(fēng)飄零、隨浪泛流的輕盈之態(tài)上。露水成霜,打在紅葉上,秋風(fēng)蕭瑟,紅葉輕飄飄地在空中打個卷兒就落下來了,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觸景懷人。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云紅葉兩悠悠。
【賞析】清亮的溪水繞著碧綠的青山,緩緩流來,碧藍(lán)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樣澄明、純潔,兩者融為一色,渾然一體。“白云”、“紅葉”,既是帶有象征意義的幻象,又是詩人在秋月下所見的山林實景。從象征意義上說,這“白云”的任意漂游,“紅葉”的飄逸自得,更是詩人悠閑清靜心境的真實寫照。
《思遠(yuǎn)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北宋·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賞析】林葉轉(zhuǎn)紅,黃菊開遍,又是晚秋時節(jié),遠(yuǎn)方的人為何還不歸來,惹得我思念不已。常臨床落淚,淚流不止,滴到硯臺上,于是我用它研墨寫信。
從過往點(diǎn)點(diǎn)滴滴開始,一直寫到離別后,情到深處,淚水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滴到信箋上,竟然把紅箋的顏色給染褪了。遠(yuǎn)方的人啊,你可知我在想你?
《南鄉(xiāng)子·秋暮村居》
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
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
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乍逐橫山時近遠(yuǎn),東西。
家在寒林獨(dú)掩扉。
【賞析】村野田園,紅葉滿溪,讀之猶如欣賞一幅優(yōu)美安詳、恬淡靜謐的水墨山水畫。景象由遠(yuǎn)及近,層次分明,動靜相間,有聲有色,其中洋溢著詩人陶然欣喜的情致,這在納蘭詞中是少見的。
《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賞析】這幅由小溪、白石、鮮艷的紅葉、山間小路、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沒有一絲一毫的蕭瑟枯寂。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賞析】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yuǎn),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fēng)飄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