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迪 梅瓊 肖運昌
摘 ?要:卡諾圖化簡法是簡化四變量及其以下邏輯函數(shù)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它思路清楚,目的明確;但由于卡諾圖化簡過程要求繁復,規(guī)則運用靈活多樣,因此在具體卡諾圖化簡問題中須全面深入地考慮和探討。該文就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字部分,康華光主編)中全加器的卡諾圖化簡過程為例,試通過解讀該例,闡述其中卡諾圖化簡法對邏輯函數(shù)化簡,以及邏輯電路圖設計的作用和規(guī)范要求。
關鍵詞:全加器 ?卡諾圖化簡法 ?邏輯電路
中圖分類號:TN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c)-0019-02
在全加器的設計中,主要過程包括:首先由邏輯要求列出真值表,其次根據(jù)真值表寫出邏輯函數(shù),最后將邏輯函數(shù)化簡,并根據(jù)化簡結果畫出邏輯電路圖。該過程步步漸進,直接明了,其中主要難點在于寫出邏輯函數(shù)后所進行的邏輯函數(shù)化簡,這也是數(shù)字電路設計過程的基礎。
邏輯函數(shù)化簡,可用多種方法進行,其中常用的主要包括代數(shù)公式法和卡諾圖化簡法[1-3]。兩種方法中,代數(shù)公式法需要學生理解記憶多個邏輯函數(shù)關系,初學者較難把握,因此應在積累足夠的認識和經驗時才能快速、便捷地解決問題;而卡諾圖化簡法思路清晰,目的明確,無需記憶任何邏輯關系,但要求學生清楚卡諾圖的正確填法以及深入理解卡諾圈的畫法規(guī)則,該過程亦需要學生明確理解其中要求,并進行長期的訓練積累。二者相比較而言,由于卡諾圖化簡法直接明了,因此對于3、4變量邏輯函數(shù)的化簡處理更具優(yōu)越性。
該文就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字部分,康華光主編)中全加器的卡諾圖化簡過程為例[1],探討其中卡諾圖化簡法對邏輯函數(shù)化簡以及邏輯電路圖設計的指導作用和規(guī)范要求。
1 ?邏輯函數(shù)的卡諾圖法化簡
首先,卡諾圖化簡法的主要步驟包括記最小項表達式、填卡諾圖、畫卡諾圈和寫出最后化簡乘積項。在這些步驟中,除了最小項定義的理解外,最主要的難點就是卡諾圈的畫法。其遵循的原則有如下4點:(1)包圍圈內的方格數(shù)必定為2n個,n為非負整數(shù);(2)相鄰方格包括上下底相鄰、左右邊相鄰和四角相鄰;(3)同一方格可被不同的包圍圈包圍,但新增包圍圈中一定要有新的方格,否則該包圍圈為多余;(4)包圍圈內的方格數(shù)要盡可能多,包圍圈的數(shù)目要盡可能少。這四點中,第(1)(2)點可以結合實例通過詳細列舉理解,尚易掌握;但對于第(3)(4)點,由于其形式多樣復雜,難以詳細列舉,故對初學者而言,不易掌握。該文對于后二點,結合教材中全加器的設計過程,做深入而詳細的實例解讀。
根據(jù)全加器的功能,可列出其真值表。其中Ai、Bi分別記為本位被加數(shù)和加數(shù),Ci-1為低位進位數(shù),Si為本位和數(shù)(稱為全加和),Ci為向高位的進位數(shù)。由真值表可寫出Si、Ci的邏輯表達式,可用一個三變量卡諾圖進行化簡,其具體化簡圖形如圖1所示。
2 ?全加器邏輯電路的實現(xiàn)
但是,在全加器的電路設計中,由于本位結果輸出Si的簡化結果已經給出,而其中恰含有Ai、Bi的異或門,因此,為了節(jié)約邏輯門的理念,我們完全可以在進位輸出的電路中借用本位結果的異或門來輸出,從而減少邏輯門的用量,這符合邏輯電路設計中“經濟實惠”的基本原則。因此,在化簡進位信號時,應根據(jù)(3)式的邏輯函數(shù)來進行邏輯電路的設計,這更有利于使整個全加器系統(tǒng)的電路達到簡潔的要求。反之,若我們根據(jù)(2)式來確定邏輯門選取,那么對于(1)式的簡化將要根據(jù)(2)式結果來給出改變的最簡形式,這將消耗更多的邏輯門電路。由此可以看出,結合電路結構和經濟實用兩個因素,用(1)(3)式的邏輯電路來設計該全加器是最優(yōu)的,因此,對于Ci的卡諾圈并非“傳統(tǒng)”定義上的圈法。
在教材中,對于圖1的解釋編者通過“其中Ci的包圍圈是為了便于利用AiBi的結果”這一句話來給予解釋,簡約而不簡單,描述切合要點,其中用詞考究、所慮周全,略見一斑。
3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邏輯函數(shù)的卡諾圖化簡過程,在具體邏輯電路的設計中,我們不僅要根據(jù)化簡規(guī)則來進行邏輯函數(shù)的處理,還要因事制宜,根據(jù)體系的整體電路對比優(yōu)化來進行合適的簡化,有時圈法貌似非“最簡”,實則已達“最簡”。
參考文獻
[1]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技術課程組,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shù)字部分)[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徐秀平.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3] 梁子秀.如何講好基爾霍夫定律[J].科技信息,201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