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帆
2013年8月,我以全縣中考第150名的成績被縣一高錄取。初入一高,發(fā)現(xiàn)這里與初中的學校大不相同。我在鎮(zhèn)上讀初中時,有些坐在后排的同學吊兒郎當不讀書,老師也不管。在高中,哪怕高一剛開始,目所能及的每一位同學,都在很努力地學習。很多同學甚至早上四點半就起床了,看得我膽戰(zhàn)心驚。
好多次,老師上課講的內(nèi)容我沒有聽懂,或者自以為聽懂了,結(jié)果練習做得慘不忍睹。每當老師提問,班上又有一個同學冒出來答對的時候,我就莫名其妙地心驚肉跳一下,心里直想:完了完了,這個人怎么也這么厲害?
我無法四點半起床,天天咬碎了牙也只能做到六點起。只好逃掉早操,帶著早飯去教室吃,一邊吃一邊看前一天做錯的題。那時候并沒有什么宏大的高考目標,除了有點怕,有點自卑,剩下的就是把自己沒懂的題目想明白,跟著MP3背英語課文,努力體會文言文和詩詞的含意,僅此而已。
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發(fā)下來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全班第三名,年級第78名。晚上給父母打電話,故作冷靜地說“我考了班里第三名”,其實心里有一種巨大的歡喜炸裂開來。有的時候,你不需要做出戰(zhàn)斗力爆表的樣子給任何人看,只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努力,在思考,在提高自己,這就是真正的努力了。
不久之后文理分科。我選擇了理科。我是個軍迷,很想成為一名國防科技工程師。期末,我考了班里第10名,班級排名看起來有些退步,但我并不覺得難過。因為我確定,上一次的成功并不全是運氣。我的付出,的確是有回報的。
說來奇怪,努力也可以上癮,就是那種“思考—學習—掌握技能—做題更快、正確率更高—成就感爆棚—繼續(xù)學習”的美妙循環(huán)。寒假我根本不想玩,依然沉浸在這種努力的快樂里,無法自拔。
高一下學期,我從年級七八十名,一直穩(wěn)定上升,到高二開學已經(jīng)在二十名左右了。此時此刻,我還沒有想過考清華,因為我們縣每三四年才會出一個清華、北大的學生。
高二時,我遇到了高中階段最大的瓶頸:物理電學部分學得一塌糊涂。為什么電子放在一個所謂的“場”里面就要受力,怎么判斷電流的方向,電場線、磁感線到底怎么分布……后來高考結(jié)束,跟學弟、學妹分享交流的時候,大家問我怎么應(yīng)對的。我能怎么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男孩,家在六線縣城的鄉(xiāng)鎮(zhèn),我無處逃避,無法放棄,只能向前,只能做題,只能努力。那會兒我睡覺的時候腦子里都是電磁場。上課聽不懂就記下來,就連走路、吃飯、洗衣服時,都在想。死活想不通?就去問老師。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聰明人,有的人用我一半的努力程度就可以考第一,去清華、北大,我不能。我只是一個努力的人。我的努力沒有別人的回報那么高,但依然會帶給我巨大的改變。
大概過了一個月,有天晚飯時間,我在教室一邊啃餅干一邊翻看錯題的時候,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好像有層窗戶紙突然被捅破了,之前模糊不懂的地方一個接一個地敞亮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我把一摞物理錯題集翻完,抬頭一看,第一節(jié)晚自習已經(jīng)開始半小時了,而我咬了一半的餅干,還拿在手里。
高二暑假,我申請了在學校自習。每天還是按照平日里的作息時間,自己去教室做題、背書,累了就看會兒小說、散文,揣摩大作家的筆力。
暑假過了一半,年級主任找到我,說有一個清華大學夏令營的名額,問我愿不愿意去。當時我很驚訝,學校居然先考慮我。畢竟當時我的成績在年級第10名左右徘徊,還不算最拔尖的。
后來我才知道,成績比我靠前的同學,不是跟爸媽出去旅游了,就是在家歇著。所以他們找到了最放心、最方便的我——也許是因為我每天在學校進出吧。
怎么來形容在清華園的七天呢?每一分每一秒都沉醉,都被震撼。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大、那么美的學校,花草掩映,樹木蔥蘢。神采飛揚的學生們在路上討論問題,白發(fā)蒼蒼的老教授騎著自行車在校園里穿梭,民國時期的老圖書館好像《哈利·波特》里面的建筑,高高的穹頂,翠綠的爬山虎,安靜學習的年輕人。有一天晚上,我不想睡覺,一個人在校園里轉(zhuǎn)到電子系的系館,抬頭一看,整座大樓燈火通明。那一刻,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抓住了我,不知不覺,淚流滿面。我想在這里繼續(xù)努力,跟這些深夜依然在學習的家伙一起。
高三一開始,教室里就有了倒計時的牌子,但是在我心里,已經(jīng)沒有300多天,永遠都只剩3天了。我要再多學一點,多練兩道題。
整個高三上學期,我沒有回過家,一直住在學校,可是中間仍有幾次考試成績特別差。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我考了619分,創(chuàng)歷史新低——離清華分數(shù)線有70分的距離。
理想之所以是理想,不是因為我們踮一踮腳就能觸碰,而是哪怕最后無法到達彼岸,也會為了它奮力向前。清華于我而言,正是如此。我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幸運,不必焦頭爛額,不必心急如焚。
我制定了一個自己的一輪復習計劃,有的地方跟老師的計劃重合,有的地方完全針對自身的情況。比如數(shù)學的排列組合比較弱,需要大幅度提高;化學成績很好,但還可以進一步掌握頂尖題。其他科目,我也逐一分析,彌補短板,強化優(yōu)勢。
后來高考結(jié)束,跟很多同學聊天時,我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根本沒有總體的把握,只知道跟著老師的計劃一輪二輪三輪復習,跟同學比是個什么位置。其實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應(yīng)該清楚有沒有掌握某類題目——這才是高中正確的度過方式!
高三寒假里,我報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我不知道自己實力如何,但我一定要抓住每一個機會。
6月8日下午,高考結(jié)束。我走出考場,還沒來得及放松,就找出學校發(fā)的自主招生資料,坐車前往鄭州。10日上午參加考試,題目并沒有想象中的難。
13日上午,接到年級主任的電話,告知我自主招生筆試通過,校長將帶我前往北京面試。在去北京的火車上,校長告訴我,我的卷子答得最好的是物理,接近滿分。這讓我想起了很多過往:那天晚上吃了一半的餅干,清華園里燈火通明的大樓,剛上高中時緊張自卑的心情……千難萬險,我走過來了。
6月24日得知我的高考成績,比清華分數(shù)線低13分。1天后接到自主招生面試成績,通過了清華最低的一檔,降10分。如果以國防生的身份進入清華,根據(jù)政策可以再降5分。我等于一路踩在懸崖邊上,進了清華園。
我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從年級倒數(shù)逆襲清華、北大的熱血少年,不是始終第一的高中傳奇。我從中等成績起步,在學習的道路上品嘗過成功的喜悅,也遭遇過數(shù)不清的挫折。
唯一讓我自豪的是,無論面對多少次失敗、多少不可能,我始終沒有放棄,一直相信努力。就是這樣的努力,為我贏得了寶貴的機會——去清華夏令營的機會,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機會。就是這樣的努力,讓我踩準了每一級跳板,最后以不可思議的成績和運氣,走進了我夢想中的殿堂。
(責任編校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