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鵬
那年,高二。夏天的校園廣播臺,整天播一首叫《海浪》的歌,一把溫柔的男聲,呢呢喃喃著那些意象不清卻又有些迷人的歌詞:
我聽見,海浪的聲音
站在城市的最中央
我想起,眼淚的決心
你說愿意的那天起
后來怎么消失去
再也沒有任何音訊
……
我喜歡其中的兩句:“我聽見,海浪的聲音/站在城市的最中央?!笨墒?,我所在的只是一座小小的縣城,打個摩的,花不到三塊錢就可以繞城一圈。整個縣,深陷在連綿不斷的大山之中,站在小城的最中央,能聽見的,只有小販的叫賣聲、摩托的滴滴聲,以及遙遠(yuǎn)的城市上空,飛機劃過蒼穹的轟隆聲。
我對大海充滿了向往。好在,其實大海離我們縣不算太遠(yuǎn)。
暑假終于來臨,我與一個小伙伴相約去看海。與我對大海的狂熱向往不同,小伙伴之前就到過海邊,他高中之前的生涯,是在雷州半島度過的。從地圖上看,住在那個地方的人,似乎隨時隨地騎輛單車就可以到海邊去。別處的生活,真讓人羨慕啊。
一路上,大概是聽了太多我對大海不切實際的想象,他每每忍不住潑冷水說,其實大海沒你想象中的那么波瀾壯闊,其實海水沒你想象中的那么干凈幽藍,其實海灘沒你想象中的那么細(xì)膩潔白……
我對他的冷嘲熱諷不以為然,索性不再說話,車窗外飄過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我。公路向南延伸,慢慢地,兩旁的地勢愈加開闊,村莊原野,像星星般,點綴在遼闊平坦的大地之上。我知道,開始進入沿海平原地帶了,故鄉(xiāng)那綿綿群山消失在車輛飛馳的背影中……
下了客車,換乘公交車,再坐一趟摩托,終于到了目的地。遙遙看見,海灘入口處立了一個巨大的牌坊,上面題著大字:中國第一灘。
過了牌坊,大海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無邊無際的海,先前大地的遼闊,在大海的悠遠(yuǎn)無限面前,黯然失色;不停不息的海,陣陣濤聲,隨海風(fēng)起伏,縹緲不已,那首海浪之歌,情不自禁地涌現(xiàn)心頭。我終于聽見——海浪的聲音了!
與大海初次相遇的激動過后,我漸漸發(fā)現(xiàn),同伴之前的“冷嘲熱諷”都是對的,都是事實。眼前的海,雖然遼闊不已,但遼闊得有些單調(diào),茫茫大海上,不多的幾座山,一二艘漁船,盡頭是熱得發(fā)白的天際;這里的海水,確實不是幽藍幽藍的,它的整體是灰色調(diào)的;海灘上也有各種稍稍礙眼的垃圾。
然而,即便如此,大海還是大海,這些現(xiàn)實中的不完美,總會被它的無限和永恒包涵,消融。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在沙灘上,寫一個名字,讓海浪把它撫平;光著腳丫,追逐淺水處的魚蝦蟹;在海里,沖浪暢游……
如今,第一次親近大海的日子已經(jīng)遠(yuǎn)去,我仍然保留著當(dāng)初撿拾的一枚海螺,貼近耳朵,嘩然有聲,那是被歲月收藏的海浪的聲音。
本欄插圖 曲
本欄責(zé)任編輯 張家瑜