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海月
摘? 要:在中英兩種語言中,表達色彩的詞語非常豐富,但是由于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相同的顏色詞在中英兩種語言中卻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通過對顏色詞及其象征意義的理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際知識。本文以紅、白為例,探討中英兩種語言中的顏色詞及其象征意義并分析其原因。
關(guān)鍵詞:紅色;白色;象征意義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4--01
一、紅色
在英語中,紅色大多包含貶義色彩。提及紅色,人們通常會聯(lián)想到血腥、暴力、危險等。
如 “red light”代表紅燈,危險的信號的意思,“red light district”則譯為花街柳巷,“see red”指突然發(fā)怒,勃然大怒,“go into red”指出現(xiàn)赤字。從歷史上看,歐洲人的祖先是游牧部落,而紅色總是引起殺戮的聯(lián)想;從宗教上看,基督教是歐洲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在基督教文化中,魔鬼撒旦的出現(xiàn)總是與紅色相關(guān);從文化上看,西方繪畫藝術(shù)用顏色來表達情感,紅色則用來表達暴力、流血;從政治上看,紅色代表了共產(chǎn)主義,而西方大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是反對紅色政權(quán)的,因此,紅色是資產(chǎn)階級所畏懼的顏色。
在漢語中,紅色大多包含褒義色彩。紅色在中國用來代表熱情、溫暖,象征著幸福、吉祥、勝利。人們總是把紅色和好運、喜慶等意象緊緊聯(lián)系起來。與紅色有關(guān)的詞匯也通常是含有褒義色彩的,如“紅包”、“大紅燈籠”、“紅喜字”、“大紅大紫”等。追其歷史文化根源,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稱神農(nóng)氏為炎帝,主掌南方夏季神,尚紅色,古人認為,鮮血是生命的源頭,紅色可以賦予新生的力量,漢高帝曾稱自己是“赤帝之子”,這里的“赤”便指紅色。紅色,在民間象征吉祥如意和喜慶,同時紅色也代表了光和熱,閃耀四方。由此可見,紅色在漢語中具有褒義色彩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淵源緊密聯(lián)系,
二、白色
在英語中,白色具有褒義色彩。白色在西方國家象征著純潔、高雅、幸福,是西方人民所喜愛的顏色。如“a white soul”純潔的心靈,“days with a white stone”過著幸福的生活,“a white spirit”高尚的精神,“a white hand”大好人。西方國家崇尚白色與其受《圣經(jīng)》影響有關(guān),而究其歷史原因,歐洲人的祖先是游牧民族,白茫茫一片,表示著他們的羊群數(shù)量豐厚,是財富的象征。帳篷里總是有新羊皮鋪就的帷帳,如同有能力翻新、裝飾自己的房屋。在維多利亞時代,只有上層階級才可以穿白色婚紗,白色也是尊貴、權(quán)利的象征。這樣一來,歐洲人民喜愛白色也就順理成章。
在漢語中,白色總是伴隨著貶義色彩。白色總是讓人聯(lián)想到死亡、恐怖。與白色有關(guān)的詞語也通常帶有貶義,如“白日做夢”、“白費力氣”、“白忙活”、“一窮二白”等。在京劇臉譜中,白色臉譜也用來指奸詐的人,典型人物便是曹操。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中,白色又象征著失敗,輸?shù)舻囊环綍e起白旗。在中國,白色也總是與喪事相關(guān)聯(lián),周朝時期,中國人對于喪事的主色調(diào)便定了白色。中國的五行學說里,西方白虎屬金,色白,代表秋季,主肅殺。所以古代殺人都習慣在秋后,以此順應天意。所以中國人會選擇白色成為代表死亡的顏色,喪服為白色也就合情合理。
三、文化趨同現(xiàn)象
通過對兩種顏色詞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其背后的文化差異,但世間萬物并非完全對立。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顏色詞的很多象征意義已經(jīng)成為全球通用。在中國象征著喜慶吉祥的紅色唐裝受到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民的喜愛,紅色不再代表血腥、暴力,許多西方人開始接受紅色代表喜慶吉祥的象征含義。在西方代表高貴純潔的白色婚紗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喜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舉辦西式婚禮,身著白色婚紗、禮服。中國人也肯定了白色代表高貴純潔這一概念。隨著跨文化交流的加深,從顏色詞的象征意義便可以看出文化趨同現(xiàn)象,并且這種現(xiàn)象會隨著交流的增加而進一步增加。
四、總結(jié)
認知是人類共有的屬性,通過對顏色詞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背后所展現(xiàn)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內(nèi)涵。因此,這也啟示著我們在學接觸詞匯時,應考慮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因素以方便我們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林小紅. 察“顏”觀“色”——中英色彩文化差異初探[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3):184.
[2]陳靜. 英漢顏色詞“白”的對比分析[J].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9):122.
[3]崔曦. 英漢顏色詞及其象征意義的對比分析[J].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09,(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