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
拙作《弦斷有誰聽——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學人、學術與學?!犯惰骱螅簧賻熡炎x后紛紛發(fā)來觀感,其中頗為一致的看法:該書有弦外之音。
毫無疑問,《弦斷有誰聽》本來就是為報紙專欄供稿,篇篇累積所成。訴諸報紙的文章,自然要講求話題性與可讀性,要扣得緊時局,吸得來眼球,引得起討論,留得下回味,故雖然寫的是民國歷史,但不免在部分文章里會言及當下的問題。何況很多議題一向古今皆然,引發(fā)前后對比思考,亦是十分合理入情。所以說當初撰寫這一組文章時,筆者還是三十出頭的青年,思緒不免激越,下筆往往過銳,或有些觀點涉及對現(xiàn)在學術、教育諸領域的批評??梢哉f,本書動筆之初,吐槽之意,確實頗濃。
然隨著寫作趨于深入,閱讀的史料愈多愈廣,引發(fā)的思索更深更雜,甚至有些過去意想不到的問題,也逐漸一一浮現(xiàn)于腦海之際。于是乎在反思既有發(fā)現(xiàn)的弊端之余,筆者亦在清理檢討個人知識結構中所形成的成見與誤解,換言之,在反思古今問題的同時,我也在追問自身。至此階段,寫作上的快感與精神上的緊張如同兩只大手,左右互搏,讓人欲罷不能、痛并快樂著。
如今思來,書雖面世,但不少當初省思的問題并沒有尋覓到真正的答案。于此不妨從拙作內容談開去,簡要分享一個盤亙甚久的疑惑。
眾所周知,民國僅是漫長中國歷史大河中的一朵浪花,距今且近,理應被當代人所熟識。然而事實卻是人們對民國的理解與史實頗有偏差,甚或南轅北轍。比如將1927年至1937年描述成“黃金時代”,把民國高校的學者統(tǒng)統(tǒng)譽之為不世出的“大師”等,這實際上已背離了歷史的基本常識。倘再細思,其背后似乎體現(xiàn)出更大的危機:當代中國人對中國歷史精神的把握有待提高與改進。歷史是一種經(jīng)驗,是一個生命,說得再具體點,五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生命。既是生命,自然不能被攔腰截斷,我們不能宣稱今天、明天與昨天毫無關聯(lián)。畢竟一個人的生命,是從出生之日算起,于春夏秋冬循環(huán)往復中成長發(fā)展的。一個國家和民族,亦復如是,是故拔高或詆毀某一階段歷史,都等于無視自身生命的自然進程。
孟子曾言:“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被仡櫄v史,過往的一切都化入典籍、遺跡與記憶之中,有的隱而不彰,有的成為今天的一部分??梢灶A見的是,今天正在發(fā)生的一切,還要繼續(xù)化,融于未來的“歷史”與“現(xiàn)實”里面。這個“化”,始終貫穿于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其中蘊含的要義,就稱之為“神”,也就是歷史精神。我們關注歷史,除卻具體的人與事外,更要注重把握歷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
中國歷史的特質,一來持久,從未斷裂;二來變化,流動不居。所以我們討論本國史,便要在持久中觸摸其變化的脈搏,在變化中緊盯其持久的痕跡。易言之,貴在“求其久”、重在“察其變”。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才是古人常說的“鑒古知今”“窮往究來”的態(tài)度,方能知曉歷史的真精神。
反觀過去某段時間的民國史書寫,要么有意抬高其價值,要么盲目貶低其意義,其實違背了對中國歷史精神所應秉持的基本態(tài)度。試想只把眼前的困難、病態(tài)視作整部中國史的痼疾,抑或動輒慨嘆今不如昔,這絕非正確的史觀。時值“民國熱”漸趨降溫的拐點,我們從歷史精神的角度來看看這場喧囂的“盛宴”,應正逢其時。
較之以往,如今民國史的作品想要出版,存在一定的困難。我想似乎并不是件壞事,這恰恰可以促使我們由吐槽延伸到省思。
歷史如琴弦,仿佛是斷了,然一旦有心人妙手撫弄,仍會展現(xiàn)出一以貫之、宏大廣博的活潑氣象。唯愿今后我們對民國的考察,能從省思再進一步,倘能觀照中國未來的文明再造與文化構建,則善莫大焉!
(作者系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中國史室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