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晉城方言的多功能詞“跟”及其語義演變

2019-09-24 02:27:12王瑤武雅楠
長安學(xué)刊 2019年4期

王瑤 武雅楠

摘 要: 本文在全面考察晉城方言的基礎(chǔ)上,對“跟”的用法做了系統(tǒng)的整理。與普通話中的跟一樣,晉城方言中的“跟”可作為動詞、介詞、連詞,但是晉城方言中對這些詞的運用更加豐富且更為普遍,鑒于此,本文梳理總結(jié)了晉城方言“跟”的多功能用法,并嘗試分析了其語義演變路徑。

關(guān)鍵詞:晉城方言;多功能詞;“跟”;語義演變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19)04-039-03

晉城市位于山西省的東南部,是華夏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按照《中國語言地圖集》(2012),晉城方言屬于晉語上黨片中的晉城小片。在晉城方言中,“跟”有動詞、介詞、連詞的用法,都讀作“k ~33”,作為詞素兒化后讀作“kr2”

一、晉城方言“跟”的幾種用法

(一)詞素“跟”兒化構(gòu)成名詞(跟兒“kr2”)

“跟”指腳的后部或鞋襪的后部。在晉城方言中的“跟”不單獨說,通常要兒化后構(gòu)成名詞——“跟兒”。

(1)例如:腳后跟兒,高跟兒鞋,后跟兒貼。

(二)動詞“跟”(k ~33)

1、在后面緊接著向同一方向行動。

(2)他跑得快,我跟不上。

(3)跟上形勢

2、指嫁給某人。

(4)他要是不好好工作,我才不跟他。

(他如果不好好工作 ,我才不會嫁給他。)

(5)她家姑娘跟了個當(dāng)兵的,挺不錯的。(她女兒嫁了個當(dāng)兵的,挺好的。)

(6)她離了婚,又跟了一個愛她的老實人。

(她離了婚,又嫁給一個愛她的老實人。)

3、指追隨某人

(7)你再熬幾年,等著明明大學(xué)畢業(yè)了,就可以跟著女兒去享福了。

(你再等幾年,等著明明大學(xué)畢業(yè)了,就可以跟著她去享福了。)

(8)老二的媳婦跟著草灰跑了。(老二的老婆跟著個外地人跑了。)

(9)無論你到哪兒,天涯海角我都跟著。(無論你到天涯海角我都追隨。)

(10)跟上一個有能力的領(lǐng)導(dǎo),工作效率就是高。

(追隨一個有能力的領(lǐng)導(dǎo),工作效率就是高。)

(三)介詞“跟”(k ~33)

1、引介動作行為的伴隨對象

(11)外頭黑圪洞洞呢,我跟你一起去哇。

(外面天黑危險,我和你一起去吧。)

(12)我跟你廝跟上一起去。(我和你相跟上一起去。)

(13)村里的年青人們感覺著新媳婦太孤單,就慢慢自動的來跟新媳婦做伴?!缎《诮Y(jié)婚 趙樹理》

2、引介動作行為的比較對象

(14)這個人胖得簡直跟豬一樣。

(15)他跟他哥一般般高。(他和他哥一樣高。)

(16)閨女跟小廝可不一樣。(女兒和兒子可是不一樣。)

(17)按一手印就行了,跟簽字一樣。(按個手印就行了,和簽字一樣。)

(18)說呢跟真呢樣,我差乎些兒信了。

(說的和真的一樣,我差點就相信了。)

3、引介動作行為的關(guān)聯(lián)對象

這里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19)這件事兒跟你一圪幾關(guān)系都沒有。(這件事情和你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

(20)我跟她能有甚關(guān)系。(我和她能有什么關(guān)系。)

(21)我跟排骨只差一個高壓鍋。(我和燉排骨湯就只缺一個高壓鍋。)

4、引介動作行為的根據(jù)

這里的根據(jù)一般是指責(zé)性的,埋怨別人。

(22)跟上你,我一晌午都沒有睡。(因為你,我整個中午都沒有睡。)

(23)跟上你,我今兒個遲到了。(因為你,我今天遲到了。)

(24)跟上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5、引介動作行為的有生方向①

(25)我跟你說,他脾氣可臭呢,你可不要招惹他。

(我和你說,他脾氣特別壞,你可別惹他啊。)

(26)你跟他圪擺擺手,不然他看不見你。

(你向他招招手,不然他看不見你。)

(27)人都是互相的,你跟誰好,誰也會跟你好。

(人都是互相的,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的。)

(28)跟你開玩笑呢,你可不敢當(dāng)真昂。(和你開玩笑呢,你可別當(dāng)真。)

(29)青年們并不真正跟她接近,她才慢慢看出門道來。《小二黑結(jié)婚 趙樹理》

6、引介動作行為的有生來源②

(30)你起先不會修車呀,你跟誰學(xué)來?

(你以前不會修車子呀,你是不是和學(xué)了?)

(31)又沒錢了?去跟你爸要。(又沒錢了,去和你爸爸要。)

(32)俺家閨女跟上女婿學(xué)會了開車。(女兒向女婿學(xué)會了開車。)

(四)連詞“跟”(k ~33)

并列連詞:名詞/動詞連接

(33)俺爸跟俺媽都沒回來呢。(我爸和我媽都還沒有回來。)

(34)去跟回來我都沒見他。(去和回來都沒見他。)

(35)唱歌跟跳舞我都不會。(唱歌和跳舞我都不會。)

(36)縣里派人來劉家峧工作,要選舉村干部,金旺跟興旺兩個,看出這又是掌權(quán)的機會?!缎《诮Y(jié)婚 趙樹理》

例句中的“跟”都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并列連詞“和”,例(33)和(36)連接的是兩個NP,例(34)和(35)連接的是兩個VP,但已指稱化?!案彼诘木浞ㄕZ義結(jié)構(gòu)也是“NP1+跟+NP2+VP”,但“NP1”和“NP2”無主次之分,可以互換位置,它們聯(lián)合起來一起作句子的主語。

二、演變路徑

關(guān)于“跟”的語法化和語義演變已有學(xué)者

(一)名詞

《說文》云:“跟,足踵也。”相對于“踵”而言,“跟”是后起詞,是從“根”分化出來的?!磅唷痹瓰槊~,后來衍生為動詞義項“跟隨”?!磅唷庇脼椤案S”義在先秦已見:

(37)吳踵楚,而疆場無備,邑能無亡乎?(左·昭公24年)

(38)吳人踵楚而邊人不備。(左·昭公24年)

繼“踵”之后,“跟”也有類似的用法。

在宋代之前的古籍中鮮見動詞“跟”,宋代已見用于“V1+N+V2”式的V1位置的“跟”,例如:

(39)這個女兒不受福德,卻跟著一個碾玉的待詔逃走了。(崔待詔生死冤家,近漢語資·宋,445)

所以,宋代以前,“跟”的主要用法還是作名詞,動詞的用法還不普遍,處于語法化的初級階段。

(二)動詞

動詞“跟”的義素有三:

1)在某人身后;2)隨同某人做同樣的事情;3)運行。

自宋以后,“跟”進入“隨從”義動詞次類,跟隨某人就是與某人一起行走,在后的一方,有可能追趕前者,獲得與前者并列的位置,雙方就有可能競爭或爭斗。若如此,與“跟”發(fā)生語義聯(lián)系的主、從雙方不再具有空間范疇的前后區(qū)分或主從區(qū)分,兩個N原先具有的主從界限模糊了。這樣,“跟”就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引進交互者的介詞,漢語的交互介詞大都曾有過“伴隨、隨從、陪同”等義項。

宋代之后,“跟+N+V2”式是常見的。如:

(40)童子道:“你跟我進來?!保ㄎ鳌?回,13)

(41)林沖上車將息,三個跟著車子行著。(水·9回,68)

這兩個例子可以用“N1+跟+N2+V2”式表示。 從語義平面上來看, N1和N2是V2事件的共同參與者, V2所代表的動作行為是兩者共同進行的;從語義結(jié)構(gòu)看,這些例句中都可以在V2前插入“一起”等表示“雙方同時進行”意義的副詞。分析語義結(jié)構(gòu), N1和N2 始終相隨做事, N1和N2有空間前后、身份主從等區(qū)分。因此,在這樣的語義結(jié)構(gòu)中,“跟”尚未具備介詞特征,但可以說已經(jīng)進入有可能導(dǎo)致“動詞→介詞”轉(zhuǎn)化的構(gòu)式。

“跟”語法化時,首先產(chǎn)生的是交互介詞。據(jù)趙克誠(1987)、向熹(1993)研究,在《西游記》中已看到引進交互者的“跟”。例如:

(42) 跟我為仇,不肯借扇。(西·59回,761)

此例“跟”的義素3已消失,“為仇”屬“敵對”次類,“跟”顯然已失去義素2,N1和N2不是主從關(guān)系,雙方處于爭斗關(guān)系;雙方也沒有空間的前后之分。動詞“跟” 的義素1、義素3都已消失。義素2也有所變化,不是“隨同某人,一起做同樣的事情”而是“做相同的事”。顯然,在《西游記》中已見交互介詞“跟”,“跟”呈現(xiàn)動詞、介詞共現(xiàn)的局面。

在明清小說中,大量介詞“跟”出現(xiàn)。

1、表關(guān)聯(lián)

(43)惜春冷冷的道:“他做他的官,我念我的佛,跟我什么相干!” (紅樓真夢·37回,427)

2、表比較

(44)聽說這兩家都跟馬大爺至厚。(濟·62回,167)(表示雙方具有同一性質(zhì)的)

(45)華云龍說:“你別跟我一般見識……”(濟·76回,205)

3、引介動作行為的有生來源

(46)你早間跟我借二百錢……(濟·19回,51)

(47)我那回還要跟老太大要你,放在我們屋里呢。(紅樓真夢·29回,341)

4、引介動作行為的有生方向

(48)要有別的用項,只管叫嫂嫂跟我提。(濟·61回,164)

(49)在家里就跟我說過多少回了?。t樓真夢·6回,55)

(50)昨日老前輩去后,他就去跟這位姑娘攀談。(孽?;ā?回,73)

5、表比擬

由“跟隨”義到“比較”義,“跟”的動作意義呈弱化態(tài)勢,當(dāng)句中蘊含“比較”義時,“跟”進一步語法化,獲得引進比較者的功能,在比較句結(jié)構(gòu)中,“跟”常與“一樣”等比況助詞搭配。

(51)雖然帶著笑,卻氣像冰冷,跟那凍了冰的黃河一樣。(老殘游記·續(xù)3回,245)

(52)彩云道:“這沒什么奇。那些中國人,一定是他的同黨,跟我們蘇州的變戲法一樣騙人?!保鹾;ā?回,73)

(三)連詞“跟”的產(chǎn)生

連詞“跟” 有兩個來源:動詞“跟” 和交互介詞“跟” 。

1、動詞? → 連詞“跟”

“跟”與“跟隨”義“跟”有語義聯(lián)系,由“隨從、陪同”義動詞而來的并列連詞多萌生于句子的后部,分兩種情況。

A.賓語部分的“跟”

“N1+跟+N2”如果充當(dāng)賓語部分的主語,容易被分析為連詞。如:

(53)俺姐若知道先生跟姐夫在我家過午,也是喜歡的。(岐路燈·3回,18)

B.兼語結(jié)構(gòu)中的“跟”

在兼語結(jié)構(gòu)的V1后面,位于N1和N2之間的“跟”可做兩種分析。

(54)當(dāng)下安老爺便要派人跟公子到廟里先給舅太太請安去。(兒女英雄傳·22回,321)

(55)依著老道,今天先不叫王勝仙跟小姐入洞房。(濟,239回,636)

前例的“跟”可以分析為隨行動詞;后例的“跟”似乎可作兩種分析:動詞或連詞。由《濟公全傳》239回的上下文可知,“小姐” 是不愿意結(jié)親的,該例的“跟”分析為并列連詞比較合適。

2、交互介詞 → 連詞“跟”

從交互介詞到并列連詞,是類推的作用;從句法機制看,是結(jié)構(gòu)的復(fù)雜化和句式的變化。這里的結(jié)構(gòu)復(fù)雜化是指狀語或復(fù)指的出現(xiàn)?!癗1+跟+N2”短語一般位于句首。

A.“都”類總括副詞的出現(xiàn)

(56)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難道都是這種乏樣子嗎?(老殘游記·13回,135)

(57)員外爺跟親家老爺都瞧見了。(濟·42回,113)

副詞“都”語義指向句首的兩個N,還隔開了V2和N2的聯(lián)系,使兩個N關(guān)系密切,成為同一成分(主語)。

B.復(fù)指成分的出現(xiàn)

(58)知府顧國章跟老道彼此行禮。(濟·191回,511)

(59)金龍跟銀龍二人到了后花園。(三俠劍·3回,203)

復(fù)指成分的出現(xiàn)起著與“都”類副詞同樣的 作用,使句首的兩個N成為并列的成分。

(四)小結(jié)

“跟”的演變路徑:

名詞→動詞??? 介詞 →連詞

連詞

經(jīng)過初步分析,“跟”的語法化路徑有以上兩條,①名詞>動詞>介詞>連詞,②名詞>動詞>連詞。

三、延伸

在晉城方言中,“跟”與“廝”是密不可分的。

廝常用為名詞,古代指男性仆人,在晉城方言讀作入聲(22),有兩種用法:

1、名詞,小廝(22),“男孩兒,兒子”的意思。

2、副詞,用在動詞前面,作狀語?!跋嗷ァ钡囊馑?。常與“跟”一起使用?!皬P跟”就是相跟。例如,“外頭黑圪洞洞呢,可不敢一個人走,和人家廝跟上。”(外面天黑危險,不要一個人走,和別人相跟上。)

其實“廝”和“跟”一起用表伴隨在元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元雜劇《馮玉蘭》第一折,[后庭花]:“可憐咱婦女們,做官的又赤貧,止不過影與身,再沒甚金共銀。您仍須緊廝跟,擋咽喉強劫人?”《救孝子》第二折,[滾繡球]:“兒呵!咱子母們緊廝跟,索與他打簸箕的尋趁?!薄吨焐皳?dān)》第一折,[邦老吃酒科,云]:“我與你做個護臂,一搭里做買賣去,也不虧你。”[正末云]:“哥哥,如今路途上甚是難行,恐怕你兄弟廝跟不的。”以上,“斯跟”都是跟隨、一起的意思。

注釋:

① “有生方向”是指“言說等行為所達及或指向的有生對象”(張定 2010:153),相當(dāng)于馬貝加(2002:174)所說的“所對者”和“言談?wù)摺?,也大致相?dāng)于以往所說的關(guān)涉對象(洪波 2004)。

② “來源”可分為“處所來源”和“有生來源”,分別指“某種行為行進過程的起點”和“某個實體轉(zhuǎn)移的所屬對象”(張定 2010:153),即動作行為的“始發(fā)處”和“師從者”、“求索者”(馬貝加 2002:21、241、242)。

參考文獻:

[1]馬貝加.漢語動詞語法化[M].北京:中華書局,2014:191-193.

[2]金小棟, 吳福祥. 漢語方言多功能語素“跟”的語義演變——兼論"跟隨/伴隨"義語素的幾種語義演變模式[J]. 漢字漢語研究, 2018(3).

[3]金小棟. 西華方言多功能詞“給”的語義演變[J]. 語言研究, 2016(4):62-67.

[4]馬婷婷, 劉伶俐. 基于語法化視角的現(xiàn)代漢語“到”的功能角色分析[J]. 石家莊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5):59-63.

[5]王桂亮, 鐘虹. 漢語方言“了”類標記的分化及其成因——以山東昌樂話為例[J]. 江漢學(xué)術(shù), 2015, 34(6):119-124.

靖安县| 涟源市| 建瓯市| 洮南市| 布尔津县| 长寿区| 洪洞县| 灵武市| 建平县| 永州市| 阿图什市| 顺昌县| 眉山市| 庆阳市| 临洮县| 广河县| 长顺县| 民勤县| 策勒县| 中卫市| 百色市| 东平县| 五大连池市| 济阳县| 台安县| 麻栗坡县| 开远市| 修水县| 宽城| 五华县| 宁安市| 昆明市| 左云县| 揭阳市| 威宁| 五大连池市| 墨玉县| 温州市| 新田县| 南丰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